分享

凛冬已至,艾灸对类风湿病情有帮助吗?

 新用户8255lM86 2022-11-07 发布于广东

今日立冬,昭示着冬季已经悄悄来临。部分类风湿患者可能已经开始计划着温阳,让自己过个暖冬。其中可能就有患者想要使用艾灸来进行调理。

艾灸对类风湿的病情有没有帮助?今天,黄闰月医生来给我们讲一讲。

01

中医中艾灸对类风湿病情的帮助

在祖国医学中,类风湿属“痹症”范畴,又被称为“尪痹”、“历节”、“顽痹”等等。

《黄帝内经》有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

这些都从整体上说明了痹证发生的内在基础,其实是正虚卫外不固。正虚是本,而风寒湿等外邪是标。

《黄帝内经》又有言:“针之不为,灸之所宜。”单独使用针灸治疗效果欠佳的时候,可以考虑使用艾灸进行治疗。艾灸具有温经通络、活血通痹的作用,对于类风湿患者而言,无论是治本还是治标,均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02

现代医学艾灸对类风湿疗效的验证

除了传统医学上的记载,现代医学对于艾灸辅助治疗类风湿的效果有没有相关的验证呢?

黄闰月医生告诉我们:确实有哦。

根据2016年的研究[2],在2个月的治疗周期中,结合药物及针灸治疗类风湿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而在这个基础上新增艾灸进行治疗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

除此之外,2017年也有记载[3],对60例类风湿患者进行4个疗程的麦粒灸治疗后,总有效率达96.7%,且治疗前后患者症状有明显改善。

这些都表明艾灸能够切实有效地改善类风湿患者的病情,对患者病情的改善具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因此,类风湿患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艾灸调理身体。

03

不同类型的艾灸

艾灸的类型多种多样,有直接灸、间接灸、悬灸等等不同的类型。今天黄闰月医生主要给我们讲一讲间接灸中的隔盐灸及隔姜灸。

1、隔盐灸

隔盐灸通常是将脐窝以盐填平,在上方放置艾柱施灸。这一艾灸方法最早见载于《肘后备急方》,由于盐味咸,而五味之中,咸味入肾脏,因此,隔盐灸以调理肾脏为基础。

类风湿是一种长期的慢性疾病,痹证日久,容易导致患者肝肾亏虚,因此使用隔盐灸有助于调理肾脏,治疗时常选用神阙、气海、肾俞、命门等穴位。

2、隔姜灸

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录,姜性热,味辛,入脾、肝、肾经,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燥湿消痰的作用。

患者因为长期的痹证出现肝肾亏虚,尤其在冬季,阳气收敛潜藏于内,患者气虚感受寒邪,导致四肢冰凉、畏寒怕冷、小腹冷痛等症状时,使用隔姜灸进行温阳散寒作用尤佳。

隔姜灸可以选用阿是穴来进行治疗。中医讲,不通则痛,以阿是穴为主进行局部的隔姜灸,可以起到针对性的治疗,加强治疗、调理的效果。

需要注意,并非只有这两种艾灸方式才能够改善患者的病情。具体的艾灸和选穴需要根据医生的指导来进行,避免降低治疗效果,甚至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04

艾灸时应当注意什么问题

1、阴虚、热证患者不可艾灸

并非所有人都适合艾灸。艾灸性温热,如果阴虚及热证患者进行艾灸,容易灼伤阴津,助长热证,加重患者病情。不仅不能达到调理的目的,还会加重患者的症状。

2、艾灸需要长期坚持

暂时、偶尔的一次艾灸所起到的调理效果是有限的,艾灸需要长期坚持,长期调理,方能达到温通散寒的作用。

3、艾灸时需要专心

进行艾灸的时候,患者需要时刻关注自身情况,如有疼痛等不适症状应当及时停止艾灸,避免对皮肤造成损伤。在给自己进行悬灸的时候,也应当专心,注意艾条与穴位之间的距离,避免灸条直接触碰、烫伤皮肤。

4、灸后戒冷饮冷食

艾灸之后患者应当避免饮用冷饮或进食生冷食物,避免降低艾灸药效。患者可以适当饮用温热的饮品,以补充阴津。


参考文献:

[1]廖晨希,武平,代静杨,周旻庆.艾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思考[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228.

[2]刘波.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经针刺配合艾灸督脉治疗的效果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65-66.

[3]叶伟胜,张铁良.类风湿关节炎流行病学进展[J].国际骨科学杂志,2009,30( 3) : 144 -147

[4]张玲,刘志丹,李晓燕,梁薇.艾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概况[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7:122-127.

(本文为医学科普,仅供参考。如有疾病请医院专科规范诊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