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外来入侵水生物种普查:广西一天然水库捕获物94%为罗非鱼

 狸猫之一爱科普 2022-11-07 发布于福建

广西一天然水库捕获物94%为罗非鱼

随着人类社会的推进,全国化已经成为了不可扭转的趋势,或者说不是趋势,而是进行时,这会导致很多的机遇和问题,其中外来入侵物种就是是一个严重全球性的问题。

许许多多的物种或有意或无意地被人类带到了不同的国家和区域,动物们本身是没有恶意的,但为了生存,它们不得不使用自己本领在陌生的土地生存和繁衍。有的物种适应性很差,很快就死了,从不曾被人知晓其作为入侵物种的命运;但有点物种很快就占据了新的栖息地,甚至成为优势物种,对当地的生态系统造成巨大威胁,比如我们每年都能听到的非洲大蜗牛,福寿螺,鳄雀鳝,清道夫鱼和加拿大一枝黄花等等。

为了解决入侵物种的问题,我国也做了许多的努力。近期,玉林市玉州区农业农村局开展了外来入侵水生物种普查工作。

玉州区水产畜牧站普查小组专业人员到大塘镇苏烟水库开展天然水库外来入种普查工作,他们的想法是在该水库的出入水口都放置地笼来诱捕水生生物,10月24日将地笼设置好后,隔天早上他们就将其回收。结果发现,地笼内捕获的670克鱼类中,居然有630克都是齐氏罗非鱼!占了此次捕获量的94%,这个数字十分惊人但有在常理之中,因为罗非鱼早就几乎遍布了全国各大淡水。

当然不可能就完全按这次收获的数据来推进工作,他们还会继续进行类似的采集,并加大对外来入侵物种的普及和宣传,增加全民的防范意识。

齐氏罗非鱼

齐氏罗非鱼在我国各地有不同的叫法,比如福寿鱼和非洲鲫,我们福建就是叫非洲鲫,卖得还挺贵的,小时候我就吃过不少,但长大后才知道是入侵物种。显然它们的入侵是非常成功的,不但成为了普遍的商业物种,也成为了各大水域的优势物种。

齐氏罗非鱼原产于非洲及欧亚大陆,它们真的是超级鱼类,这个“超级”,体现在其强大的适应性。它们能耐污染和低氧环境,繁殖能力极强,而且又无所不吃,从藻类到鱼类,甚至是自己的小鱼都能吃下去,因此养殖它们似乎是非常省钱的事情。

它们的味道又还不错,肉质细嫩,但土腥味我认为是比较重的,但我国中国人处理食材的方法实在太多了,很容易将其做成,美味佳肴。这样难吃又好养的鱼类,完全是商业鱼类的最佳选择啊!于是1978年,它们被引入我国,当时的人们没有考虑到其作为入侵物种的危害。

很快,齐氏罗非鱼通过养殖逃逸、自然扩散、在自然水域建立种群等方式在全国各地扩散开来,它们适应性强的优点变成了“缺点”,开始疯狂的侵占水域,对我国的淡水生态造成巨大的影响。

后记

很多人开玩笑说,能吃得入侵物种,就不算入侵物种,但人类的食谱选择太多了,又不算大家都只吃入侵物种,所以靠“吃”解决真的是不可能的,别开这种无聊的玩笑了,更别说有那么多不能吃的入侵物种。

现在我们普通人就只能不去添乱,并寄希望于外来入侵动物普查和管理能开展得更顺利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