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把唐朝讲给你听——走向盛世(25)

 陈德龙k60ofaux 2022-11-07 发布于安徽
[25]
开元二十四年,八月五日,千秋节,这一天是李隆基的生日,是唐朝的法定日。
独乐不如众乐乐,李隆基的亲民之处就体现在这里,生日这天自己高兴不算完,还得拉着全国人民一起高兴,据我所知,唐朝的法定节日里并没有国qing节和黄金周什么的,平时假期也不算多,李隆基这一行为可算是十分接地气儿极大满足了广大劳动人民和各级上班族的休假需求可见当时老百姓都亲切地把皇帝叫做“三郎”,实在不是没有理由。
为了给皇帝祝寿,很多官员都在搜肠刮肚地琢磨置办礼物,什么奇珍异宝,文物字画都可劲儿淘换,以求在皇上面前博个好印象。唯有张九龄是这些人中的异类,什么礼物、什么宝贝都没有送,只是了皇上一本书——《千秋金镜录》。
是一本讲述古今兴废之道的书,共有五卷,他亲自写的,也是他亲笔抄的,里面引用了许多圣人之言,十分具有教育意义。尤为提神醒脑的是,他还在书里着重描写了一些皇帝纵情享乐,导致亡国亡身的经典案例,给李隆基开展了一次十分难忘的廉政警示教育。
收到这份独特的生日礼物,李隆基对张九龄十分赞叹,其他一些正直的大臣如严挺之等也对他十分佩服。
张九龄就是这样一个人,正无私光明磊落,对得起朝廷给他的高官厚位,也对得起拿到手中的每一文俸禄他时刻不忘自己的职责——辅佐皇帝,成为圣主至于才华就更不用说了,除了那些作为业余爱好的诗文,公文写的也一样好。每逢朝中有什么重大活动,诏书都必须让他来起草才行,就李隆基这样自负的人也这样心服口服
“张九龄的文章,我就是学一辈子,也学不到十之二三
而更加令人惊叹的是,张九龄不仅中文水平高到了一定程度,还语有所研究有次渤海国给唐朝递交了一份请罪书,满朝文武没有人能看懂,张九龄看了两眼之后,提笔就给渤海国写了回复的诏令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在张九龄面前,李林甫就像月亮旁边的星星,太阳边上的月亮,电灯下面的煤油灯,路灯旁边的手电筒,显得平平无奇又黯淡无光
不懂什么诗词文章,也没有让人服气的道德操守,有时候写文章都出错别字比如表弟姜度生儿子的时候,他兴致勃勃了一封手书的贺词,其中就闹了一个笑话。
在那封贺词之中,李林甫别出心裁地拽了一个成语——弄璋之喜(《诗经·竹苞》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考虑到他那比文盲强点有限的文化水平,这么个词儿来想必杀死了不少脑细胞可谁知他却一不小心搞错了部首,“璋”写成了“”。
獐是什么意思?是一种动物獐头鼠目那是用来骂人的。而璋的意思,是玉。
于是本该玩玉的小孩就成了玩獐,别人说献丑那都是谦虚一下,引号,李林甫这回可算是省略了。满堂宾客看到这搞笑版贺词,几乎笑得憋出了内伤只是碍于主人和李林甫的面子,才努力绷住了脸上的表情,然后等到他离开之后,屋子里顿时发出了绕梁不绝的哄堂大笑......
弄獐宰相的外号,一时流传开去,“美名远扬”(这个要加引号)。
 
刨除枕头风的作用之外,李隆基李林甫当宰相,其实就看中了一点——能干活儿。
无论我们怎样黑他,李林甫在业务方面的能力是值得肯定的过侍卫,搞过教育,过监察,对政府各个系统都很熟悉,明习法律条文,朝大小事务一经他手,就被打理的井井有条。
与此同时,他十分擅长处理人际关系,长一张和蔼可亲的脸,跟谁都客客气气的,从不乱发脾气(面柔而有狡计)和张九龄也相处得也很不错,遇事几乎不发表反对意见,总是顺着他的意思来,有事没事还得奉承两句,“您文章写得真好,好得我都看不懂”云云。
对这种难得的团结局面,李隆基也觉得很欣慰,不无感慨说道,“好多年都没遇到这么团结的宰相啦。”
然而事实证明,李隆基对这种局面太过乐观了。他可能忘记了,这两个人其实是有矛盾的。那是在李林甫拜相之前,曾征询过张九龄的意见,问这人如何。那时候,张九龄这样回答
“如果陛下用了李林甫,一定会祸乱朝政。
张九龄早就看透了,李林甫就是一个没有底线,只知道投机钻营往上爬的人。他也不可能瞧得起这种人!这样的人当宰相,他哪里配?!
当时李隆基没听张九龄的劝告,坚持用了李林甫,但是隔墙有耳,这话还是让耳目众多的李林甫知道了。从那以后,他就暗暗记恨上了这个差点让自己当不成宰相的人。
表面上的和平共处只是伪装,透过中书门下摞满厚厚卷宗的书案,李林甫那双锐利的眼睛其实无时无刻都在窥视着张九龄的背影。他在等待这个大才子的破绽,他要把这个人彻底扳倒,踩在脚下。
唯有这样,他才能取而代之,当上梦寐以求的首席宰相
 
从洛阳到长安
张九龄的确是有破绽的,虽然他有许多鲜明的优点,但不能否认,他身上也有着极为突出的缺点——固执。他遇到问题的时候,总是喜欢较真,只要认为对的就一定要坚持,哪怕是皇帝,也要跟你争出个子丑寅卯这似乎是文人、才子的通病而很不幸的是,张九龄还偏偏是一个大文人、大才子,这个缺点当然就更明显了。更不幸的是,李隆基也同样有这个缺点,很固执,此时他已经年过半百了年轻时的锐气渐渐消磨殆尽,对自己这些年取得的成就也很自负,已经不太能听进不同的意见。而两个固执的人朝夕相处在一起......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秋天,李隆基已经东都洛阳待了快两年,因为关中地区粮食产出不够,需要到相对发达的关东就食,同时这也是为了巡行东都,震慑敌对分子,巩固在当地统治。
两年快过去了,时间也差不多了,李隆基准备结束在东都办公的日子,返回长安,但张九龄出来劝了一句话:
现在正值秋收季节,陛下这时候回去,恐怕干扰农时。
没顺着皇帝的意思,这话却是真心百姓着想的,皇帝是万民的君父,总不能为了自己方便,去耽误老百姓收获粮食道理虽是如此,李隆基是真想回去了,一刻一刻都不耽误。因为除了想念长安之外,他还有个难言之隐——东都宫里闹起了鬼(会宫中有怪)。据史料记载,李隆基是一个十分迷信的人,对相面、风水都颇有研究还喜欢谶纬、祥瑞(没有御免)。那么事情就很明显了,我们的皇帝陛下一定不想晚上睡觉和半夜起来上厕所的时候,莫名其妙多出几个伙伴来陪自己。
难道就没有既能早点返回长安,又不耽误秋收的办法吗?李隆基也是被折磨得头都要大了。
其实,办法还是有的,只不过张九龄没有想到,而另一个人却想到了。待大家一起退离开宫殿之后,看着张九龄渐渐远去的背影向来习惯保持沉默的李林甫突然停住脚步,转身向宫里走去。
他迈着坚定的步子胸中的热血都快要沸腾
蛰伏了一年之久的李林甫,终于决定向张九龄发起攻击这一年来,经过反复观察和试探,他发现这个名满天下的大才子并没有想象中强大。此人没有心机,没有城府,只是一个找错了职业的诗人。在这一次事件中,他已经发现了张九龄的破绽他认为,自己一定可以一击奏效
李林甫带着关切的神色来到皇帝面前,缓缓开口
陛下,长安和洛阳就好比是的两座宫殿,陛下想什么时候回去,就什么时候回去,何必犹豫?
李隆基一时面露难色,说出了那个自己与张九龄早就共同认可的困扰
可是现在正是秋收时节,耽误了农时怎么办?
果然还在担心这个,李林甫笑了,他告诉皇帝,这事其实好办的很
你说,该怎么办
“谁家的农时耽误了,免除他家的租税不就可以了。
这确实是个好主意李隆基不禁惊讶起来,算起来这还是个德政,老百姓还赚了呢,可是别人怎么就没想到呢。当然,这也是张九龄没有想到的。还未等皇帝惊讶的脸上露出笑容,李林甫又赶紧补充了一句。
“请陛下下令,日就启程回京。
好!就这么办。李隆基眉开眼笑,心中大喜。
任何人都喜欢懂自己的人,皇帝也不例外,在李隆基此时的印象中,李林甫就是一个懂自己的人。
既不耽误农时,又不耽误我回家,林甫同志,这么会说话你就多说点嘛。
(大家久等了,不知道为什么,今天的文章审核有点麻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