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栀子

 风声之家 2022-11-07 发布于江苏

栀子,茜草科植物栀子的干燥果实。卮,酒器,卮子象之,故名。

栀子根据制法,可分为生栀子,山栀仁,山栀皮,炒栀子,焦栀子,栀子碳。

栀子苦寒,无毒,入心肝肾胃肺三焦经。

清热,泻火,凉血。治热病虚烦不眠,黄疸,淋病,消渴,目赤,咽痛,吐血,衄血,血痢,尿血,热毒疮疡,扭伤肿痛。

现代研究证实,栀子煎剂及醇提取液有利胆作用,能促进胆汁分泌,并能降低血中胆红素,促进血液中胆红素迅速排泄;对溶血性链球菌和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有解热,镇痛,镇静,降压及止血作用。

生栀子为常用清热泻火解毒药,黄连解毒汤,治三焦热毒壅盛,高热,烦躁,疮痈,目赤;仲景茵陈蒿汤,治湿热黄疸;栀子豉汤,治心烦懊恼不眠;十灰散,治各种热证出血;丹溪越鞠丸,治气郁化火;与银花,连翘相伍善于消散疔疮,等等。

朱良春朱老用生栀子治疗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属中医的胃脘痛,心脾痛,胁腹痛,结胸膈痛等病症范畴,起病急骤,脘胁部剧痛拒按,疼痛可波及全腹,伴见恶心呕吐,发热,腹胀便秘,小便黄赤,部分病人可见黄疸。多因暴饮暴食(饮酒过多过过食油腻),脾胃骤伤,湿热结聚,波及胆胰所致。

生栀子泻三焦火,既入气分,清热泻火,又入血分,凉血行血,故为首选药。辅以生大黄,蒲公英,郁金,败酱草,生薏苡仁,桃仁等通腑泻热。痛者加延胡索,赤白芍。腹胀加广木香,枳壳,厚朴。呕吐者加半夏,生姜。

《汉方治验选读》,用栀子甘草治疗食管炎,单用栀子治疗食管息肉,谓栀子为食管疾病之要药。后世治食管吞咽困难的利膈汤,即以栀子配伍半夏,附子,但未用豆豉及甘草。

生栀子粉外敷,具有消肿止痛,化瘀,活血,抗炎,抗渗出之功效。治疗各种跌打损伤,急性挫扭伤后局部肿痛,起效快,疗效显著。

使用方法:生栀子打粉,加入等份发酵好的面粉,再将白酒,蛋清按1:1的比例配好,调扳栀子粉至糊状,敷于肿痛处。患处有破溃者暂不宜使用。

栀子皮偏于达表而去肌肤之热;栀子仁偏于走里而清内热。生用走气分而泻火,炒黑则入血分而止血。栀子苦寒伤胃,脾虚便溏者不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