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江鼓藏节:要来就来这一次,错过要等十三年!

 CZi5 2022-11-07 发布于河北

图片

图片

苗族鼓藏节是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年公历的11月,西江苗寨将迎来十二年一次(按虚为十三年一次)的“鼓藏节”。在西江,鼓藏节是一个什么样的节日?它有哪些仪式和内容?杀猪和祭鼓有什么讲究?为了给大家解答这些疑惑,近日,西江千户苗寨文化研究院的李天翼老师对苗医药非遗传承人、西江鼓藏头唐守成老师进行了采访。

说西江苗话的村寨都属于西江鼓社宗族

李天翼:唐老师您好,今年又到我们西江13年一次的鼓藏节了,鼓藏节是按“鼓社”宗族来过,我们西江“鼓社宗族”包含有哪些村寨?

唐守成:鼓社宗族是我们雷公山苗族的祭祀单位,凡是说西江苗话口音的村寨都是一个“鼓社”单位,除了我们的西江千户苗寨“四村八寨”以外,西江周边的白坡、白碧、根赶、赶雷、南星、干荣上寨、干荣中寨、干南都、掌杆,乌仰等自然村寨,都属于“西江鼓社宗族”。西江鼓社宗族属于西氏宗族,这些村寨所说苗语的音调基本相同。像西江山背后的开觉,他们是另外一个鼓社宗族,所说的苗话虽然我们都能听得懂,但音调有所差异。开觉苗寨鼓藏节要比我们早,今年的鼓藏节,开觉村是公历的10月16日。当然这种错开时间来过鼓藏节,也显示出了我们苗族老祖宗的过节智慧,这样方便大家礼尚往来。

西江鼓社宗族是1000多年前西江祖先虎飞及其儿子寅虎飞、卯虎飞、雕虎飞的后代繁衍生息下来的,他们为西江苗寨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李天翼:我们西江,鼓藏节有什么含义?

唐守成:苗话上讲,鼓藏节是从苗话“nongx hek nes(西江苗语读为“弄豪闹”)翻译过来的。“弄”是吃的意思,有专家考证,“hek”是“鼓”的意思,“nes”是“宗庙”的意思。因此从字面上讲,鼓藏节与祭鼓直接有关。鼓是我们苗族祖先居住的场所,它象征着祖先,是我们苗族的神器。西江过去祭的是木鼓,后来改用铜鼓,因为铜鼓防腐烂又防火。西江苗族认为,蝴蝶妈妈、姜央公公、蚩尤祖先、开辟西江的祖先虎飞、寅虎飞、卯虎飞、雕虎飞,以及全体宗族的列祖列宗都住在铜鼓里,平时不要惊动他们,只有等到一个地支轮回的第13年,才杀牛或杀猪来祭祀他们。另外一个就是召福祈瑞,祈福来年国泰民安、五谷丰登,风调雨顺,人丁兴旺。这就是鼓藏节的来历和含义。

李天翼:西江苗寨过鼓藏节的时间是怎么确定的?有哪些准备工作?
唐守成:西江鼓藏每次日期都不是固定的。自古以来,都是鼓藏头提前到7到8月召集本鼓社宗族各村寨的寨老来商议决定,像这一次鼓藏节,经过我们西江鼓社各自然村寨的老年协会、鼓藏头、活路头以及村干的共同商量,最后确定于农历壬寅年十月十六寅日,也就是阳历的11月9日过。
一般来说,到过鼓藏的这一年,村寨老百姓是知道的,所以他们在这一年都会对农业生产生活做出相关安排和调整。家里要养好猪,喂饱催肥,没有养猪的,就要计划到别的村寨去找猪。像我们西江现在搞旅游开发,有些村民没有条件养猪了,但据我所知,很多人家都在外面找好了黑毛猪;再一个就是在过鼓藏节,都要提前通知亲朋好友来过节,来抬猪腿。

图片


图片




客人来过鼓藏节,要带礼物和放鞭炮

李天翼:亲戚来过鼓藏节一般要带什么东西?有哪些相关的礼仪?

唐守成:过鼓藏,不仅是要纪念祖先,祈福求瑞,同时过鼓藏也是体现一个家庭的社会交往,如果你家过这个节,没有客人来,人们就会觉得你家为人处事不够好,所以才没有亲戚朋友来。因此,过鼓藏节,为人处事好的家庭,亲戚朋友就来得很多。

按西江的传统习俗,每家主要的亲戚都来过鼓藏节,来的时候,都会抬糯米饭一篮,米酒一壶(5-10斤),鱼要单数,不要双数,为3条、5条、7条、9条,鱼必须用麻绳穿系嘴巴吊在扁担上,公鸭一只,鞭炮若干。当然现在时代改变了,每一个来过节的客人不一定都带这些,但总要带礼物的,不带礼物就会失礼。

按照传统,客人到主人家门口时,先放一饼鞭炮给主人家报信,主人家听到客人来后须到门口来接礼,有的人家还在门口设拦门酒,客人喝完拦门酒进家。然后把所有的鞭炮在大门口往外燃放。主人家在这一天当中,个个开开心心,迎接好每一方的来客。

李天翼:客人带来鱼和鸭,主人家是怎么处理的?

唐守成:过节当天晚上,主人家要宰杀客人带来的鸭和鱼,鸭和鱼要用清水煮,以便整只用来祭祖,此外,主人把客人带来的其他礼物排放在神龛前祭祖。并念到:“今天大吉大利、亲朋好友,抬糯米饭、鸭、鱼、酒来,在此先呈奉给天地神灵、山水龙脉、树神桥神、花树岩爹和列祖列宗享用,你们先来吃来喝、来保佑鼓社宗族和在座的亲朋好友,家家幸福安康,个个发财发富,人人长命百岁。”到吃饭时,客人和主人家互道吉祥。

图片

图片

图片

西江鼓藏节过去杀牛,现在杀猪

李天翼:西江鼓藏节过去要杀牛祭祖,现在为何改为杀猪?杀猪时有哪些讲究吗?

唐守成:用牲口祭祖,是过鼓藏节的重要内容。过去,我们西江过鼓藏节也要杀牛的,后来考虑到在农业生产中,牛太重要了,杀牛不仅影响生产,也给老百姓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后来就改为杀猪了。这也充分体现了我们西江人的紧跟时代。

西江杀猪祭祖一般在寅日。这主要根据过年当年的星宿而定,杀猪的头数各家均有不同,一般根据自家亲戚多少送猪腿多少而定,一般杀一、三、五、七 、九头为吉数。

按照传统习俗,杀猪祭祖先由鼓藏头家开始,谁家要想在鼓藏头之前杀猪,被视为不吉利。鼓藏头杀猪祭祖是要选吉时的,鼓藏头家为了不让大家犯事,会对整个鼓社宗族宣告在规定的时间以后才能开始杀猪祭祖。鼓藏头家在杀猪祭祖之前,必须在神龛前给列祖先贤烧香烧纸,杀一只大红公鸡祭祀,并敬上米酒,告知列祖先贤各位神灵,敬拜“大官人”(鼓藏节“猪”的婉称)的时辰已到。祭拜祖宗完毕,才去敬拜“大官人”(杀猪)

从这时起,说话基本上都说鼓藏语,如平时说的“拿刀来”,这个时候要说成“拿草叶来”,“杀猪”要说成“敬拜大官”、“拿柴火来”要说成“把太阳照过来”、“拿稻草来”要说成“拿棉被来”等这些词汇。

李天翼:杀猪祭祖时有哪些要注意的环节?

唐守成:杀猪祭祖时,传统上有这么几点要注意,一是杀猪时必须注意朝向,猪必须面朝东方,因为东方是我们苗族的发源地,东方也是太阳升起的地方,朝向东方会带来一切吉祥。二是操刀杀猪者应该是舅舅,舅舅不愿动手的也可以由他另请其他人代替。三是把猪杀死后,必须让其躺在地上,盖上稻草,十几分钟后才能用火燎烧,退去猪毛,再用水清洗。四是猪洗净后剖腹,鼓藏语叫“开仓门”。把猪的腹部五花肉部分割下来,以便用于煮鼓藏肉。五是理肠通便,要把猪大肠、小肠清洗干净,不能把肠弄漏弄断,以表示未来12年,年年风调雨顺。六是煮、切鼓藏肉。鼓藏肉要用白水煮,煮好后把肉切成坨坨肉形状,每块均带有乳头,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鼓藏肉。七是杀猪后第一餐饭就只能吃鼓藏肉、其他如瘦肉、肠杂内脏均不能上桌。鼓藏肉每块重1-3两左右,谁越能吃多就越好,意味着他越能得到更大的祝福和收获。

用餐中要讲鼓藏语,“喝酒”叫做“在水上划船”,“吃饭”叫做“创沙子”,“吃饱了”叫“满仓满库了”等。

在卯日、全寨打糍粑,烧香烧纸敬祖。寅日可以送客,也可以往后推移,主人家要给带鸭鱼糯米饭的来客送一只猪腿和包糯米饭,以及少许酒。送舅舅的猪腿要带猪尾巴。主人家以送客人到出寨路口为宜。送客,鼓藏语叫“隆麻”,意思为“赶马上路。”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祭鼓和跳芦笙是鼓藏节最神圣和最隆重的时刻

李天翼:刚才您说过,鼓象征着苗族的祖先,那么鼓藏节是怎么祭鼓和跳芦笙的?

唐守成:辰日是祭鼓日,这一天在鼓藏头的组织下,鼓社宗族寨老及鼓藏头家族男女、小孩都穿着盛装参加祭鼓活动,整个过程庄重严肃,神圣隆重。

活动先由鼓藏头和宗族兄弟把鼓请来,请鼓时,鼓藏头要念一些吉祥语句,接着寨老们来迎接,由一位德高望重的寨老给鼓藏头和铜鼓挂上红绸缎,以表示吉祥。之后,大家有序地背着铜鼓,扛着芦笙、抬酒,抬鱼、抬猪头、抬糯米饭,从鼓藏头家向起鼓场走去。起鼓场也叫祭鼓场,位于也东至羊排半路的一块空地。一路上鼓藏头会念念有词、不停地与各位祖先“对话、交谈”。这些隐晦的语言,只有鼓藏头才会念、世代相传。

大家一路走到祭鼓场后,先由鼓藏头家族动手,后由鼓藏头及其宗族寨老按顺序完成祭鼓活动:一是把鼓面朝东方,各种祭品摆朝东方;二是烧香烧纸祭拜后,鼓藏头诚请天地神灵、八方土地、各路龙神、宗族祖先在此吉日中,保佑整个鼓社宗族人人康寿,个个富足;三是招令鼓社宗族在上届鼓藏节后去逝者的灵魂,走进铜鼓与先祖共住;四是由鼓藏头亲手敲击铜鼓三下,表示堂门已打开,叫醒各位列祖先贤的灵魂,进入祭鼓场。

图片

图片

图片

祭鼓活动过程中,宗族寨老及人们都随时附和,念词完毕,由寨老们给列祖先贤敬酒、敬肉、鱼、糯米饭等。接着,由鼓藏头家族的芦笙手吹芦笙,家族姑娘和媳妇随后跳铜鼓舞和芦笙舞,过3圈之后,整个队伍又下到平寨下面的老鼓笙场,以同样的仪式祭祖,然后又由鼓藏头家族姑娘和媳妇先跳铜鼓舞和芦笙舞3圈之后,整个寨子及亲戚朋友,男女老少就可以在铜鼓芦笙场里跳铜鼓舞和芦笙舞了。跳芦笙舞,欢庆过去的12年中获得的丰收,也预祝以后的12年中获得丰收。跳铜鼓舞是邀请祖先灵魂出来一起娱乐,共同庆祝丰收。整个场面十分隆重,气势恢弘,热闹非凡,有的吹芦笙,有的跳芦笙舞。有的击铜鼓并拉回音桶,有的跳铜鼓舞,还有的拿牛角向前来观看的人敬酒,整个场面其乐融融,和谐祥瑞,没有烦恼,没有忧愁。

跳铜鼓芦笙舞时间长达7至9天,每一天均由鼓社内的几个苗寨有组织地轮流来敬牛角酒,活动场面天天热闹。所有苗族老人们都有一个思想寄托,一旦他们百年以后,希望自己的灵魂进人到这个极乐世界里面去(铜鼓堂里)。所以,平常我们为了不惊动列祖先贤的灵魂,都把铜鼓收藏在安全、清静的地方,由鼓藏头亲自收藏保护,就是确保其安全。

李天翼:鼓藏节大概到多久时间就要送鼓?

唐守成:跳铜鼓芦笙舞到最后一天,鼓藏头及其鼓社宗族成员在鼓场上给鼓杀鸭贡鱼、敬酒、敬糯米饭、烧香焚纸,诚请苗族列祖列宗、本宗族所有祖先保佑全鼓社宗族的人及其亲朋好友,祈愿国泰平安,家家富足,户户发达, 人人安康,个个长寿。然后,请苗族列祖列宗、本鼓社宗族所有祖先入鼓安息。最后,告知全体在场人员。这届鼓藏节已结束,大家回去好好生产,努力工作,下一届鼓藏节再会。

图片

图片

鼓藏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


李天翼:鼓藏节不仅是苗族的节日,更是珍贵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您看来,现在的鼓藏节和过去的鼓藏节有什么不同?
       唐守成:虽然过去我们也过鼓藏节,但是在过去,由于我们西江地处大山深处,人们的生活过得很穷,过节也是过得紧巴巴的。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我们西江搞起了旅游,大家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了,每天的生活,就像过节一样。这几年,虽然受疫情的影响,但有了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大家对未来依然充满信心。
       和过去的鼓藏节相比,我自己的直观感受是,现在国家繁荣富强,来过节的客人越来越多。过去没有搞旅游开发,来的客人主要是附近村寨的亲戚朋友。搞旅游后,随着西江苗寨的知名度越来越大,天南海北的朋友都来了,大家都能在鼓藏节的热烈气氛下,感受到我们苗族的热情好客和中华民族优秀的节庆文化。

随着时代的变化,鼓藏节会发生一些变化,但这也是与时俱进,像鼓藏节体现出来的平等、快乐、和谐、美丽等节日精神,则是不变的,就像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一样,几千年来代代相传,奔流不息。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转载请标明出处

编辑:苗阿朵   编审:银革真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会及时删除)

图片

主办单位:雷山西江千户苗寨文化研究院

E-mail:1051781841@qq.com

图片

新书速递

图片

图片


作者:李天翼 等著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年: 2022-6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22800639

内容简介

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中,中国最大苗族乡村西江苗寨,以文化价值生成的价值共识、价值保全、价值再生、价值联动等四个价值;文化转化创新的精当识别、科学配置、有机更新、系统升级等四个方法;文化发展指向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合一、手段与目的的合一、传承与创新的合一、资源与资本的合一等四个原则,对乡村发展进行全方位、全链条和全关系的文化赋能,走出了一条文化兴则村寨兴的乡村振兴道路。
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西江模式蕴含许多经验智慧,其中以人为本的立场、市场运作的导向、文化创新的智慧、利益共享的制度、合力共建的精神对其它乡村有重要借鉴价值。经过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本书认为,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西江模式最为根本的时代意义,就是从微观实践彰显了中华民族深沉的文化自信。这种文化自信唤醒了村寨社区的文化主体性和文化创造力,从而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的元动力。本书也认为,在新发展阶段,西江苗寨乡村振兴面临着诸多难题与挑战,为此既要正视风险、坚定信心,又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才能实现对未来发展的应对和超越。

图书目录

总论 

一  文化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价值之维

二  西江苗寨乡村振兴的文化赋能实践

村情篇

一 文化富饶的古老苗寨

二 曾经难以破解“富饶的贫困”

三 旅游开发变文化资源为发展资本

产业篇

一 以苗族特色饮食打造西江“好客五味”

二 弘扬锤尖技艺,铸就银饰产业

三 挖掘苗族夜间文化,构筑夜间经济

四 苗服出租:美丽资源催生美丽经济

五 苗绣与旅游融合,拓展乡村业态发展新空间

六 茶文旅融合释放乡村产业新动能

富民篇

一 做大文化旅游蛋糕,筑牢村寨经济之基

二 创立利益共享与市场参与的共富机制

三 农户家庭“厕所变门面,猪圈变旅社

”四 “景区带村”,辐射周边带发展

文化篇

一 “五个保护”涵养民族乡村文化的根和魂

二 构建乡村博物馆体系,活旅游兴文化

三 文化铸魂,打造立体多元文化展示点

四 守正创新“高山流水”好客敬酒礼

人才篇

一 西江苗寨人才现状及聚集动力机制

二 西江旅游公司:一个文旅国企的人才样本分析

三 市场带动乡土人才内生主体培育

组织篇

一 生计转型激活乡村组织重构与再造

二 西江商会:文旅发展进程中的产业自组织

三 西江千户苗寨文化研究院:回嵌乡土的新型文旅智库

四 老年协会:传统“寨老制”的现代新传承

生态篇

一 生态和文化两个“宝贝”铺就低碳乡村旅游发展路

二 环境整治“四化”构建村寨生态宜居空间

三 苗族生态智慧对西江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作用

治理篇

一 西江苗寨生熟社会的特质及治理成效

二 传统加现代构建社会治理的“三治融合”

三 村寨纠纷治理的“两调一法”

四 村寨防火安全的“三重机制”

提升篇

一 西江苗寨乡村振兴面临的风险和挑战

二 西江苗寨乡村振兴未来的应对与超越

余论

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西江模式之时代意义与价值

参考文献

后 记


图片

研院精品,倾力奉献


图片

本书可管窥西江乡村振兴的文化赋能实践!

李天翼  等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2022

定价168元,研究院迎接鼓藏节优惠价100(数量有限,包邮)

图片

本书让你洞见西江旅游开发以来的深刻变化!

李天翼主编、麻勇斌、苍铭副主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2018

定价79元,研院缺货(需要网上购买)

图片

探寻西江苗寨文化的密码必读书!攻略书!

李天翼等 编著(附光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