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方临证】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治疗肠粘连案

 东海蓝鲸 2022-11-08 发布于浙江


【经方临证】大柴胡汤桂枝茯苓丸治疗肠粘连案


高某,女,21岁,形体中等,面色润泽。2012年4月22日初诊。
2009年因阑尾炎实施手术治疗,去年因腹痛、便闭而诊为肠粘连,服中药5个多月,腹痛时好时坏。2012年3月又出现腹痛、便闭,现加重2天多,刻诊:排便困难,大便干结而发黑,腹胀,矢气困难,左右少腹均胀痛,左少腹压痛明显,手脚发冷,月经量少,2天即净,舌脉无异常。处以大柴胡汤桂枝茯苓丸
柴胡15g,黄芩15g,姜半夏10g,枳实15g,赤芍20g,白芍20g,生大黄(后下)10g,干姜10g,红枣10g,桂枝10g,茯苓20g,桃仁15g,牡丹皮20g,莱菔子15g。
4剂,煎服,每日1剂。
4月26日二诊:腹痛已愈,仍有压痛,阑尾处压痛明显,上方加薏苡仁30g,乌药30g。继服4剂。
5月6日三诊:阑尾处有压痛,有时牵掣痛,易嗝气,大便不成形,舌正,脉滑。4月29日月经至,虽然2天即净,但月经量较前多。处以桂枝茯苓丸当归芍药散
桂枝20g,茯苓20g,桃仁20g,牡丹皮20g,赤芍20g,制大黄20g,当归10g,川芎20g,泽泻30g,白术20g。
继服4剂。
5月27日随访,阑尾处还是有点痛,因忙于考试而未再坚持服药。
按:大柴胡汤主治少阳阳明合病,即出现少阳证的临床表现如口苦、咽干、胸胁苦满、不欲饮食、喜呕等,又出现阳明病的临床表现如腹胀、便干等。本例患者虽无经前乳胀、口苦、咽干等,但是手脚发冷即四逆,这是使用柴胡的一个指征。又因患者出现腹痛、便闭、大便干结等,这是阳明病的临床表现。少阳阳明合病,故用大柴胡汤。左少腹压痛明显,这是使用桂枝茯苓丸的重要指征,再加上患者便干、便闭,更加坚定地使用桂枝茯苓丸。另外,通过桂枝茯苓丸的活血作用,能够松解肠粘连。加用莱菔子的目的是为了消积除胀。二诊时加入薏苡仁是为了祛湿排脓,因阑尾炎具有化脓的倾向,同时加入乌药以理气散寒止痛。三诊时患者大便不成形,说明阳明腑实已祛,故用桂枝茯苓丸当归芍药散制大黄以松解黏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