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览时间:2022年11月4日-13日 展览地址:苏州湾大剧院 ![]() 书法类·展览作品 11.4-11.13 释文 : 曾子曰:“敢问圣人之德,无以于加于孝乎?”子曰 :“天地之性,惟人为贵。人之行,莫 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则周公其人也。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是以四海之内,各以其职来祭。夫圣人之德,又何以加于孝乎?故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日严。圣人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圣人之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其所因者本也。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义也。父母生之,续莫大焉 ;君亲临之,厚莫重焉。故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以顺则逆,民无则焉。不在于善,而皆在于凶德,虽得之,君子不贵也。君子则不然,言思可道,行思可乐,德义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观,进退可度,以临其民。是以其民畏而爱之,则而象之,故能成其教,而行其政令。《诗》云:'淑人君子,其仪不忒。子曰 :“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地察 ;长幼顺,故上下治。天地明察,神明彰矣。故虽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 ;必有先也,言有兄也。宗庙致敬,不忘亲也 ;修身慎行,恐辱先也 ;宗庙致敬,鬼神著矣。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诗》云 :'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曾子曰 :“甚哉!孝之大也。”子曰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顺天下。是以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陈之以德义而民兴行,先之以敬让而民不争,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恶而民和禁。《诗》云 :'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落款 :右抄孝经岁在壬寅春月雨辰于吴郡。 释文 : 文律运周,日新其业。 变则其久,通则不乏。 趋时必果,乘机无怯。 望今制奇,参古定法。 落款 : 文律运周,日新其业。 变则其久,通则不乏。 趋时必果,乘机无怯。 望今制奇,参古定法。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句, 壬寅之春于吴门李洋。 释文 : 逸少为王述所困,自誓去官,超然于事物之外。尝自言吾当卒以乐死,然欲一游岷岭,勤勤如此,而至死不果。乃知山水游放之乐,自是人生难必之事。况于市朝眷恋之徒,而出山林独往之言,固已疎矣。(题逸少帖)仆尝见欧阳文忠公,云《遗教经》非逸少笔,以其言观之,信若不妄。然自逸少在时,小儿乱真,自不解辨。况数百年后,传刻之余,而欲必其真伪,难矣。顾笔画精稳,自可为师法。(题遗教经)笔墨之迹讬于有形,有形则有弊,苟不至于无,而自乐于一时,聊寓其心,忘忧晚岁,则犹贤于博弈也。虽然,不假外物而有守于内者,圣贤之高致也。惟顔子得之。(题笔阵图)唐太宗购晋人书,自二王以下仅千轴。《兰亭》以玉匣葬昭陵,世无复见,其余皆在秘府。至武后时,为张易之兄弟所窃,后遂流落人间,在王涯、赵延赏家。涯败,为军人所劫,剥去金玉轴而弃其书。余尝于李都尉玮处见晋人数帖,皆有小印涯字,意其为王氏物也。有谢尚、谢鲲、王衍等帖,皆奇,而夷甫独超然如群鹤耸翅,欲飞而未起也。(题晋人帖)萧子云尝答敕云 :臣昔不能赏拔,随时所贵,规模子敬,多历年所。年二十六著《晋史》至《二王列传》,欲作论学隶法,不尽意, 遂不能成,略指论飞白一事而已。十许年乃见敕旨《论书》一卷,商略笔法,洞微字体,始变子敬,全范元常。逮迩以来,自觉功进。文见《齐史》本传。今阁下法帖十卷中有卫夫人与一僧书,班班取子云此文,其伪妄无疑也。(题萧子云帖)辨书之难,正如听响、切脉,知其美恶则可,自谓必能正名之者,皆过也。今官本十卷法帖中,真伪相杂至多。逸少部中有《出宿饯行》一帖,乃张说文。又有“不具释智永白者”,亦在逸少部中,此最疎谬。余尝于秘阁观墨迹,皆唐人硬黄上临本,惟《鹅群》一帖似是献之真笔。后又于李玮都尉家见谢尚、王衍等数人书,超然绝俗。考其印记、王涯家本,其他但得唐人临本皆可畜。(辨法帖)顔鲁公平生写碑,惟《东方朔画赞》为清雄,字问栉比,而不失清远。其后见逸少本 ,乃知鲁公字字临此书,虽小大相悬,而气韵良是,非自得于书,未易为言此也。(题顔公书画赞)僧藏真书七纸,开封王君巩所藏。君侍亲平凉,始得其二,而两纸在张邓公家,其后冯公当世又获其三。虽所从分异者不可考,然笔势奕奕,七纸意相属也。君邓公外孙,而与当世相善,乃得而合之。余尝爱梁武帝评书,善取物象,而此公尤能自誉,观者不以为过,信乎其书之工也。然其为人傥荡,本不求工,所以能工。此如没人之操舟,无意于济否,是以覆却万变,而举止自若,其近于有道者耶。(跋王巩所收藏真书)观其书有以得其为人,则君子小人必见于书,是殆不然。以貌取人,且犹不可,而况书乎。吾观顔公书,未尝不想见其风采,非徒得其为人而已,凛乎若见其诮卢杞而叱希烈。何也 ?其理与韩非“窃斧”之说无异。然人之字画工拙之外,盖皆有趣,亦有以见其为人邪正之粗云。(题鲁公帖)湖州有顔鲁公《放生池碑》,载其所上肃宗表云:“一日三朝,大明天子之孝。问安侍缮鳝,不改家人之礼。”鲁公知肃宗有愧于是也,故以此谏,孰谓公区区于放生哉。(题鲁公放生池碑)东坡题跋乃北宋苏轼所撰,其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亦善书法,为宋四家之一。 落款 :岁在辛丑孟冬陆文祥书。 李白诗《将进酒选段》 楷书 138cm×70cm 释文 :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落款 : 右录李白将进酒词一首以赞颂新时 代喜迎二十大,壬寅夏月钱家珺。 释文 : 蕙花香也。雪晴池馆如画。春风飞到,宝钗楼上,一片笙箫,琉璃光射。而今灯漫挂。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况年来、心懒意怯,羞与蛾儿争耍。江城人悄初更打。问繁华谁解,再向天公借。剔残红灺。但梦里隐隐,钿车罗帕。吴笺银粉砑。待把旧家风景,写成闲话。笑绿鬟邻女,倚窗犹唱,夕阳西下。红了樱桃。绿了芭蕉。送春归、客尚蓬飘。昨宵谷水,今夜兰皋。奈云溶溶,风淡淡,雨潇潇。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料芳悰、乍整还凋。待将春恨,都付春潮。过窈娘堤,秋娘渡,泰娘桥。 落款 : 释曰蕙花香也。雪晴池馆如画。春风飞到,宝钗楼上,一片笙箫,琉璃光射。而今灯漫挂。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况年来、心懒意怯,羞与蛾儿争耍。江城人悄初更打。问繁华谁解,再向天公借。剔残红灺。但梦里隐隐,钿车罗帕。吴笺银粉砑。待把旧家风景,写成闲话。笑绿鬟邻女,倚窗犹唱,夕阳西下。红了樱桃。绿了芭蕉。送春归、客尚蓬飘。昨宵谷水,今夜兰皋。奈云溶溶,风淡淡,雨潇潇。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料芳悰、乍整还凋。待将春恨,都付春潮。过窈娘堤,秋娘渡,泰娘桥。 蒋捷,字胜欲,号竹山,南宋词人, 宋末元初阳羡人。先世为宜兴大族,南宋咸淳十年进士。南宋覆灭,深怀亡国之痛,隐居不仕,人称 " 竹山先生 "、" 樱桃进士 ",其气节为时人所重。长于词,与周密、王沂孙、张炎并称 " 宋末四大家 "。其词多抒发故国之思、山河之恸 、风格多样,而以悲凉清俊、萧寥疏爽为主。尤以造语奇巧之作,在宋季词坛上独标一格,蒋捷之词作,多表现出作者怀念故国之情,抒发了丧失山河之恸。 · 袁秋玉 · 袁中郎散文一则 释文 : 从贺九岭而进,别是一洞天。峭壁削成,车不得方轨,飞楼跨之,舆骑从楼下度。逾岭而西,平畴广野,与青峦紫逻相映发。时方春仲,晚梅未尽谢,花片沾衣,香雾霏霏,弥漫十余里,一望皓白,若残雪在枝。奇石艳卉,间一点缀,青篁翠柏,参差而出,种种夺目,无暇记忆。归来思之,十不得一,独梦境恍惚,余芬犹在枕席间耳。土人以茶为业,隙地皆种茶。室庐不甚大,行旅亦少,鸡犬隐隐,若在云中。因诵苏子瞻“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之偈,宛然如画。四顾参曹,无一人可语者。余因下舆,令两小奚掖而行,问若佳否 ? 皆云 :“疲甚,那得佳 !”行数里始至山足,道旁青松,若老龙鳞,长林参天,苍岩蔽日,幽异不可名状。才至山腰,屏山献青,画峦滴翠,两年尘土面目,为之洗尽 ; 低回片晷,宛尔秦余,马首红尘,恍若隔世事矣 ! 天池在山半,方可数十余丈,其泉玉色,横浸山腹。山巅有石如莲花瓣,翠蕊摇空,鲜芳可爱。余时以勘地而往,无暇得造峰顶,至今为恨。寂照庵在池旁,内有石室三间,柱瓦皆石,刻镂甚精。室后石殿一,殿甚宏敞,内外柱皆石,围三尺许,禅堂僧舍,周绕其侧,亦胜地也。时寺僧方有构,庵内行脚挂搭者多,余意欲讽其去,因大书简板曰:“种阿僧祇善根,亲非亲,怨非怨,阳焰空华,诸法皆如幻。遍阎浮提佛土,去自去,来自来,闲云野鹤,何天不可飞 ?”自是诸僧稍稍散矣。 落款 :袁中郎游记一则,袁秋玉。 释文 : 桐树花香月半明,棹歌归去蟪蛄鸣。 曲曲柳湾茅屋矮,挂鱼罾。 笑指吾庐何处是?一池荷叶小桥横。 灯火纸窗修竹里,读书声。 落款 :壬寅夏稚洁。 · 张小丽 · 释文 :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历代描写苏州城建筑特色的以唐代杜荀鹤《送人游吴》这首诗最为著名。苏州古称吴,春秋时是吴国的都城,城市总体布局经千年沧桑而未变。今日苏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城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是长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苏州素来以山水秀丽、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又因其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古城特色,有“东方水都”之称。 落款 : 喜迎二十大录唐诗送人游吴,壬寅夏日张小丽。 ![]() END 来源:《吴江文艺》公众号 2022-11-0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