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同样种地,欧洲中世纪不缺马,中国古代却非常缺马?

 夏虫的历史课堂 2023-02-10 发布于江苏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中国古代一直存在着一个很大的难题,历代中原王朝都很难解决,那就是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许多中原王朝都在抗击游牧民族侵略的过程中流尽了鲜血,耗尽了精力,而那些游牧民族之所以那么难打,就在于其全民皆兵,从小就骑马射箭,养出了一身好骑术一手好箭术。

并且最为重要的是,中国古代的北方游牧民族们还不缺马匹,即使是最普通的游牧民族战士,都能在战争爆发时,做到一人三马,稍有家资的游牧民族战士则普遍是一人五马,乃至于一人七马的程度。这当然赋予了游牧民族军队远超旁人的机动性,让他们能够完美地实行一场场古典版“闪电战”,其中的代表便是匈奴人和成吉思汗的军队。

另外,全员骑兵的游牧民族军队在古代战争中还占据了许多战斗优势,毕竟他们对战敌人步兵时,仗着有马,那是想打就打,想跑就跑,即使是真的战败了一场,他们一声呼哨之下,也能调转马头就跑,敌人往往追之不及,甚至是恐惧追击,生怕中了这些游牧民族的诈败之计。

而当正式作战之时,游牧民族士兵们不光可以跑马骑射,更可以被装重甲直接纵马冲阵。千万不要小看古代骑兵的冲击力,战马本身的力量加上骑手的体重,再加上全副武装的重量,在全速加速之下,实在是难以阻挡,堪称是古代版坦克。

为此,要想和游牧民族做对抗,那么中原王朝的军队当中,就一定也要有精锐的骑兵部队才行,否则如何能够抵挡犹如饿狼一般的敌人?

可是绝大多数中原王朝偏偏却非常缺乏骑兵,这固然是因为骑兵难练,非经年累月练习不足以称精锐的缘故,同时也是由于中原王朝农耕为主,缺乏马匹,尤其是战马所致。战马和普通马可不能一概而论,战马需要经过马匹特殊训练才能上战场作为骑兵坐骑,且对马匹素质和条件有相关的要求,这对缺乏马匹的中原王朝来说属实不是一个好消息。

中原王朝之所以缺少马匹,主要还是因为环境问题,中原人一般都以农耕为主,土地都被拿去了耕作粮食去了,而养马又是一件大消耗的事,没有蒙古草原那种自然条件和终日游牧为生的大量百姓的中原地区,确实难以像游牧民族那样出产大量战马,虽然马匹数量其实也不少,但委实不够用,其中以宋朝的情况最为明显。

但有人因此就想到了,欧洲尤其是西欧人在古代时,也是农耕民族,也是主要以种植庄稼为主要生存手段,其各地农夫的数量也远远超过了从事其他所有职业的人口数量,但欧洲在漫长的中世纪里,却一直以骑士闻名,其主要作战力量也是骑士及其侍从这样的精锐骑兵,靠他们的拼杀来取胜,步兵很多都是临时征调的农奴和少量步兵精锐(包括雇佣兵),只有那些大贵族、国王和山区领主的手中才有精锐步兵(包括近战兵和弓箭手)可用。

而不管是欧洲中世纪的日常战争,还是像十字军东征、百年战争这样的辉煌战役当中,还是在欧洲的田间地头处,人们发现当时的欧洲人似乎并不缺马,最起码人均的马匹占有率超过了中国古代的绝大多数时候。尤其是十一世纪后,这种情况更为普遍,这是为何呢?

要知道人家欧洲人也是农耕民族,为啥人家就能养出大量的马匹来,不管是民间还是军中,都能看到数量众多的马匹,而偏偏中国古代就非常缺马,官府要是想搞个保马法这样的马政,还会受到全社会的抵抗。

那么到底是因为什么造成了欧洲与中国古代在马匹数量上的不同呢?请看下面具体解析。

首先,影响欧洲和中国古代马匹数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双方的气候不同,中国主要是温带季风气候以及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而在其广阔的南方地区,由于潮湿、炎热、多水网、多蚊虫等因素,并不适合马匹的生长繁育,用钱穆先生《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的话来说就是:

“中国的地理形势,到了黄河流域,就是大平原。一出长城,更是大平原,所以在北方作战,一定要骑兵。而中国之对付北方塞外敌人,更非骑兵不可。而骑兵所需的马匹,在中国只有两个地方出产。一在东北,一在西北。一是所谓蓟北之野,即今热察一带。一是甘凉河套一带。一定要高寒之地,才能养好马。养马又不能一匹一匹分散养,要在长山大谷,有美草,有甘泉,有旷地,才能成群养,而这两个出马地方,在宋初开国时,正好一个被辽拿去,一个被西夏拿去,都不在中国手里。与马相关的尚有铁,精良的铁矿亦都在东北塞外,这也是宋代弱征之一。

甚至在南方的环境里,马匹还会因为夏日的酷暑而发生疫病,又会因为潮湿的环境,产生皮肤病或是各种蹄病,属实不适合马匹繁育。

古人也很早就发现了,越往南走马匹死亡率就越高,很多古代军队南征时,军马都会因此种种而大量非战斗减员。整个中国南方地区,除了少数特殊地域,比如高原地区以外,确实不适合马匹的生长繁育,单只这一个原因,就让中国的马匹数量大减。

同样的,欧洲也不是所有地区都适合马匹的生长繁育,去掉终日冰雪覆盖的北欧地区不谈,地中海沿岸的南欧地区,其实在古代也缺少马匹,当地马匹的生长繁育情况也不怎么样,因为当地是典型的地中海气候,也有炎热等毛病,不管其具体情况到也比中国南方好很多。

而到了东欧和西欧地区,情况却又不同了,东欧地区自不用讲,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正适合草本植物的生长,而当地的气温在夏季时也不炎热,干燥少雨,全年气温偏低,地形也多平原山区,也不缺水源,正适合马匹的生长繁殖,著名的欧亚大草原甚至还缓缓延伸而来,养育着诸多牧马的民族和群体,匈人、马扎尔人、哥萨克、波兰人、匈牙利人等等。

那么西欧地区,又是个什么光景呢?

西欧是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而熟悉气候带的人都知道,处在如此条件下的西欧地区也天然就适合马匹的生长繁育,因为其既冬无严寒,又夏无酷暑,十分适合马匹的生长,在这一点上,西欧比中国的很多地区都强。

当然中国也有适合马匹生长的地方,除去万马奔腾的蒙古草原不说,光是长江以北,长城以南的广大北方地区,其环境和气候就非常适合养马,因为当地气候更温和,夏季干燥少雨,年均气温较低,但又不是特别低,无霜期更长,光照也足够,更有利于草本植物生长,白灾还少,蒙古人等势力就曾在这些区域里养马,并取得了巨大成功。

那么为什么中原即使有这么好的条件,也没有养出超越西欧的人均马匹保有量呢?这就要说到影响双方马匹数量的另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了——土地数量的不同。

西欧之所以明明是农耕文明,却还偏偏养育着大量马匹,和他们的土地数量和耕作方式有很大的关系。与中国古代的精耕细作不同,欧洲古时候由于人口较少、土地较多等方面的影响,土地利用率并不高,很多时候都是刀耕火种,等到西罗马帝国灭亡,蛮族重新占据了现今法国、德国等大面积土地以后,他们的耕作方式也还是很落后,工具效率低下,只有罗马式轻犁等工具,但这些工具在地中海周边等土壤松软的地区很好用,但是用到土地水分很大,土质沉重的西欧土地上时,却水土不服,无法做到深耕。

因此很长时间里,西欧土地的开发率较低,即使到10世纪末期,西欧的大部分土地都是森林、荒地或沼泽,意大利只有很小一部分土地有人耕种,法兰西土地的一半或一半以上,低地国家(指今天的荷兰、比利时所在的地区,又音译为“尼德兰”)和德国土地的2/3,英格兰土地的4/5,都没有人耕种。

在这种情况下,西欧人就在这些天然草场、荒原和灌木林当中发展畜牧业,喂养着牛羊马匹,其数量巨大,中国如何能比?

而等到11世纪以后,大型欧式重犁——萨克森轮犁的普及和铁制品增多以后,欧洲开始了中世纪农业革命,直接带动了开垦新农田的运动(持续了大约200~300年),土地得到有效利用,劳动效率大为提升,土地开发率逐渐增长,以往那些无人耕种的荒野和荒原都变成了沃土,虽然这一定影响了欧洲的畜牧业,但欧洲人的几项选择,却让欧洲的马匹数量大为增加。

那就是马耕、二圃制和三圃制等农业技术的影响,欧洲人发现要想发挥萨克森重犁的最大效率,最好不要只用牛来拖动,而是使用马匹或是马匹搭配耕牛一起来拖动,这样才能更好的使用重犁。为此,欧洲人还发明和改进了许多工具,如新的牛轭、马挽具和重钉马蹄铁,极大提高了对马匹畜力的利用。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马耕的需求,欧洲人天然重视马匹,还引进了阿拉伯马等各种优秀马匹来改善马种,养育出了许多优秀的马种出来,因为那是他们重要的生产生活资料,种地的好帮手,效率是只用耕牛耕作的好几倍(最低三倍以上),因此大量养育着马匹。甚至欧洲人还因此培育出了许多挽用马品种,如大名鼎鼎的夏尔马(Shire horse,世界上体型最大的马种之一,最早出现于十一世纪,是英国早期农业、工业、交通、运输的重要工具,这种马极限可以拉动5吨的重物)等。

而中国古代虽然也存在马耕(汉代就已出现),但并不普及,数量不足以和西欧相比,还缺少相关的工具和技术,仅是北方少部分地区零散使用。并且,中国古代在挽用马的马种方面也落后于欧洲,在很多时候,中国古人似乎更为重视伦理纲常,而厌弃“回交”、近亲繁殖等马匹的必要繁育手段,儒家士大夫们可不懂马匹近亲繁殖的好处,只认为这是乱伦,各种阻挠,因此没有形成优质的挽用马种。相比较而言,欧洲马匹的体格和力量比起中国古代的马却有很大优势,更适合马耕。

中国的土地环境和西欧也存在差异,种植的作物也存在很大不同。比如西欧主要种植小麦、大麦、燕麦、大豆等旱地作物,而中国南方等地则主要以种植水稻为主,土地多为水田,而水田非常不适合马耕,因其柔软淤积,土壤粘重,马蹄着力困难,更为适合牛耕(马耕适宜旱田,牛耕适宜水田)。并且养牛能够产生的效益,还远超过马匹,毕竟光是牛的两根角在古代就属于战略物资,可用来制作弓箭,以及各种工艺品,价格昂贵(一对好牛角甚至和牛本身同价)。

影响西欧和中国古代马匹差异的另外一个因素也很重要,那就是上文已经提到过的农业技术了。中国古代的农业技术非常发达,土地利用率高,农民们很早就懂得利用淤泥、粪肥等材料增加土壤肥力,然后套种各种作物,能够让农田全年无休,连续不断的种植生长,以产出足够的粮食,来喂养众多人口。

而西欧中世纪的农业技术水平一般,缺乏粪肥堆肥技术等农业技术,因此他们的农田主要采用二圃制或是三圃制等轮耕制来种植,具体做法就是将耕地分为三个部分(三者面积相差不大,以三年为一个周期进行轮种),每个部分分别有各自的用途,每年只有两部分耕地则处于耕作状态,剩下的一部分土地则处于休耕状态,被称为“休耕地”,不会种植粮食作物。

但休耕地倒也不是完全抛荒,一般欧洲人会将其变为家畜饲养场,畜牧着各种草食性动物,家畜排泄的粪便对于土地还是很好的肥料,而如果撒上牧草种子,种植苜蓿、大豆等固氮植物还可以养田,并作为各种牲畜的饲料。这些植物可都是非常优质的马料,非常适合喂养消化系统很弱,不会反刍的马匹。谷物种植和畜牧并存,是中世纪欧洲农业不同于其他农业地区的显著特征,因此能够蓄养大量马匹。

这也是中国古代所没有的条件,因此即使是适合马匹生活的中国北方,其种植作物结构对马匹喂养也并不友好,马匹缺少相关的优质饲料,饲草缺乏,这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马匹的数量。因为马如果只吃草,会很是瘦弱,难以干重活。相比较而言,牛和驴就比马好养多了,各种饲料都能吃,而且吃得也少,比马吃得少多了,因此古人也更愿意用养育成本低的牛和驴来耕作而不是马,因此马匹数量肯定就不如西欧。

欧洲人的这些土地条件是中国古代不敢想象的,因为中国古代先进的农耕技术和精耕细作,使得中国人的田地不会像欧洲中世纪那样“浪费”,人们根本不会去主动休耕恢复地力或是种植牧草,而是不断种植的农作物,养育着众多人口。而中国古代人口一多,就会有人口和粮食压力,就会不断去挤占草场,形成人跟马争的局面,古代的许多军马场甚至都被老百姓的农田给挤占掉了,比如宋朝刚建立的时候,接盘了全国八十多个马场,而等到末期时,宋朝的马场已经被挤占的只剩下一小半不到了。

如果中国古代一定要养大量马匹,甚至是官府出面引导、布局,那势必就要影响农耕,在农业区开辟大量土地养育马匹,会对粮食产量构成很大的影响,一旦选择在农耕地区养育大量马匹,养育足够王朝战争所需的马匹,那其实是在损伤中原的根本,把田地拿去养马,怎么养更多的人口?怎么产粮?怎么产出税赋?

在中原地区养马是很不方便很不经济,特别浪费的,尤其是唐以后,因为据古人自己估计,他们当时养一匹马所需的土地,拿来种田,至少可以养活二十五个人!注意这是养一匹普通的马所需的花费,如果说养一匹堪用于战阵的战马,那么所需要的土地就更多了。

因此农民、士绅和大族贵族们都不会答应,百姓们还会经常侵占草场,规模还很大,毕竟要种粮食养育人口,历代都很普遍,却还没有什么好的解决之策,大都罚钱了事,然后草场很可能就这样被占下转为农耕了,除非是军阀混战的大争之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