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闲谈历代种种《长江万里图》的趣味(郭谦谈艺)

 甘泉书屋i30tsw 2022-11-09 发布于江苏

闲谈历代种种《长江万里图》的趣味

        郭   谦

      一条大江穿越雪原、草地,奔驰于群山峻岭,从西向东,呼啸而来,奔腾而去,浩浩荡荡,绵延千万里,滋养着无数的生灵,润泽着千万城镇,云蒸霞蔚,亦真亦幻,朵朵浪花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长江,伟大的母亲河,千百年来都是画家们喜好的创作题材。历史上,以长江为题材的绘画作品可说多如牛毛,以《长江万里图》命名的长卷也不胜枚举。精品之作当属南宋夏圭、元代王蒙,明代吴伟、清代王翚、近现代溥心畬、张大千、吴冠中等人的画作,他们的作品都是佳作,有着不同的品味。

                          (南宋夏圭的长江图)

     南宋夏圭的长江图,远景清淡,近景突出,构图独特,取半边,集中焦点,使整个画面清旷俏丽,将水墨技法提高到“淋漓苍劲,墨气袭人”的效果。  

         

               (明代吴伟的《长江万里图》)

     明代吴伟的《长江万里图》,画中山水与人物相结合,有静有动,整幅绘画笔法纵横洒脱、老辣,足见画家功力深厚,是其晚年时的精品。  

    

            (张大千《长江万里图》)

    近代著名画家张大千的绝活是“泼墨泼彩画”,在他的长江图里既采用了传统山水画的破墨、积墨、泼墨等技法,又融汇了西方绘画的泼彩法,形成了“泼写兼施、色墨交融”的风格,这使他的长江图展现出万流奔腾,雄浑苍茫,千岩耸峙,壮丽而令人叹为观止。 

     

  (吴冠中《长江万里图》)

     用油画的形式画《长江万里图》长卷,在我国绘画史上吴冠中是第一位,1973年吴冠中从农村调回北京,参与北京饭店大型壁画《长江万里图》创作时绘制的综合性成稿。当时参与创作的团队整容很强大,除了吴冠中外还包括黄永玉、袁运甫、祝大年等老一辈艺术家。

  

    现存《长江万里图》同题材油画作品共两件,另一件油画长卷被称为《1974.长江》,经多位专家鉴定应为同一壁画创作的两份初稿,于2006年捐赠给故宫博物院收藏。现存《长江万里图》则成为市面仅存描绘长江壮阔景象的油画长卷巨制。  

             (施江城《长江万里图》)

     2014年,画家施江城创作了一幅表现长江风貌的60米长卷,艺术再现了2000年前后万里长江的波澜壮阔图景,其中许多景观,在长江三峡大坝建成后永远地消失了,因此这幅《长江万里图卷》再现长江已逝去的一山一水一峰的天然绝境,见证了长江的恒古不变。

   2017年由中国画学会提出倡议并主导创作,组织全国50余位著名的国画家和理论家,耗时一年时间集体创作出新《长江万里图》,画卷全长200米,宽1.5米,2018年4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

              

                   (2017年《长江万里图》局部)

     这个长卷以表现新时代的长江面貌,反映长江文化精神,突出时代性作为创作主旨。50多位美术家历时一年集体创作完成,全面展示了新世纪长江的自然风貌和文化景观。从源头雪山到高原绿洲,从长江三峡到江汉平原,从苏州园林到东海入海口,整幅作品雄浑磅礴,起伏跌宕,风光万千。

      历史上产生了那么多精美的《长江万里图》,这让我们分享了不同的美色,如饱餐一次文化大餐。我们胸中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一种情怀:为祖国的山河壮美而自豪,也为祖国的美术事业蓬勃发展而赞叹、讴歌!更爱我们可爱的中国!

    ——写于2018年9月5号,曾发表于郭谦新浪博客——沙漠骆驼的博客,修改于2022年11月9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