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里画外】 一个人画《长江万里图》与50人一起画有何区别?

 弘护正法 2018-07-21


又见《长江万里图》

2018年4月10日,在由中国画学会主办的“美术创作工程新《长江万里图》巨幅长卷展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美协主席、新《长江万里图》主笔之一刘大为表示,经过广泛收集长江各类史料,多次研讨和论证,委员会专家最终确定,以表现新时代的长江面貌,反映长江文化精神,突出时代性作为创作主旨,同时还制定了从草稿、小稿、采风、中稿到大稿的创作流程。作为美术家,我们要坚守中国的文化自信,有责任用我们的画笔为山河立传,为大地写真。

新《长江万里图》展示现场


新《长江万里图》的取材更加广泛,从源头雪山到高原绿洲,从长江三峡到江汉平原,从苏州园林到东海入海口,整幅画气势磅礴,起伏跌宕,尽显长江万千风光。新《长江万里图》画卷全长200米,宽1.5米,由中国画学会提出倡议并主导创作,组织全国50余位著名的国画家和理论家,耗时一年时间集体创作而成,全面展示了新时代长江沿岸自然风貌和文化景观。


长江与黄河一样,同样孕育了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是我们华夏子孙的母亲河,《长江万里图》是历代画家非常喜欢表现的题材,南宋的夏圭,元代的王蒙,明代的吴伟,清代的王翚,近代以来,又有溥心畬、张大千、吴冠中先生都画过这个题材,而且每幅都是佳作。近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长江万里图》,我们就称它为新《长江万里图》。


今天我们就选几幅长江万里图,一起来看一下。


夏圭《万里长江图》

宋人 夏圭《长江万里图》


夏圭宋朝人,确切地说是南宋人。他的《长江万里图》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院,关于画的真假,到现在还没有定论,就笔法风格来看,的确有些像真迹,要不然也不会产生争议。这幅《长江万里图》画卷最后,有元代鉴藏家柯九思的题字,给夏圭点了一个大赞,鉴定这幅画作者是南宋夏珪。但是,柯九思题字又被认为是后人伪造的,所以是不是夏圭的真迹就非常值得怀疑。夏圭的《长江万里图》不止一幅,因为年代久远,历代差不多都有摹本,真真假假,不必深究。


夏圭,字禹玉,南宋著名画家,今浙江杭州人,曾任画院待诏。他开始学画人物,后改画山水画,这一改可不得了,用秃笔带水作大斧劈皴,将水墨技法提高到“淋漓苍劲,墨气袭人”的效果。树叶多用夹笔,楼阁不用界尺,景中人物都是点簇而成,神态生动。夏圭的构图方式很独特,常常取半边,焦点集中,使空间旷大,近景突出,远景则很清淡,整个画面清旷俏丽,独具一格,后人称他的构图法为“夏半边”,多被认为是隐喻南宋偏安一隅的境况。


吴伟《长江万里图》

吴伟的《长江万里图》是绢本水墨画 纵27.8厘米 横976.2厘米。


吴伟是一位明代画家,他的不少山水画,其实是以山水为衬景的人物画,就这副作品而言,画中人物与山水相结合,以人物的活动为画面增色不少,作品在构图上可以看出对宋人马远、夏圭构图法的学习借鉴,取山景一角为近景,将视线铺开。《长江万里图》整幅绘画笔法纵横洒脱、老辣,足见画家功力深厚,是其晚年时的精品。


戴进《长江万里图》

明 戴进《长江万里图》


明朝戴进绘制的《长江万里图》61.8×29.7cm,现藏于故宫博物院。这幅画是戴进为他的朋友无锡收藏家华夏的居处《真赏斋》绘制的写实之作。图中可以看见堂、庑各一栋,堂屋就是“真赏斋”。戴进在卷末上方自题:“嘉靖己酉秋,徵明为华君中甫写真赏斋图,时年八十。”还有像文征明、乾隆等一大票大IP为他钤印点赞。


溥心畬《长江万里图》

溥心畬《长江万里图》


溥心畬先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画家、国学大师。他一生孜孜不倦,饱学经伦,诗书画印,可以说是样样精通。 溥心畬所做的《长江万里图》气势恢宏,设色典雅,布局咸宜,整卷以宏大的布局,将雄伟的气势抒发在尺呎长卷之中,此卷被普遍认为是心畬先生少见山水长卷之精品。画卷全长6米有余,图卷沿用传统山水画散点透视的空间处理方式,将浩瀚长江全景集于一卷。画卷着重使用线条勾绘,施以少量烘染,大斧劈皴法,猛烈激荡,墨韵淋漓,令人陶醉。

于右任先生专门为此卷亲书引首——“长江万里图”。时任民国政府考试院长贾景德先生、文化名人陈仲炯先生为都为此长卷作跋,他们的背书和点赞同样为这幅画增色添香不少。


张大千《万里长江图》

张大千《长江万里图》


我们所熟知的画家张大千也画过一幅《长江万里图》长卷。该长卷作于一九六八年,那时的张大千已经七十岁,移居巴西。张大千是四川人,在他的这幅长卷中,以他最熟悉的四川省为起笔,开卷是都江堰的铁索桥,接着,长江奔流而下,越三峡,过江陵,纳百川,最后投入大海的怀抱。此卷全长近二十米,在技法上,张大千使用了他的拿手绝活“泼墨泼彩画”、他既采用了传统山水画的破墨、积墨、泼墨等技法,义融汇了西方绘画的泼彩法,形成了“泼写兼施、色墨交融”的风格,这也正是张大千晚年的主要画风,具有强烈的个性,豪迈奔放、雄浑苍茫,展卷之下,万流奔腾,千岩耸峙,其壮丽令人叹为观止。

 

吴冠中《长江万里图》

吴冠中《长江万里图》


吴冠中的这幅《长江万里图》是1973年吴冠中从农村调回北京,参与北京饭店大型壁画《长江万里图》创作时绘制的综合性成稿。当时参与创作的团队整容很强大,除了吴冠中外还包括黄永玉、袁运甫、祝大年等老一辈艺术家。现存《长江万里图》同题材油画作品共两件,另一件油画长卷被称为《1974.长江》,经多位专家鉴定应为同一壁画创作的两份初稿,于2006年捐赠给故宫博物院收藏。现存《长江万里图》则成为市面仅存描绘长江壮阔景象的油画长卷巨制。用油画的形式画《长江万里图》长卷,在我国绘画史上吴老先生是第一位,该作品卷首有吴冠中的补题:“一九七一年至七二年间,偕小彭、运甫、大年、永玉诸兄,为北京饭店合作《长江万里图》巨幅壁画。初稿成,正值批黑画,计划流产,仅留此综合性成稿,小彭兄冒批判之风险,珍藏此稿,今日重睹手迹,亦惊喜、亦感叹!一九九零年七月八日 北京红庙北里六号楼 吴冠中识。”足见其真实性。


在我国,历代以长江为题材的绘画作品多如牛毛,就命名为《长江万里图》的长卷也不胜枚举,好多画作没有留下作者款识,不好考证出自谁之手。但是,每一幅都倾注了作者大量心血,画一幅长篇巨制,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因此,我们更应该尊重和爱惜前人为我们留下这一笔笔宝贵的文化遗产,让我们向他们致敬!




附:

200米巨幅长卷《长江万里图》为祖国河山立传


《长江万里图》是以新时代的长江为主题的美术创作工程,是一种叙事性的巨作。画卷全长200米,高1.5米,全面地展示了新时代长江的自然风貌和文化景观。从源头雪山到高原绿洲,从长江三峡到江汉平原,从苏州园林到东海入海口,整幅作品雄浑磅礴、起伏跌宕、风光万千。一幅长卷,仿佛是一个跨越千年的时间长廊,浓缩了浩荡长江的沧桑巨变、万里风光。《长江万里图》不仅是画出一幅新时代巨制的山水,更是在画出了一条中国人心中砥砺奋进的文化长河,画出了长江两岸人民的现实与未来。


整个创作过程历时一年之久,中国画学会召集全国最优秀的50多位美术家们,成立了《长江万里图》创作艺术委员会,广泛收集长江各类史料,经过多次研讨和论证,委员会专家们最终确定,以表现新时代的长江面貌,反映长江文化精神,突出时代性作为美术工程《长江万里图》的创作主旨,同时还制定了从草稿、小稿、采风、中稿到大稿的创作流程。


《长江万里图》不同于古代的山水画,是文人骚客案头观赏、手头把玩的私人物品。它是一种公共艺术品,这种艺术品是要放在美术馆、博物馆供大众观赏的公共艺术,符合时代主旋律,展现我们这个时代和我们这个社会的特点,让所有人都能够欣赏、能够共享的艺术成果。



推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