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林东之南:关于贫穷的教育

 结庐作伴 2022-11-09 发布于四川

/ 图 :堆糖 /  文:林东之南

我的一个熟人,如今做的很不错,他说,他到高中的时候,才在一个同学的家里第一次吃到大米,那一刻他很感慨,世上怎么还会有这么好吃的东西?

不管各种鸡汤怎么说,事实上人生来肯定是不平等的,为什么我们生来就会存在差距?是因为很多人,包括我自己,起点都是站在父辈的肩膀上,而他们的肩膀,确实有高有低。

我们没办法选择自己的父辈,但是却可以用不竭的努力,去为下一代多创造一些好的条件,这,也许就是我们生为父母的一部分意义。

我想每个人都听过这个词,三教九流,社会把人是分成三六九等的,这有点残酷。有人享受荣华富贵,呼风唤雨;有人贫病交迫,行走在冷暖人间。这就是现实的差距。

我记得我在大学的时候,一次和同学们出去玩,回来时有些晚了,我正研究怎么倒公交时,一个本地的同学说:“不用查了,等下我爸的司机来接我们。”不一会儿,一辆轿车停在面前,同学表情自然,毫无炫耀的意思。这是我第一次坐小轿车,我第一次体会到贫富差距。

我老家在赤峰。对外我们喜欢说是蒙东,因为内蒙古名气响亮些。

记得在大学里,一个同学的女友,每周末都从一个遥远的城市飞来看他,然后住在金陵饭店,而我直到26年后,还没有走进过那个饭店的大门。

那时候南京已经有了KFC,同学说那里的薯条、汉堡很好吃,而我却根本不敢进去,一个月只有200元的生活费,我不能不算计。

我现在还记得那个富有的同学,良好的家庭背景让他自信爽朗,充满阳光。与我们这些来自山区的孩子相比,无时不刻都显得明媚动人。物质的匮乏、生活的贫穷让我们异常节俭,还有如影随形的自卑。

那时同学们开始购买随身听学英语,我只能利用没课的时间去机房练习。因为一个MP3要200块钱,买了MP3我就要饿肚子。当同学们计划暑假的各种活动时,我默默地整理好书包,开始了我的家教生涯。虽然暑假只能赚到1000多,却可以维持我下个学期的基本生活。

1000块,对于有些家庭来说。真的不值一提。但对于我,它是几千斤稻谷,10000个鸡蛋,放在一起是何等的壮观。每一颗鸡蛋的到来,都浸透着家人深重的劳作和对生活的无奈叹息。

现实可能会这样,哪怕我成绩比那个富裕同学好很多,但我知道:在未来,他会把我狠狠地抛下。事实也确实如此。

最近看到一则新闻,一名在校大学生借高利贷,被债主逼债,辍学流浪。

这个故事让我震惊,也让我反思,一个人在青少年时期,要形成怎样的金钱观,才能不在物欲横流的现实中迷失?是否,是他们的金钱观、贫富观出了问题?

我的老领导一直说:命里一千,睡足八百,是本地的方言吧,我不知道我翻译的是否准确。

爸爸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只能打洞,各人各命。”

妈妈说:每个人都有自己谋生的本领,我们赚不了那些轻松钱,只能下辛苦,做一点,得一点,穷人输不起,但是只要勤快,也不会一直穷下去。

记得前些年股市狂涨的时候,有个熟人抵押了房子去玩杠杆,暴跌之后,她在一座大厦里跳楼自尽。

是,我不敢去博这些让人心跳的东西,我们靠着工资过活,得钱不容易,我也想发财,但我更加明白,我输不起。

一旦输了,我们可能明天就要露宿街头,孩子的学费,父母的供养,就都没有着落了,我们没条件去冒这个险。

我们这一代人,多是70后,我们普遍比孩子们吃了更多的苦。很多人,可能比我年少时的条件好些,但是,我相信,我们这一代还有我们的父辈,总体来说,都是一样的不易。

是的,贫穷给了我们自卑、保守、不善交际的特点,但也塑造了我们坚韧、不服输、能吃苦、不怕累的品质。

那时的我们,虽然穷,但是与身边的人贫富差距并不是很大。而近年来,我们经常都被包围在那些让人无语的消息里:

某某一部片子就是几千万、某某后获赠上亿的聘礼。更不用说,那些纳斯达克的钟声一响,某人身价就过千亿的消息。

有人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似乎每个人都有机会一夜暴富、一举成名。

巨大的贫富差距让心智尚不成熟、三观不牢固的青少年无所适从,再加上缺位的家庭教育、跛足的学校教育,让一些孩子迷茫不已。

穷人和富人,除了金钱、资源、人脉等硬实力的差别,还有观念、视野、情商等软实力的高低。每个人的起点不同,有人千辛万苦通过条条大路来到罗马,而有的人,直接就在罗马呱呱落地。

可是,就像母亲说的,只要我们努力,还是不会一直穷下去。

30年前,我每天吃玉米面和咸菜;

今天,我可以淡定从容地带孩子吃很多她想吃的东西;

26年前,我看着同学那张漂亮的登机牌,心里换算:要卖多少斤鸡蛋才能买到啊;

今天,我也敢于在我想乘的时候,就乘飞机;

23年前,我孑然一身,揣着东拼西凑的路费到这个城市报到;

今天,我住在明亮的房子里,拥有自己的车子和其他喜欢的东西;

26年前,我从牙缝里省出钱来,跑新街口去买一本《安娜卡列尼娜》;

今天,我可以有自己的书房,可以放心购买自己心爱的书籍......

上师说,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却可以用自己的努力,决定下一代的起点。这,也许就是我们每个人奋斗一生的意义。

作者简介:林东之南,原名徐光,1973年生,环境学硕士,水利高级工程师,著名作家,社会公益活动人士,现于苏州居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