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乡间婚俗 / 张宏文

 结庐作伴 2022-11-09 发布于四川

/ 图:堆糖 / 

又是立冬时节,一夜的风风雨雨 ,将思绪带去了往昔的岁月。

人,也许到了一把年纪,大脑细胞就会非常地活跃,那深刻的记忆就像电影胶片,总是一幕幕浮现出年青时的往事,画面清晰而逼真……

我总是想起那年下乡挿队的旧事。当时我刚满16岁,个头不足1.5米,就跟随城里的知青队伍下到了公社,公社知青办将我分到万鸭2队,可人家嫌我是乳气未干的孩子,就不要。正暗自伤心,齐心8队的肖队长把我领去了“石庙子”,原来肖队长是我家幺姨爹肖光武的堂兄,在幺姨爹的托付下,我终于有了立锥之地……

幺姨爹的儿子肖前贵和我同年,只是大我半岁,长得细皮嫩肉眉清目秀,伸伸展展一表人才,是幺姨爹前妻所生,也是幺姨爹的“打心锤锤”(心肝宝贝)。我下乡时,刚嫁给肖家两年的幺姨妈,就为肖家生了个小女儿。幺姨爹是肖家院子里的能人,为了传宗接代当爷爷,儿子肖前贵正月里刚满17岁,幺姨爹就心慌地委托“红爷婆”(媒婆)说了个儿媳妇,叫周素贞。

听媒婆介绍说:“周素贞年方二八,个子高挑、相貌端庄、媚眼儿动人、身段苗条、貌美如花儿,是20多里外的三溪镇乡下人氏。”幺姨爹烦请红叶婆预约了女方,等三河场(三溪)赶场时见个面。双方都同意了红爷婆相亲时间安排。

三河场每逢农历2、5、8赶场,媒婆就说:“要得发,不离8。”于是,农历2月初8,正是三河场的逢场天,一大早幺姨爹就让儿子穿上“走人户”才能穿的蓝嘎吉布中山装,稍加打扮,表哥果然帅气挺拔,光彩照人。

那时候农村乡间相亲,时兴约在乡场镇赶场,或场头或场尾见面。如果双方在“买猪儿”般的眼光下都看起了(中意),然后就跟媒婆一起,带女方前去走“看家屋”的程序;这看家屋自然是由“准丈母娘”带领女方的嫂子婶娘等一干人物,带着满是挑剔的眼光,跟随红爷婆去男方家里看家屋。

幺姨爹脑壳灵活,自然懂得起这些规矩,家里早早就做了准备,悄悄借来粮食等物,把家里的柜子、米坛子都装得满满荡荡,床上铺的光鲜。相亲那天,幺姨爹红光满面,带着帅气儿子跟在红爷婆后边,提前就等在三河场口那条小河的石拱桥边。

太阳刚刚冒头,不多时红爷婆眼睛一亮,老远看见了周家的“准亲家母”,正带着女儿和周家婶娘嫂子们从场口外一路走来,红爷婆嘴乖巧得很,大声武气老远就喊:“周家妈妈,你们早哇!”并赶紧迎了上去,男女双方都用眼睛扫描着对方,然后把红爷婆拉到一边说话,双方都表示满意,两个相亲对象也红着脸点了点头。周家女子果然正如媒婆介绍所说,漂亮得很。

既然双方都没意见,媒婆提议:“那就去三河场上打个尖。”于是红叶婆满脸堆笑,让幺姨爹带领大家,去三河场那家综合食堂(馆子)吃绘面;当年馆子里吃饭都是要收粮票的,但幺姨爹早就做好了准备,他有粮票(黑市买的)。

一行人围着馆子的长条桌子坐了下来,服务员眼疾手快,麻利地为每个人端上一大“土巴碗”烩面,于是一群人便有滋有味地享受着这难得的美味。那些年辰,国家的物资特别匮乏,综合食堂里的“绘面”,都是将小动物的内脏清洗干净剁碎,铁锅烧热了放上点清油,把杂碎倒进大毛边锅里,加些姜葱蒜等调料煎炒爆香,然后锅里加满水“咕噜咕噜……”地猛煮,那些馆子里的残羹剰菜,全倒进锅里一起翻滚,当毛边锅里热气腾腾香气四溢,再加进青盐酱油醋等调料入味,并把切好的面皮子抛撒进去搅动,这时候绘面的浓香美味就释放出来了,阵阵香气弥漫了场头场尾,那汤锅肉类的香气扑面,使得赶场路过的乡民们纷纷侧头吸鼻,肉香味让他们久旱的喉头“咕嘟咕嘟……”吞咽着口水。

表哥和周家女子,那真是郎才女貌,天造地设的一双,两人一见衷情,双方喜欢得很。这时一行人已吃完了烩面,“咂咂嘴巴”就邀约去三河场街上赶场,幺姨爹顺便买了些毛巾之类物品;赶完场后,一大溜相亲的人,就浩浩荡荡去幺姨爹家中“看家屋”了。

到了肖家,幺姨妈满脸笑容地端茶递水,幺姨妈还按照乡间“看家屋”习俗,为亲家们端上热气腾腾油汪汪刚煮好的面条,碗底自然都埋着两个油煎荷包蛋。红叶婆和女家亲戚们吃过面条荷包蛋,就跟着媒婆去每间屋子里,挨个儿揭开柜子、缸子,当看到柜子、缸子里装满了金黄玉米和稻谷,自然都满意地露出了笑脸。

女方看完家屋后,幺姨爹就每人“打还”一条毛巾和两元钱(那时候两元钱很值钱哦)。趁天色尚早,女方亲戚就告别肖家,赶回乡下去了。离开时,周家女儿恋恋不舍一再回头,表哥亦默默含情相送到山垭口。

红爷婆相亲事宜办妥,自然收下了幺姨爹奉上的8元“谢红”大红包。幺姨爹让红爷婆要了周家女儿的生庚,抽空去古镇找人合了八字。算命先生说:“八字相合,今年秋天就可以把喜事办了。”幺姨爹高兴,早就想抱孙子了,就请红爷婆传话女方并送上喜帖,带去彩礼;女方也同意秋天办喜事。但因表哥表嫂两人婚龄不够,公社不给扯结婚证,幺姨爹说:“没有结婚证也照样结婚。”于是在红爷婆的安排下,他们又找人查看了婚期,定于八月中秋节那天成亲。

幺姨爹忙里忙外操办儿子的婚事。17岁的表哥高兴得很,要结“婆娘”了,他私下已相约过周素贞几次,俩人玩遍了三河场的大街小巷。一晃,八月中秋节就要到了,表哥选定了我和我哥哥(知青)给他当伴郎;表兄弟要成亲了,我和哥哥自然不能推辞。

八月十五表哥办喜事那天,我和哥哥大早就去幺姨爹家帮忙。我们兴高采烈地走在肖表哥的迎亲队伍里,小伙子们抬着迎亲的礼品:贴着大红“囍”字的两大坛子糖泡子酒上,昂首站两只大红公鸡,鲜红的铺笼罩被之类物品自然必不可少,还有蛋面之类……

到了三河场乡下嫁女的周家,时间刚好9点。这时候,周家早已准备了嫁女宴席,算好的时间马上开席,迎亲队伍的小伙子们,围坐周家大八仙桌边,请了周家长辈作陪,我和哥哥自然也是座上宾,周嫂子的外公陪同我和哥哥坐一席。

农村乡间,吃嫁女九斗碗也是很有讲究的,为了嫁女,周家特地杀了头大肥猪。一时间,美味佳肴热气腾腾,重重叠叠的盘碗摆满了八仙桌,周家长辈放个大土巴碗,将陶瓷瓦罐高高举起,满满斟上“糖泡子酒”,然后周家外公带头端起碗来,说声:“请”就抿了一大口,然后递给右手边的哥哥喝,于是,按反时针推磨的顺序,依次传递给旁边的人,当桌上每个人都喝了酒后,放下酒碗周家外公举起筷子说:“大家请菜!”大家一起举筷吃菜,都吃了一筷子菜后,就都把筷子放在自己的碗上,继续轮流喝酒……

周家外公因为外孙女儿出嫁,自然格外高兴,我们都推说酒量不行,周家外公就说:“那我就请重一点,喝两口,你们喝一口。”周家外公喝高兴了,满嘴酒话:“当年我在染坊里当师傅,徒弟们都孝敬我老人家……”,周外公几个轮流喝酒下来,当场就醉倒了。

迎亲队伍一路上吹吹打打,迎娶了新娘子回“石庙子”肖家大院子。那时“文革”期间不时兴坐花轿,头顶红盖头的新娘子走在迎亲队伍里,自然和披红挂彩的表哥手拉手。中午12点,迎亲队伍准时到达肖家,门前早准备了“柏丫火盆”,在肖家大嫂婶子们的搀扶下,新娘子跨过火盆,在堂屋里拜见父母,婚礼开始了,鞭炮炸响,长辈肖光明当司仪,一声吆喝:“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送进洞房……”,然后婚宴就开始了。

表哥结婚宴席上,女方送亲的贵宾坐上宾席,请德高望重的肖队长作陪。本队肖家亲朋纷纷入席,坝坝宴摆了好几十桌,服务人员都是队上的嫂子们,手脚灵活,不断穿梭般送上一道道美味佳肴,幺姨爹满脸笑容,心满意足的样子,在宴席上来回敬酒,感谢宾客们的光临,宾客们围坐八仙桌上,满面红光,酒碗轮流劝酒,反时针推磨传递着酒碗……

表哥婚礼的九斗碗在乡间最是隆重。晚宴过后,就要闹洞房了,长辈们说:“结婚大喜闹洞房,三天不分大小,只要喜庆就好。”晚上,热热闹闹的闹洞房开始了,那些年长的婶婶嫂子们,先去洞房里铺床,铺床是有讲究的:床单铺好撒上枣子花生,把新娘推拥向前,拿起枣子问:“这是啥子?”新娘说:“枣子。”嫂子们说:“早生贵子!拿红包!”拿起花生又问:“这是啥子?”新娘说:“花生!”嫂子们说:“好,花起花起生!给红包。”再拿起竹篙问:“这个是啥子?”新娘答:“响篙!”嫂子们一顿大笑:“想搞啊?好,拿大红包!”表哥却被闹洞房的人们,涂抹了个大花脸……

乡间结婚闹洞房,五花八门的规矩多得不可胜数,红的、青的、黄的一顿乱说乱摸,根本不管新娘新郎脸上挂不挂得住,这新郎家人也不能有闲话……

我哥哥是老三届的高材生,当红卫兵时写过大字报,练就了一手好毛笔字,幺姨爹请哥哥大展身手,于是,铺纸磨墨,大红纸上写下对联新鲜,贴在新房门上:“杨子荣,单骑直捣夹皮沟;座山雕,双手牢捂奶头山。横批:林海血缘。”虽然俗气了点,乡村中婚礼图的是个喜庆闹热,内容好像也无人能懂。

光阴荏苒,往事不堪回首,一晃,半个多世纪就过去了。前两年,表哥表嫂家因儿孙众多,自己操劳过度,老两口一前一后早已离开了人世。

可我今天依然清楚地记得起,当年表哥表嫂结婚成亲时的热闹往事……

                                         2021.11.3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