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疏调学术论坛》肝郁源头在肾论

 供需相应 2022-11-09 发布于四川
文章图片1

肝气郁结是人体常见的病理现象,通常我们只注意肝气郁结由肝的本脏功能失调所致,忽视了其它脏器对肝脏的影响

肝气失调主要表现有:情志抑郁,眩晕头胀,易怒失眠,胸胁胀痛,善太息,或咽部异物感,妇女可见乳房胀痛,月经不调,脉弦。最常见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肠鸣排气等脾胃的异常症状。通常采用柴胡疏肝散、四逆散、逍遥丸、小柴胡汤等治疗。但是,根据五脏生克乘侮关系,其它脏器的功能异常都会出现肝气失调。肝主生发,肝脏的疏泄功能代表器官系统的生长速度和人体的新陈代谢状态。其它脏器功能异常,肝脏都将发生相应的应对调节。譬如肺金过旺,即可克制肝木。

文章图片2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肾脏亏虚,水不涵木,就会出现肝气郁结。其原理是先天肾气肾精不足,人体为保障在先天能量不足状态下,能够获得足够的生存时间,机体会保护性出现肝气郁结,以此降低新陈代谢,以柔弱状态维持生命活动,从而使寿命不受影响。此时的肝气郁结,实为继发于肾虚的保护性肝郁,此时不可过度疏肝解郁,而应重在补肾。

肝气郁结的发泄对象,除了靶向到肝脏本身和肝经经过的部位外,更多地会发泄到胃肠道,出现恶心呕吐,腹胀不舒,腹痛腹泻,排气频繁。因此,肾虚导致的肝气郁结,就会进一步影响到肠胃功能。这种情况的胃病,其治疗原则是,胃病不治胃,胃病不治肝,胃病要治肾。其间的逻辑推理关系需要深层次思考,需要仔细收集望闻问切的全面信息,辨认五脏盛衰情况,以期作出正确判断。

临床上经常出现的肝脾肾三脏同病,其因果顺序不可颠倒混淆,否则治疗效果短期看似较好,但长期效果并不理想,甚至不利于人体的保护性反应,损害先天肾脏中的封藏之本,过度耗竭细水长流的生命能量。因此,肝气郁结之病,不仅要掌握仲景的见肝之病,知肝传脾,还要掌握见肝之病,知肝溯肾。

文章图片3

肝气郁结在压力重重的现代社会人群中非常易见,但是,临床医生在治疗此病经常会见肝治肝,不治其肾,所以经常会发生疏肝治疗一用就见效,再用久用反而不好的情况。其关键原因在于治病只治其标,未治其本,其本在于肾。

凡是遇到肾虚继发的肝气郁结,治疗上当用心深思。重在填精补肾,温通并用,不可一味地疏肝理气,只通不补,耗散其精。治疗选方较多,当归四逆汤、金匮肾气丸、阳和汤、五子衍宗丸,以及许多血肉有情之品和种子类中药均可应用。同时,在肝脾肾同病的治疗中,肝气郁结多为其中间环节,重在补肾之源,兼理脾胃之受制,在如此构筑好基础之上,适当疏调肝脏气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