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横空出世鱼鳞塘

 黄之中 2022-11-09 发布于上海

图片
把历史读给你听


“浙江潮从海门起,溅沫飞流几千里。

滔天浊浪排空来,翻江倒海山为摧。”

钱塘江是我国东南沿海以涌潮壮观闻名于世的河流,全长688千米,是浙江人民的“母亲河”。八月十八的钱塘江蔚为壮观,却也害苦了两岸的百姓。于是,河口两岸海塘便成了维护杭嘉湖平原和萧绍平原不受洪潮侵害的坚实屏障。

图片

△浙江潮

钱塘江海塘规模宏伟,布置周详,构筑精巧,工程艰巨,在我国的水利工程建筑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同被誉为我国古代三项伟大工程建设,至今仍在发挥重要作用。

汉唐以来,历代王朝都动用了大量人力财力固堤御潮,然而潮能巨大,海塘屡建屡毁,屡毁屡建。清代又因其攸关国计民生,与河防建设、运河治理一同受到重视,清政府投入巨款,修筑不绝。因而,它又被称为我国古代三大水利工程之一。

千余年来,筑塘技术从土塘、柴塘发展到石囤木柜塘,直到明嘉靖年间(1522-1566),杭州人终于探索出鱼鳞式石塘这种成熟的技术,至清乾隆末年,历时250年,沿江建起280千米巍峨坚实的鱼鳞大海塘。

明清鱼鳞大海塘,在世界海塘建筑史上被认为是一项杰出的创造。它的建筑十分精巧:塘基用5米多长的粗木料打成马牙桩、梅花桩等不同类型的桩。塘底垒石18层至23层不等,均用上千斤重条石逐层上叠,如鱼鳞之栉比,故名。每块条石之间,用糯米浆拌石灰砌连,再用铁锔扣榫,史称它“根基巩固,表里坚凝,严若长城”。

钱塘江现存最古老的明清海塘已有两三百年历史,因江道变迁和治江围垦,大部分退居二线。修筑于杭州的海塘,主要是指钱塘江北岸海塘:西起转塘镇狮子口村,经梵村、闸口、南星桥、碑亭边,再沿秋涛路、杭海路一直到九堡、乔司,并与海宁段相接。目前海塘大多已掩埋地下,只有在转塘、九堡、乔司与海宁交界处尚能在地面上看到些许痕迹。这些古海塘工艺复杂,科技含量极高,有些依然在为捍卫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安全发挥着重要作用。

2008年2月,钱塘江北岸的石塘路上,发掘了一段用条石筑就,并以铸铁榫头连接的海塘。当地老人称,30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古海塘,并记得“海塘上窄下宽呈梯形建造,顶部要高出如今路面五六米”,后来这一带围垦变成了居住地,海塘被刨掉好几层,剩下的最后几层埋在了石塘路下面。如今,海塘遗迹只剩几户民房门口曾是建筑海塘材料的青石,以及一座飞檐翘角的石亭。

图片

鱼鳞塘

2015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杭州市政协主席叶明带去了3个提案,其中之一,就是呼吁国家文物局尽快将钱塘江古海塘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预备名录。目前钱塘江两岸古海塘总长300多千米,有自先秦以来各个历史时期各种类型的海塘遗存,大部分保存完整,比如杭州的五代吴越海塘、明清海塘。

此前,文保部门通过调查,确认在转塘镇狮子口等处尚有古海塘遗迹多处,目前钱塘江古海塘已被列为杭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在纳入“杭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进行保护后,接下来就是推荐申报渐江省文物保护单位和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预备名录。

音频 | 吴   珏

编辑 | 卫留行

责编 | 刘万伟

图片
图片
-文章来源-

《玉皇山南新小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