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远方那点光,是最早、最干净利落的“犁庭扫穴”

 澴川行者 2022-11-09 发布于山东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犁庭扫穴”,干净利落得连后来的汉朝和唐朝都没有将其超越。

你知道,这一次的“犁庭扫穴”,是在什么时候,又是由谁创造的吗?

她就是在五帝时代,由五帝时代的第二代帝王颛顼大帝创造的。

当然,由于历史的久远,即使是这样辉煌的业绩,也会因为她的离我们愈去愈远,而变得愈来愈加模糊和黯淡,以至于成为了历史之远方的那一点光,让我们今天,还需要小心地搜集线索、多方求证,才能够将其慢慢地还原。

首先,我们要确定颛顼大帝的在位时间。

颛顼大帝是五帝时代的第二代帝王,而我们中华民族5000年,是从黄帝时代开始算起的,也就是说,五帝时代是从距今5000年开始的。

那么,颛顼大帝的在位时间,就不会早于距今5000年。

又因为,五帝就是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帝舜后面的大禹,就不是属于五帝了;而大禹是在距今4000年左右接替帝舜之位,登基建立夏朝的,所以,五帝时代就是在距今4000年左右结束的。

也就是说,颛顼大帝的在位时间,不会晚于距今4000年。

那么,颛顼大帝,具体又是在不早于距今5000年,到不晚于距今4000年的这1000年中的哪一个时间段,在位的呢?

我们先来看看,考古学家们在这距今5000年到距今4000年之1000年时间段里的考古发现。

距今5000年左右,在我们中国的东北辽西地区,由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一路传承下来的红山文化,突然被一个新的小河沿文化给取代了。

而这个小河沿文化,与先前的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都没有什么关系。

也就是说,先前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红山文化族群,在这时候,被一个新来的、具有其她文化背景的族群给征服、或者给取代了。

而从东北辽西地区的这个变化开始,到距今4900年左右,中原地区的庙底沟文化,也是由第一期转变成了第二期。

到距今4800年左右,庙底沟文化第二期,就干脆消亡了,中原地区,就出现了文化断层,直到距今4600年左右,才又重新兴起了龙山文化。

而在中原地区的第二期庙底沟文化消亡,出现了文化断层的同时,距今4800年,在山东地区的大汶口文化,也是由第二期转变为了第三期。

到了距今4500年左右,东北辽西地区的小河沿文化也消亡了,那个地方也出现了文化断层,直到距今4000年左右,才又出现夏家店下层文化。

而在东北辽西地区的小河沿文化消亡的同时,距今4500年,中原地区的龙山文化,却得到进一步发展,山东地区的大汶口第三期文化,也转变成了山东龙山文化。

到了距今4300年左右,随着石峁城和陶寺城的兴起,作为战争时代的重要防御设施的城址,就在中原地区广泛地兴起了。

而石峁城的兴起,又与良渚文化的消亡是同步的。

从距今5300年开始兴起、繁荣了1000多年的良渚文化,在距今4300年左右消亡了。

再然后,就是距今4000左右,中原地区的龙山文化,被一些落后得多的文化给取代了;与此同时,东北辽西地区,又兴起了夏家店下层文化。

而这时候,就正是大禹登基称帝,建立夏朝的时候,也就是五帝时代结束的时候。

所以,从考古学上看,距今5000年到距今4800年,是一个东北地区红山文化消亡,连带着中原地区的庙底沟文化也消亡的年代,也就是一个外敌入侵的年代。

距今4800年到距今4600年,就是一个中原农耕民族与外来入侵者剧烈对抗的年代。

距今4600年到距今4300年,就是一个中原农耕民族赶走了入侵者,赢得了中原地区的安宁与发展的年代。

距今4300年到距今4000年,就又是一个中原农耕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剧烈对抗,并且,再一次被入侵的年代。

那么,对应这1000年时间里的考古学发现,颛顼大帝的在位时间,具体应该是什么时间、对应哪一些考古学的发现呢?

我们再来看一下文献记载。

司马迁的《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

随后,对颛顼大帝的记载则是:“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趾,西至于流沙,东至于蟠木。动静之物,大小之神,日月所照,莫不砥属。

这里,黄帝的“北逐荤粥”,是不是与考古学家们发现的距今4800年到距今4600年,中原农耕民族与外来入侵者剧烈对抗的景象相吻合呢?

特别是后面的“邑于涿鹿之阿,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是不是说明黄帝的抗战过程,十分艰难,连一个固定的营地都没有,是在对北方荤粥民族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游击战呢?

那么,后面的颛顼大帝相对就不同了。

颛顼大帝是“北至于幽陵”。

就是说,他向北方,到达了他们的祖籍之地,拜谒了他们的先王之陵墓。

这是不是又与考古发现的小河沿文化的消亡景象,相吻合呢?

所以,黄帝的在位时间,就应该是距今4800年到距今4600年之间。

这段时间,中原农耕民族正在艰难地对抗入侵中原的北方荤粥民族。

而颛顼大帝的在位时间,就应该是距今4600年到距今4300年之间。

在这段时间里,中原农耕民族,先是将北方荤粥民族赶出了中原,赢得了中原地区的安宁与重建;然后,他们又再接再厉,大举北伐,干净、利落地完成了“犁庭扫穴”的壮举,夺回了伏羲氏部族在东北辽西地区的祖居地,将北方荤粥民族,赶到了更北方的大漠。

看到伴随着中原地区以及山东地区龙山文化的兴起,而东北辽西地区的小河沿文化却消亡了,我们是否能够想到,这样的“犁庭扫穴”,比后来的汉朝和唐朝的“犁庭扫穴”,要更加成功,更加干净利落呢?

那么,颛顼大帝为什么那么厉害,黄帝都没有打败北方荤粥,而他不仅打败了,并且还能够对北方荤粥进行干净利落的“犁庭扫穴”呢?

关于这一点,我们再来仔细地分析我们前面所摘录的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中,对黄帝和颛顼大帝的不同记述。

通过不同记述,分析他们各自的家世背景,我们就知道,为什么黄帝不能,而颛顼大帝却能了。

黄帝是“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

而颛顼大帝则是: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趾,西至于流沙,东至于蟠木。动静之物,大小之神,日月所照,莫不砥属。

在前面的分析过程中,我们已经知道了黄帝“北逐荤粥”,和颛顼大帝“北至于幽陵”的含意,就是他们一个抵抗了北方荤粥,一个打败了北方荤粥。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他们的向南去,又都有些什么区别,又都有些什么含意呢?

关于他们的向南去,黄帝是“南至于江,登熊、湘”,而颛顼大帝则是“南至于交趾”。

那么,这个“”和“熊、湘”是哪里呀?这个“交趾”又是哪里呀?

”,一般就是指长江吧?

这个“”是哪里,不清楚。

但是,这个“”,很明显就是指湘江,也就是湖南地区吧?

登“”,应该就是登湘江旁边的一座“湘山”吧?

那么,“”和“”并列,她们应该是相隔不远吧?应该都是在湖南或者紧靠湖南吧。

但是,这个“交趾”是在哪里呀?

就是现在的越南呀。

所以,不管怎么说,颛顼大帝往南去,是比黄帝要走得更远呀。

黄帝最多是走到了湖南,而颛顼大帝是走到了越南。

那么,为什么黄帝只是走到了湖南,而颛顼大帝却走到了越南呢?

老曹在前面的文章中介绍过,兴隆洼文化的主人,就是庖牺氏。

而兴隆洼文化分成了赵宝沟文化和高庙文化两个支系。

赵宝沟文化又分成了红山文化和大溪文化两个支系,外加被女娲氏部族带到陕北,混入到仰韶文化中的少典氏支系。

而黄帝就是少典氏的后裔,他们是生活在陕北地区的,是直接受到北方荤粥民族的侵扰威胁的。

也正是因为这样,黄帝才能够脱颖而出,成为中原农耕民族中,对抗北方荤粥民族侵略的领导者。

那么,作为一个领导者,他巡视四方,是要巡视到什么程度为好呢?

他是要礼节性地到各个部族支系去,进行关怀性的访问呢?还是要深入到各个部族支系的每个部落去,视察那里的工作呢?

因为,当时的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是很微妙的,黄帝的权力,并不能延伸到各个部族支系以下的那些部落。

所以,他不可能到各个部族支系下面的各个部落,去视察那里的工作,而只能到各个部族支系允许他去的地方,进行礼节性的访问。

这就是黄帝向南,只能“至于江,登熊、湘”的原因。

而颛顼大帝,为什么就能够“南至于交趾”呢?

因为,那里本来就是他们部族支系的地盘,他到那里,是去慰问他们的部族支系在那里的部落呀。

《山海经·海内经》记载:“昌意降处若水,生韩流。韩流擢首、谨耳、人面、豕喙、麟身、渠股、豚止,取淖子曰阿女,生帝颛顼。

两晋时期的著名学者郭璞,在给这个《海内经》作注的时候,就引用古本《竹书纪年》说:“昌意降居若水,产帝乾荒”,并且指出:“乾荒即韩流也,生帝颛顼”。

这个“昌意”所居的“若水”,就是我们现在的湖南会同县东面的一条洪江支流。

明、清时期的地理学家顾祖禹,作了一本《二十一史方舆纪要》,现在,这本书改名为《读史方舆纪要》。

这本书的《卷82·会同县“洪江”》的条下记载: “又若水,在县东八十里。《志》 云,水有两源,一出州北贯保寨旁楠木山下,一出绥宁县界,会为若水,入于洪江。

而在这个“若水”附近,就有著名的高庙文化遗址。

那么,高庙文化的主人“昌意”,除了生“乾荒”即“韩流”,“韩流”又生帝“颛顼”之外,他们就没有发展出其他的支系吗?

《路史·卷十四》记载:“元妃西陵氏嫘祖,生昌意、玄嚣、龙苗,昌意就德逊居若水,有子三人,长曰乾荒、次安、季悃。乾荒生帝颛顼,是为高阳氏”。

就是说,“昌意”世系其实也有三个支系,分别是“乾荒”、“次安”、“季悃”,而“颛顼”是来源于其中的“乾荒”又叫“韩流”支系。

从现在的考古发现来看,“乾荒”或“韩流”,就是“昌意”从高庙文化向东发展,走湖南和江西南部进入浙江,在太湖流域和当地的有巢氏部族融合,形成河姆渡文化的一支。

河姆渡文化后来转变成凌家滩文化,又转变成良渚文化,然后,就北上中原称帝,成为颛顼大帝。

那么,除老大“乾荒”之外的老二“次安”,和老三“季悃”,他们会向哪里发展呢?

他们是很有可能向南发展到“交趾”的。

而不管他们发展到哪里,他们都是“昌意”的后裔,那么,作为“昌意”支系中的王族,颛顼大帝去探望他们,也是理所应当的。

那么,我们现在的问题就是,凭什么说,良渚文化的主人就是颛顼呢?

首先,《史记·夏本纪》记载:“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帝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

然后,《吴越春秋》记载:“鲧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此城郭之始也”。

而考古发现,石峁城,就是一座最早的用于战争防御的城址。

所以,石峁城的最早建造者,就是夏鲧,就是颛顼大帝的“儿子”——实际上就是末代颛顼大帝。

而石峁城与良渚文化,又有着十分神奇的联系。

第一,良渚文化消亡的时候,石峁城正好兴起。

第二,良渚文化中的饕餮纹,在石峁城的石雕中得到再现。

第三,石峁城作为一个北方干冷地区的文化遗址,却发掘出以南方鳄鱼皮和骨为材料的夔鼓。

这些联系证明,良渚文化的主人就是石峁城文化的主人。

而石峁城的建造者是夏鲧,那么,良渚文化的主人是颛顼大帝,也就不奇怪了。

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再来解释,为什么黄帝都没有打败北方荤粥,而颛顼大帝不仅打败了北方荤粥,并且还能够对北方荤粥进行干净利落的“犁庭扫穴”呢?

这就是因为,作为良渚文化的主人,颛顼大帝他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呀。

黄帝之所以打不赢北方荤粥,是因为他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呀。

反过来,我们再来看,为什么良渚文化消亡,石峁城就兴起了呢?

因为,良渚文化不消亡,颛顼大帝就有足够的实力对北方荤粥进行碾压。

而良渚文化消亡,颛顼大帝的实力就腰斩了,他就再也没有强大的实力去碾压北方荤粥,他就只好对北方荤粥进行筑城防御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