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比亚迪畅销背后的“平替竞争”

 许战海增长战略 2022-11-09 发布于北京

从2008年到2021年13年的时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才实现第一个100万辆;2021年到2022年,比亚迪仅用一年时间就实现了第二个100万辆;第300万辆新能源汽车预计将于今年11月中旬下线。

燃油车时代,比亚迪从手机电池代工到收购秦川汽车,在燃油车时代毫不起眼的“小弟”,却在新能源汽车风口一年时间即成碾压之势,归根结底是十余年的产业累积,优势的体现则为车型端的“平替竞争”。

如何理解平替竞争?可以从电动车和燃油车几个关键点进行比较:

1、里程数:加满一箱油 VS 充满一次电

滴滴电动车这两年越来越多,这些网约车主们如何评价电动车与燃油车呢?

加满一箱油可以跑300-400公里,而充满一次电能也跑300公里左右,从这个角度看电动车已经和燃油车不相上下,算是平手,那电动车优势又在哪里呢?

2、同样里程数:哪个更省钱?

专职网约车司机,用车成本考量高于购车成本考量,每天300公里车程,如果燃油车成本是100元左右,而电动车只需20-30元之间,相当于节省了2/3的用车成本。一些电动网约车落地价大概14-15万之间,每月司机净收入(未受疫情影响)为1万元左右,购车成本一年左右就可以赚回来,之后赚的钱就是利润,如果是同价格的燃油车,那购车成本回本时间可能要三年。

油价上涨是比亚迪的时代助力,当年丰田凭借三次石油危机成为全球第一车企,都是动力和和能源这个看不见的手起了关键作用。

石油危机前,丰田和自己学习的前辈福特相比,无法相提并论;油价猛涨之后,酷爱驾驶动力感的美国人在加油时垂头丧气,体感在钱包面前节节溃败。日系车趁势攻入当年全球最大汽车市场美国,利用“省油”优势站稳脚跟,油价下降后研发美国人民热爱的车型继续扩大势力范围,这一历史成就了丰田。当年,福特、通用面对跨周期竞争时,昔日小弟逆势而上,抓住了时代契机。

今天,比亚迪宛如昨日丰田成为时代幸运儿,但仅仅是幸运吗?不知将来会有多少家电动车品牌,最终会消失在时代洪流之中?

衡量一切竞争动作是否正确的标准,是看是否有利于在一个明确的竞争方向下能够帮助品牌获取竞争优势;凡是能帮助品牌获取竞争优势的竞争动作就是正确的,凡是不能帮助品牌获取竞争优势的竞争动作就是错误的。

从平替竞争视角来看,丰田利用石油危机先平替福特和通用,然后更进一步取代福特和通用。当年,丰田也是通过混动技术进行认知势能和品牌形象升级,比亚迪一方面借助“新时代的石油危机”,另一方面要感谢特斯拉,真正通过技术完成对燃油车的超越和迭代。

比亚迪一方面平替燃油车时代的丰田,另一方面平替新能源时代的特斯拉,双重平替竞争塑造了如今的比亚迪。

比亚迪唐DM - i,平替汉兰达:

同样是中型7座SUV,同样用了混动技术。

· 比亚迪唐 2021款 DM-i 112KM 尊贵型 指导价:20.28万元

· 广汽丰田 汉兰达 2022款 双擎 2.5L 两驱尊贵版 7座 指导价:31.88万元

按照指导价两车已经相差11.6万元,这便是比亚迪的平替战略。

比亚迪海豹,平替特斯拉Model 3:

比亚迪海豹顶配版本售价为28.98万元,还没特斯拉Model 3的入门车型价格高。整体售价比亚迪海豹要比特斯拉Model 3便宜7万左右。在电池续航里程方面也稍有优势。

平替竞争的核心,就是相似的外观、相似的驾乘体验,更低的价格、相同或更好的性能。满足大部分消费者对“白月光”想买却买不起的心理,类似莞莞类卿。通过平替战略获得过成功的车型不仅仅只存在于比亚迪,包括长城坦克,通过展开对牧马人平替竞争取得成功。

只要实施“平替竞争”就会成功吗?平替竞争的前提是汽车主品牌强大,为什么比亚迪平替成功?为什么坦克平替成功?因为比亚迪近20年的成长中积淀了深厚的新能源口碑、声誉已,比亚迪主品牌一直在汽车行业中蓄力前行。

坦克看似是一个新品牌,但在消费者认知中,坦克是长城汽车的坦克,一个有着多年越野基因的汽车集团品牌,长城汽车做越野车肯定更值得信赖。

今天,新能源时代的中国汽车品牌,一方面要针对合资品牌燃油车车型进行平替竞争,另一方面还要针对新能源主流品牌的车型进行平替竞争,这是建立新能源汽车品牌流量入口和认知入口的一个关键。

关于作者 | 许战海咨询汽车战略研究小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