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魏碑《李璧墓志》拓片

 广陵子图书馆藏 2022-11-10 发布于上海

   收藏于山东博物馆的李璧墓志不仅是书法爱好者临写魏碑的著名范本,其志铭还是我们研究南北朝历史的重要文献资料。本文通过对李璧家族世系及其婚姻状况的分析,认为李氏或为鲜卑族,通过与中原汉族大姓联姻而日益汉化,是北魏时期北方民族大迁徙和各民族融合的一个典型实证。同时,通过考证志文所载北魏孝文帝向南齐借书一事,证实了搜集儒家典籍、吸收汉族文化,是北魏统治者汉化政策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南北文化逐步融合的关键所在。

    李璧墓志刻于北魏孝明帝正光元年(520年)十二月廿一日,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出土于河北景州(今景县),旋移山东德州。宣统元年(1909 年) 时任山东提学史兼山东金石保存所提调的罗正钧“以银币300元购北魏李璧入藏金石保存所” ,罗氏在墓志阴面镌:“宣统元年,津浦铁道修至德州北境,获此石,从土人以银币三百购置金石保存所”。(图一)山东金石保存所“汉石以永和封墓为最,为世墓志之最古者,魏石则推李璧墓志” 。1937年日寇侵占济南后,金石保存所文物损毁惨重,“李璧墓志、汉食堂画像……等,均一时杳若黄鹤” 。1945年抗战胜利后,山东金石保存所派人四处查访,并于1946年7月在济南各大报纸刊登启事。9月,济南市警察局刑事队在经七纬五路153号煤池中寻获李璧墓志,李璧墓志重归山东金石保存所。1950 年李璧墓志被拨交给山东古代文物管理委员会,后入藏山东省博物馆。

图一 李璧墓志阴面

    李璧墓志(图二)为小碑形,圆首,无额,高105厘米,宽 89 厘米,厚15厘米,碑阴上部刻有二螭。由于此碑系旧碑磨刻改制,故或疑为后人之伪托。墓志正面33行,每行31字,文上空处斜刻12字,碑阴共14行,每行少至 4~10字,字数不等,字迹较大,行间有间隔。碑文笔法犀利,刀锋纵横,方折之处尤蕴斩钉截铁之势,刚毅中不乏飘逸、洒脱之雅致,兼有《张猛龙碑》和《司马景和碑》两碑之长,被誉为习学北魏楷书的范本。国学大师梁启超书宗汉魏六朝碑刻,见到李璧墓志拓片不由喜形于色,跋曰:“碑以宣统元年出土,余方在日本,何澄寄我一拓片,欢喜累日”。

图二 李璧墓志阳面

    李璧墓志真实反映了北魏时期民族融合和文化融合两方面的情况。

    首先,墓志对李璧世系及其婚姻状况的记载,在某种程度上讲就是当时北方民族大迁徙和各民族融合的一个缩影。 

    李璧墓志记述李璧祖氏及李璧生平事迹,文词简约却铿锵有声、浩浩荡荡。李璧,字元和,勃海条县(今河北景县)人,生于北魏和平元年(460 年),卒于北魏孝明帝神龟二年(519 年)。据志文记载可知:李璧16岁任太尉的属官,18岁中秀才,任中书博士。先后出任浮阳太守,皇子别驾兼护清河、长乐、渤海三郡,抚军府长史加镇远将军,太尉府咨议、参军事等,“不幸遘疾,春秋六十”。《魏书》等史书失载其生平事迹,赖此碑得以保存。

    该墓志铭在微观上颇多订补文献记载之处。如北魏宣武帝永和元年(508年)李平统军征讨京兆王拓跋愉之乱,其官衔《魏书·官氏志》等文献或是语焉不详,或是仅提及“司马”,而此碑对李璧曾被李平征为“别驾,督护乐陵郡”的记载,则明确无误地证实当时确实设有“别驾”一职。

    志文在宏观上对当时的社会特征多有可供印证之处。“其先李耳,著玄经于衰周;灵条神叶,辉弓剑于盛汉(指李广)”,“曾祖尚书,操履清白,鉴同水镜,铨品燕朝,声光龙部”和碑阴所刻“曾祖佑,燕吏部尚书;曾祖亲,广平游氏。祖雄,东莞太守;祖亲,北平阳氏,父璆,御史中丞。父景仲,州主簿,齐郡太守;母辽东公孙氏,字佛仁;父楚,秘书著作郎。妻荥阳郑氏,字润英;父冀司州都州主簿。息男子贞,年十五,息女孟猗,年十八,适荥阳郑班豚;息女仲猗,年十七”,虽然将李氏的世系远追于李耳,似是汉族世家。然而北朝中后期,以鲜卑为主的“北人”,常伪托为中原名族,冒引华夏汉族名人为其先祖。李璧曾祖是前燕的重臣,所谓“铨品燕朝,声光龙部”,龙部,指的是龙城(今辽宁朝阳),鲜卑慕容氏所建立的前燕,早期即建都于此,故志中用“龙部”指代前燕政权;再者李璧其族曾多次与北平辽东诸氏通婚,据此可推测:李氏很可能是出自鲜卑。前燕为北魏所破后,李氏家族亦随之南迁,并开始与中原的汉族大姓联姻,如墓志中谈到的“妻荥阳郑氏,字润英”,“息女孟猗,年十八,适荥阳郑班豚”等。荥阳郑氏,如宋人王明清所说“崔、卢、李、郑及城南韦、杜二家,蝉联珪组,世为显著”,是魏晋隋唐时期北方最著名的四家门阀大族“崔、卢、李、郑”之一,曾多次与北魏皇室通婚。以此为契机,勃海李氏遂日益汉化,并逐步发展成为列名于《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的名门望族之一。这条道路,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当时陆续入主中原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各族统治者上层的共同道路,具有典型意义,是北方民族大迁徙和各民族融合的一个实证。

    其次,《李璧墓志》所载北魏孝文帝“借书于齐”一事,反映了北魏政府对儒家典籍的搜集、对汉族文化的吸收以至南北文化逐步融合的过程。

    墓志对李璧治学风格的描述,“少好《春秋左氏传》而不存章句,尤爱马、班两史,谈论事意,略无所遗”,值得予以注意。按照学术界的传统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学风差距明显,所谓“大抵南人约简,得其英华;北方深芜,穷其枝叶” 。意指北方学术深受两汉以来章句训诂之学的影响,治学偏于具体知识的掌握,而南方则在魏晋玄学和佛教思想作用下,偏重于分析和思辨。不过,这种差别在北魏时期逐步缩小,这和北魏统治者在文化方面推行汉化政策,从而使南北文化逐步交融是分不开的。此墓志中所反映的李璧“不存章句”,初步摆脱章句训诂之学的束缚,应该可以被视为南北学术交融的一个具体例证。 

    北魏孝文帝文化方面的具体汉化措施在《李璧墓志》中也有明确体现。“昔晋人失驭,群书南迁。魏因沙乡,文风北缺。高祖孝文皇帝追悦淹中,游心稷下,观书亡落,恨阅不周,与为连和,规借完典。而齐主昏迷,孤违天意。为中书郎王融思狎渊云,韵乘琳瑀,气轹江南,声兰岱北,耸调孤远,鉴赏绝伦,远服君风,遥深缟,启称在朝,宜借副书。”即为历史上“孝文徙都洛邑,借书于齐,秘府之中,稍以充实”(《隋书·经籍志》)一事,志文与《南齐书·王融传》相互印证,共同还原了北魏孝文帝在文化方面推行的“借书于齐”这一重要的汉化举措。

    志文交待了“借书于齐”的原因:“昔晋人失驭,群书南迁。魏因沙乡,文风北缺。”西晋灭亡以后,“惠、怀之乱,京华荡覆,渠阁文籍,靡有孑遗。……其中原则战争相寻,干戈是务,文教之盛,苻、姚而已。宋武入关,收其图籍,府藏所有,才四千卷。赤轴青纸,文字古拙。后魏始都燕代,南略中原,粗收经史,未能全具。孝文徙都洛邑,借书于齐,秘府之中,稍以充实。”流亡南方的司马氏在江南重建晋政权,并将儒家典籍等“群书南迁”,造成了北方典籍的缺失以及北方文化的落后。

    北魏统治者一直积极追求汉族先进的文化知识,不断致力于对中原典籍的搜集。太祖道武帝(386年—409年在位)之初,北魏并没有建立官府藏书,太祖作战获得的珍宝、图书等府库所藏,都颁赐予功臣及将士。随着在中原势力的拓展,太祖开始意识到官府公藏的重要性。有一次他问秘书监李先“'天下何书最善,可以益人神智?’先对曰:'唯有经书。三皇五帝治化之典,可以补王者神智。’又问曰:'天下书籍,凡有几何?朕欲集之,如何可备?’对曰:'伏羲创制,帝王相承,以至于今,世传国记,天文秘纬不可计数。陛下诚欲集之,严制天下诸州县搜索备送,主之所好,集亦不难。’太祖于是班制天下,经籍稍集。” 献文帝 (466 年—471 年在位)时,高谧为秘书郎,“谧以坟典残缺,奏请广访群书,大加缮写。由是代京图籍,莫不审正”。

至孝文帝时,《李璧墓志》中记:“高祖孝文皇帝追悦淹中,游心稷下,观书亡落,恨阅不周,与为连和,规借完典”。淹中为春秋时鲁国里名,《汉书·艺文志》载“《礼古经》者,出于鲁淹中及孔氏”。稷下,为战国时期齐国学术中心。孝文帝欲以连和的方式向南齐借书,以完备典籍。清姚振宗认为北魏欲借典籍的目录,是《隋书·经籍志二》中的《魏阙书目录》一卷。“此一卷因借书而流传江左,时当齐明帝建武中。”

    北魏向南齐提出借书后,得到南齐王融的响应。“为中书郎王融思狎渊云,韵乘琳瑀,气轹江南,声兰岱北,耸调孤远,鉴赏绝伦,远服君风,遥深纻缟,启称在朝,宜借副书。”南齐名士王融,不论和汉代的王褒 (子渊)、杨雄 (子云)相比,还是与曹魏陈琳、阮瑀相比,都远超他们,其名声在江南、岱北都非常大。李璧“誉溢一京,声辉二国”。王融因为佩服李璧,愿意与李璧结交,故而向南齐朝廷建议借书与北魏。按《南齐书·王融传》,王融疏文中有“至于东都羽仪,西京簪带……李元和、郭季祐上于中书”,李元和即李璧。可见志文虽有溢美之词,但与传世文献相互印证,所言有据。

    王融认为,借书与北魏对南齐是有益的。“虏使遣求书,朝议欲不与,融上疏曰:臣侧闻佥议,疑给虏书,如臣愚情,切有未喻……”王融提出的理由是:北魏是为了收买人心和挽救统治地位才向南齐借书,胡汉之间的文化是不可融通的,这种文化差异既是北魏目前的统治危机,也必然导致其最终灭亡。将书借与北魏,北魏的汉人士大夫必欲尊尚南方的经典、诗史,而鲜卑贵族也因为文化差异必然与之产生矛盾,从而最终导致北魏统治秩序的崩溃。虽然齐武帝认可王融的看法:“世祖答曰:'吾意不异卿。今所启,比相见更委悉。’” 但最终,南齐拒绝了北魏的借书请求,墓志云:“而齐主昏迷,孤违天意”。

    借书遭到拒绝后,孝文帝并没有停止对典籍的访求,他在太和十九年(510 年)“诏求天下遗书,祕阁所无、有裨益时用者加以优赏” 。同时,他还组织典籍的整理和校勘。在孝文帝汉化政策的推行下,南北文化的交流日趋频繁,南方学术对北方的影响逐步扩大,至魏静帝被逼禅位高洋时,“帝乃下御座,步就东廊,口咏范蔚宗(范晔)《后汉书赞》(指该书《献帝纪赞》)云:'献生不辰,身播国屯。……’”,北魏鲜卑族皇帝能脱口背诵南方典籍,足以证明此时南北文化融合已达到了相当的程度。

附:李璧墓志 

释文

君讳璧,字元和,勃海条县广乐乡吉迁里人也。其先李耳,著玄经于衰周。/灵条神叶,辉弓剑于盛汉,载籍既详,故余略焉。高祖司空,道协当时,行和州国,/登翼王庭,风华帝阁。曾祖尚书,操履清白,鉴同水镜,铨品燕朝,声光龙部。祖东莞,/乘荣违世;考齐郡,养性颐年;并连芳递映,继宝相辉。君缔灵结彩,维山育性,韵宇/端华,风量渊远,俶傥不羁,魁岸独绝,猛气烟张,雄心泉涌,艺因生机,学师心晓。少/好春秋左氏传而不存章句,尤爱马、班两史,谈论事意,略无所违。性严毅,简得言,/工赏要,善尺牍。年十六,出膺州命,为西曹从事。十八举秀才,对策高第,入除中书/博士。誉溢一京,声辉二国。昔晋人失驭,群书南迁。魏因沙乡,文风北缺。/高祖孝文皇帝追悦淹中,游心稷下,观书亡落,恨阅不周,与为连和,规借完典。而/齐主昏迷,孤违天意。为中书郎王融思狎渊云,韵乘琳瑀,气轹江南,声兰岱北,耸」调孤远,鉴赏绝伦,远服君风,遥深纻缟,启称在朝,宜借副书。转授尚书南主客郎,/迁浮阳太守。分竹一邦,绩辉千里。以母忧去任,戚深孺慕。服阕。中军大将军彭城/王翼陪鸾驾,振旆荆南,召君为皇子掾。参算戎旅,谋协主襟。府囗除司空掾。毗赞/台阶,增徽鼎味,每辞父老,申求乡禄。高阳王亲同鲁卫,义齐分陕,出镇冀岳,作牧/赵燕,除皇子别驾,兼护清河勃海长乐三郡,衣锦游乡,物情影附,既而谣落还私,/卧侍闲宇,京兆王作蕃海服,问鼎冀川,君逆鉴祸机,潜形河外。镇东李公出军囗/北,都督六州,扫清叛命。复召君兼别驾,督护乐陵郡。君心希禄养,复乞史任州频/表言,朝心未允。于时政出权门,事由外戚,君千里遥书,群公交辙,坐使诸王,情深/面托。寻丁艰穷,沉哀乡地,栖游漳里廿余年。是故零员亡次,落绪失源,妖贼大乘,/势连海右。州牧萧王,心危悬旆,闻君在邦,人情敬忌,召兼抚军府长史,加镇远将/军东道别将。众裁一旅,破贼千群,漳东妖丑,望旗鸟散。太傅清河王外膺上台,内/荷遗辅,权宠攸归,势倾京野,妙简才贤,用华朝望,召君太尉府咨议参军事。献赞」槐庭,风辉天阁,虽希逸之佐广陵,无以过也。天道芒昧,报善无闻,不幸遘疾,春秋/六十,以魏神龟二年岁己亥春二月辛亥朔廿一日辛未卒于洛阳里之宅。正光/元年冬十二月廿一日迁葬冀州勃海郡条县南古城之东堈。山垄之体,义兼迁/缺,勒金石于泉阿,令声猷而不灭。其辞曰:

至人窅眇,理绝名况,伊君之先,江海匪量。

潜魂柱下,飞声泗上,训丘教僖,玄/言以畅。

灵条神叶,传芳不已,漳海降祥,笃生夫子。

学贯丘传,艺洞迁史,观物/昭心,闻风晓理。

宾王流誉,升名鸾池,齐依江囗,魏薄桑湄。

荣风未曙,云长已/知,登员宪省,分竹海湄。

投影台庭,披绣还乡,物情耸附,宾友生光。

囗击大乘,/猛气烟张,献轨宰门,槐风增芳, 

呜呼天道,芒昧靡分,空传余庆,报善无闻。

遥/途未亢,逸影已沦,骨落青松,魂追白云。

无常之理,义兼山冢,释之谏汉,文囗/心动,

汲茔纪襄,鲁坟旌孔,镌铭泉阴,永昭芳涌。

    曾祖佑,燕吏部尚书;/曾祖亲,广平游氏。/祖雄,东莞太守;/祖亲,北平阳氏,父璆,/御史中丞。/父景仲,州主簿,齐郡太守。/母辽东公孙氏,字佛仁;/父楚,秘书著作郎。/妻荧阳郑氏,字润英;/父冀,司州都州主簿。/息男子贞,年十五;/息女孟猗,年十八,适/荧阳郑班豚;/息女仲猗,年十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