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末不荒废|北京城觅:梦回北平“觉醒年代”休闲打卡路线

 洁思洁享 2022-11-10 发布于北京

最近备受瞩目的电视剧飞天和金鹰奖都让去年的一部《觉醒年代》收获满满 ,剧中出现的很多重要历史地点在北京都已开放给公众,去年的时候热度非常高,预约名额也不好得到。

我最早了解到的就是在五四大街上的“北大红楼”了,我曾经在写五四大街的游玩路线这一篇中提到过,但当时没有预约到就没有机会进去。

周末不荒废|北京城觅:五四大街到故宫角楼散步好路线

最近这一次这条路线下来,不仅预约到了北大红楼,北大二院旧址、《新青年》编辑部旧址参观的机会,还发现了北大红楼对面的民国建筑开启了中式茶饮“顺时而饮”、二院旧址附近的北京特色咖啡厅的“再就业咖啡”,以及旧址里各种好玩的新青年文创。可谓是既了解了《觉醒年代》和红色历史也休闲游乐了一下,还能步行健身。

如上图标注的B、C路线,是这一次的主要路线。再加上之前去过的“中法大学旧址”,也就是图中的A线更加丰富了。它们都可以以中国美术馆地铁A口为起点出发,并以“五四大街”为主干道展开游玩。

周末不荒废 |北京城觅:中法大学旧址重现百年学堂

预约方法:以上提到的北大红楼、北大二院旧址、新青年编辑部旧址进入都必须提前预约,且当天不能约。可以在一个公众号“北大红楼”上预约,就是这个啦。


进入后在菜单右侧有“预约矩阵”点击进去就可以看到这个菜单通过它就能来预约了。目前进入这些地方参观除了核酸和健康宝符合要求外,还需要查看行程卡无出京记录

北京大学红楼

从“中国美术馆”的A口出来,来到五四大街,向西走几百米就看到“北大红楼”了。

位于五四大街29号的北大红楼,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所在地。全楼主体以红砖砌筑,红瓦铺顶,故称北大红楼。随着电视剧《觉醒年代》的热播,作为电视剧剧情的主要发生地,北大红楼更成为青年人的网红打卡地。

北大红楼于1918年落成后,作为北京大学校本部、图书馆和文科所在地,汇集了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一批当时先进的知识分子,也吸引了高一涵、何孟雄等青年才俊。北大红楼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百年古建,在这样的建筑中举办大型主题展览,国内几乎找不到先例。进入主楼内部即可以进入每一个展厅参观,并且有工作人员指引。

除了在主楼前留影,还有一进大门口左手边的小平房有一面白墙做成了《新青年》封面一样,可以拍照感觉比较出片。主楼内部展览参观后可以在新青年文创店里逛逛。本来是有文创雪糕,不过红楼模样的断货了,新青年的矿泉水也可以来一瓶。另外还有书签、帆布包、本子一类的也都在店里。喜欢集特色印章的朋友,也可以在这里和附近图书店收集。

北大红楼对面的中式茶饮“长春堂顺时而饮”,里面的各类饮品都是非常中国风,两层建筑也很有特色。在北大红楼对面位置也得天独厚,人气挺旺,来喝茶吃东西聊天的人很多。我点了个“梨花白”,里面有无花果、梨、银杏等,热热乎乎又很养生感觉很不错。


北大二院旧址
从这里出来,步行五百米左右就可以找到“北大二院旧址”了。北大红楼如雷贯耳,人流如梭,其实北大红楼原是北大一院,再往北的沙滩后街55号里还留存着北大二院(原数学系)的旧址。


民国时期,这里是北大二院;晚清时期,这里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综合性高等学府京师大学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再往前,是和嘉公主府。


这里始建于1904年,砖木结构,高两层。1919年改称北京大学第二院数学系楼,李大钊、陈独秀曾在此讲学。1919年3月,青年毛泽东在该楼第16教室聆听李大钊授课。建筑内部设有展览,人不多比较安静,可以环绕建筑逛一圈。

这里没有文创店,但是几十米处恰巧遇到了之前种草的北京风格咖啡厅,他们家的咖啡厅都是用一个小坛子当杯子,上面还贴有大红福字。饮品类型也非常北京风,糖葫芦咖啡、豆汁美式什么的。甜品也不仅有西式蛋糕也有中式的糖火烧枣泥酥、小鸭子酥什么的。一楼有一些位置,三楼露台也可以坐。


从这里出来按原路走回五四大街,经过景山前街的“云朵咖啡”也可以用来歇脚。咖啡厅是个民国小楼里面,咖啡拉花的云朵也很特别。由此再往南走经由“北池子大街”去前往“新青年编辑部旧址”也就是陈独秀旧居。这里一路上都是大家爱的红墙,秋日下午的阳光让这里景色更迷人,这部分路程大概有1.3km左右。

新青年编辑部旧址

在“骑河楼南巷”胡同路牌下, “《新青年》编辑部旧址”的指示牌十分醒目。转至箭杆胡同, 几步就走到了位于箭杆胡同20号的《新青年》编辑部旧址, 也是陈独秀先生的旧居。

1917 年,陈独秀受聘于北京大学,任文科学长,租住在此,《新青年》编辑部也从上海随迁此地。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钱 玄同、刘半农、高一涵、沈尹默等人曾任《新青年》编辑。这里不仅是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更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 期传播的重要场所。


门口处肯定是最佳打卡地啦,“新青年”几个字非常醒目。进入内部是一个四合院,小院坐北朝南,如意大门,正房三间,南房三间,门前的小石狮子见证了这片土地的百年变迁。西墙处有一块青铜雕画。前方是竹制桌椅,仿佛百年前先烈们围坐院中高谈理想。

院子不大,展厅不多,但内容少而精,在北房和南房分别是“历史上的《新青年》”和“陈独秀在北京”两个专题展。临近门口的房间里是新青年文创,工作人员认真的和参观者介绍文创产品。

从这里出来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夕阳柔和披撒在身上,我缓缓的走在箭杆胡同里,行走900m+前往比较近的“金鱼胡同”地铁口离开啦,这一行真是丰富又滋养呀。这些旧址的开放让人们把历史、影视、现实都能紧密联系在一起,让人更加落地的感受到那个觉醒年代,时刻提醒和平年代的我们,吾辈自强。


🤗洁思非常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和鼓励,这将成为我前进的动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