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七絕詮疏《文心雕龍》 五 十 首

 昵称42395736 2022-11-10 发布于江西

七絕詮疏文心雕龍

     

(文心雕龙:为文之用心似雕镂龙文博大恢弘,不同凡响。

文心雕龍总目录

原道第一

征圣第二

宗经第三

正纬第四

辨骚第五

明诗第六

乐府第七

诠赋第八

颂赞第九

祝盟第十

铭箴第十一

诔碑第十二

哀吊第十三

杂文第十四

谐讔第十五

史传第十六

诸子第十七

论说第十八

诏策第十九

檄移第二十

封禅第二十一

章表第二十二

奏启第二十三

议对第二十四

书记第二十五

神思第二十六

体性第二十七

风骨第二十八

通变第二十九

定势第三十

情采第三十一

熔裁第三十二

声律第三十三

章句第三十四

丽辞第三十五

比兴第三十六

夸饰第三十七

事类第三十八

练字第三十九

隐秀第四十

指瑕第四十一

养气第四十二

附会第四十三

总术第四十四

时序第四十五

物色第四十六

才略第四十七

知音第四十八

程器第四十九

序志第五十

1.文 之 原 道

心生言立启常然,俯察原章焕紫烟。

圣道唐虞敷始盛,六经周易固渊泉。

2.征 圣 辨 明

上哲瑶情嵌语辞,布陈方册溢沉思。

立言举礼明敦励,征圣安行重兆基。

3.至 道 宗 经

坟典诗书礼易隆1,宗经至道著恒功。

婉章志晦含渊意,根柢槃深亮晓钟。

〖注〗1此句分别指《三坟》《五典》《诗经》《书经》《礼记》《易经》,借代为一切经典古籍。

4.全 经 正 纬

神道阐幽天命现,时移境变矫规。

全经正纬方为贵,圣训丹书1莫敢欺。

〖注〗1丹书:据《尚书中侯我应》记载,赤色雀衔着丹书飞到周文王姬昌住所的门户上停下来,将丹书赐给了周文王。此借指经典著作。  

5.索 辨 屈 骚

惊才风逸志烟高,无有灵均岂见骚?

颂耿斥颠明辨析,典据比兴胜龙膏。

6.明 诗 雅 润

五言四字出明诗,汉魏风尘著硕师。

雅润清平人秉性,恶匡美顺蕴神思。

7.乐 府 歌 诗

依律调声出四方,浃行乐府动柔肠。

俗风雅讽规辞体,礼法于焉看本章。

8.鸿 丽 诠 赋

铺采摛文诠赋篇,观凡写志序游畋。

义当明雅词精巧,小技雕虫害乳泉。

9.颂 容 赞 助

形容盛德颂陶成,奖助遗模赞语生1

巧致纤微非滥侈,尽情约举见光晶。

〖注〗1形容盛德:通过形貌来赞美盛德。

10.祷 祝 盟 香

祷祝盟香自古兴,求神赐福顺平承。

南田耕彼殷民物,诚立敷辞誓愿恒。

11.铭 箴 警 戒

器物铭雕警慎行,箴惟德轨讽骄盈。

秉兹贞厉衡乎履1,辞简仪赅戒隽英。

〖注〗1秉兹······:指拿起这纯正勉励之语去衡量自己的行为是否规范。

12.诔 碑 辉 德

写远追虚碑诔立,慕行铭德广仪容。

镌华石墨延名实,典雅文辞执笔恭。

13.哀 伤 吊 慰

幼弱夭亡哀痛甚,结文隐憾忌词奢。

灾魔衅祸追怀吊,正义绳违恶肆遐。

14.杂 问 繁 文

杂问繁文七发兴,宏篇继踵丽词承。

飞星弄巧辞攒映,饱学才坚灿递升。

15.谐 词 隐 语

婉转谐词讽恶行,恢奇隐语劝横生。

怨咨欢谑无方轨,治国齐家正误营。

16.史 事 传 言

尚书左传先秦诞,记事留言策僭君

务信忌奇详史迹,凿穿傍说是魔云。

17.诸 子 百 家

立德功言需特达,炳垂诸子著宏文1

博明万物高持论,奥说迂谈志道闻2

〖注〗1德功言:《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特达:显达,高超。2奥说迂谈:奥妙的学说,迂阔的言论。志道:诸子百家在各自著作中所阐述宣扬的志向,理论。闻:传布,传扬,被社会接受,采用。

18.训 经 论 说

议说传评本意呈,引疏序赞重公平1

缘经据典铭先训,论理周严悦话诚2

〖注〗1议说传评,引疏序赞:指《文心雕龙·论说第十八》列举的八种体裁;疏,原文中为“注”,此处因韵律改用“疏”。2悦话:能使人愉悦,容易接受的形象生动的言辞。

19.诏 诰 策 戒

君王施命告群方,弘奥玄渊范土疆。

诏诰臣民宣政令,公侯策戒嘱贤郎。

20.檄 武 移 文

檄武移文各不同,修词布字莫迷蒙。

厉辞伐罪砭奸道,洗濯易俗风。

〖注〗1 yán):民心不济。

21.泰 山 封 禅

祭天祭地泰山攀,刻石封功禅语颁。

典雅清劭棱角现,律鸿蟠采忌深艰1

〖注〗1律鸿蟠采:指封禅文鸿大伟晔,博采横生。

22.章 恩 表 策

章恩表策循名实,恳恻谆诚透骨清1

义理恢弘言必确,肃恭正礼莫佻轻2

〖注〗1章恩表策:章以谢恩,表以议策。骨清:谓超凡脱俗,具有神仙资质。2佻轻:刻薄轻率。

23.进 奏 开 启

明允笃诚呈奏折,疏通辨析理隆。

启心沃荡言鸿谠,献政陈宜秉简衷。

24.疑 议 册 对

议贵节符典制,稽疑明用慎张施。

册呈以对伪论恢恢害眇思

25.书 言 记 杂

书布记辞须敏决,抑扬情感嵌词工。

总持黎庶百官事,要笔精文藻翰忠。

26.神 韵 构 思

思接视通吟咏悦,枢机舒达墨挥斤。

情山意海神文落,刻镂规求秉鉴分。

〖注〗1思接视通:《文心雕龙·神思第二十六》中曰:“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

27.文 体 品 性

体性文行触类推1,情言理发见同规。

归穷八格恒资现2,陶冶才华蕴德基。

〖注〗1体性文行:《文心雕龙·体性第二十七》中认为,“”指作品风格,“”是作者性格,“”乃文章风貌,“行”为著者德行。刘勰认为,体、文与性、行有机统一。2八格:即“八体”,或曰文章的八种风格。此句是说,文章的八种风格都是作者固有资质的相应体现。

28.风 气 骨 格

六义之头是为风1,情怀骏爽造思融。

文章骨格修辞颖2,志气谐和语丰。

〖注〗1六义······:《文心雕龙·风骨第二十八》中曰,“诗总六义,风冠其首”,即指《诗经》将“风”致“风雅颂赋兴比”之首。风:指诗文书画的风格或气韵。骨格:比喻诗文的骨架或主体。

29.会 通 适 变

名理相通体有常1,辞章流变路无方。

青蓝进化循时势,拓展迁适梓乡2

〖注〗1名理:文体的名称及其写作的原则、原理。2迁,离开;讹误错谬。

30.情 定 势 成

因情立体撰辞章,势态生成各软刚。

执正驭奇绳定法,循资骋节不迷方。

31.情 真 文 采

本真饰采笔端生,切莫为文造伪情。

吴锦易渝徒艳丽,理诚辞盛意言赢。

〖注〗1易渝:容易变色。

32.   

扫杂尘1,存菁去秽透清真。

论精语略除邪念2,损益权衡出妙珍。

〖注〗1《文心雕龙·熔裁第三十二》中曰,规范本体谓之熔,剪截浮词谓之裁2论精语略议论精辟,语言扼要

33.声 律 飞 沉1

声律玲玲如振玉,辞言累累似弹珠。

练才洞鉴音和畅,剖析文词韵酪酥。

〖注〗1声律飞沉:《文心雕龙·熔裁第三十二》中曰,凡声有飞沉,响有双叠这里的“飞沉”相当于后世的“平仄”,因刘勰所处的南北朝对音律还未以“平仄”界定。

34.章 明 句 格

章明句格缀成篇,字顺文从意匠绵

积语不恒相婉转,情交理旨段桥连。

35.丽 辞 雅 对

谋章造句对文奇,博丽妍辞令解颐。

正事反言须品酌,左提右掣巧兼施1

〖注〗1正事反言:《文心雕龙·丽辞第三十五》中曰,“故丽辞之体,凡有四对:言对为易,事对为难,反对为优,正对为劣”。左提右掣:指创作中能上下左右兼顾。

36.比 附 起 兴

斥言托讽婉成章,比兴缘心谴冱霜1

写物取材明切事,寄情肝胆墨云翔2

〖注〗1斥言托讽:《文心雕龙·比兴第三十六》中曰,比则畜愤以斥言,兴则环譬以托讽”。斥言,指斥。托讽,寄托讽喻。冱霜:霜冻,此处比喻为恶行败迹。2切事:切合情事。墨云翔:墨,指诗文书画等。云翔,高飞此指创作诗文(墨)自由驰骋。

37.夸 饰 轨 度

夸饰恒存信本真,诗书状物绘情神。

旷而不溢求珠宝,聋骇盲披哑弄唇1

〖注〗1末句状叙夸饰产生的效果:能使聋者惊骇,盲着披拨眼帘,哑巴翻弄嘴唇。

38.据 事 类 义

据典引言全内核,研思事类义崇隆

用人若己琼珠赠,自古无乖表里融。

39.审 形 练 字

练字音形得敬明,连边诡异是泥坑1

权衡重出调单复,该旧知新墨采生2

〖注〗1连边诡异:“连边”“诡异”及下文的“重出”“单复”是刘勰针砭的“练字”弊端,他曰:“是以缀字属篇,必须拣择∶一避诡异,二省联边,三权重出,四调单复”。2该旧知新:(练字)明晓旧的也能创知新的。墨采生:墨势文采就应运而生。

40.隐 情 秀 状

隐情秀状动心神,蔚映肥甘胜远珍。

互体变爻成四象1,工辞立意乐天钧。

〖注〗1互体变爻成四象:《文心雕龙·隐秀第四十》中曰,夫隐之为体,义生文外······故互体变爻,而化成四象;珠玉潜水,而澜表方圆”。

41.指 议 瑕

古来才士著鸿文,虑被瑕疵指议熏。

字义成篇惟警敕,讹情易意害香芹。

42.素 气 资 养

率志委和恬豁作1,争光鬻采败原情。

适时养气疏心性,训保玄神助笔耕2

〖注〗1率志委和:顺其情志 随和自然2训保玄神:指珍惜玄妙的精神,保养天赋和素质。

43.附 辞 会 义

谋篇命意是鸿纲,结构敷辞组整章。

事义志情声韵配,弥纶附会莫彷徨1

〖注〗1弥纶附会:弥纶,指综括、贯通附会,指作文的谋篇命意,布局结构之法。

44.总 持 研 术

文苑毫端有窍门1,练辞研术互依存。

总持大体先弘义,重理裁繁享至尊2

〖注〗1文苑毫端:即指《文心雕龙·总述第四十四》中的文场笔苑”。2此二句即指《文心雕龙·总述第四十四》中要求的乘一总万,举要治繁

45.时 移 序 变

诗文兴毁系乎时世序推移藻采奇

疏古今须警敕1典章崇替在精思

〖注〗1疏古竞相追求时尚新奇的东西而疏远了古代的规范和传统

46.物 色 情 辞

物色相宜悦豫情,归乎章句壮容明。

文人目见耳闻景,兴采心舒润笔耕。

47.才 能 略 识

才能略识见情文,笔顺辞通墨海耘。

理胜意精神邈远,词峰绚采博悲欣1

〖注〗1词峰: 喻文词造诣高。 · 王勃 《上武侍极启》:“抗五岳于词峰, 如临蚁垤。”绚采,文采 刘勰 《文心雕龙·才略》: “ 王逸 博识有功, 而绚采无力。”

48.知 音 洞 察

知音洞察诗文幸,巧遇高山曲水情1

鉴赏批评衢路豁2,良书再阐隽髦惊。

〖注〗1高山曲水:即高山流水;再者,“曲水亦指引水环曲成渠,流觞取饮,相与为乐之文人雅士聚会活动,也是“知音”之举。2衢路:歧路,岔道这里指对原作的误解。

49.程 课 器 行

品德才华艺业程,墨成器略看和声1

弸中彪外楩其质,栋宇梢梁日月营2

〖注〗1程:衡量;品评。和声:和谐的声势。2 péng中彪外谓才德充实于内者, 则文采必自然发扬于外。pián):木名南方大木,质地坚密, 为建筑良材。此处作动词,指让其质像木一样质地坚密梢梁水桶的提梁。此与“栋宇”对应,指普通或平凡。

50.序 志 文 心

搦笔为文先吮墨,精心咀嚼似雕龙。

篇周体大非谀美,序志腾声见峻容。

说明

1.诗文标题均为《文心雕龙》相应标题的扩展,如“文之原道(1)”“乐府歌词(7)”“情真文采(31)”等。

2.诗中不少文字沿用《文心雕龙》原语词,有的作了些注释,如“上哲(2)”“思接视通(26)”“体性文行(27)”等。

3.五十首七绝诗分别是《文心雕龙》相应内容粗糙梳理,舛误差谬难免,真诚接受阅者指拨点悟

4.《序志》篇是《文心雕龙》全书的总序,按“古人之序皆在后”之例,它作为第五十篇,置于全书之末。刘勰在《序志》篇中,把《文心雕龙》全书分为“文之枢纽”、“论文叙笔”、"剖情析采“三大组成部分。“文之枢纽”是全书的“总论”,包括《原道》、《征圣》、《宗经》、《正纬》、《辨骚》五篇。“论文叙笔”是全书的“文体论”部分,其中包括有韵之“文”和无韵之“笔",共计二十篇。“文之枢纽”“论文叙笔”合起来共为二十五篇,是谓“上篇”;“剖情析采”部分包括二十四篇,加上《序志》篇,亦为二十五篇,是谓下篇 

                             2022年11月完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