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天,我遭遇了朋友圈“霸凌” | 我肯定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萧月说职场 2022-11-10 发布于辽宁

上午,我正坐在办公桌前工作,领导突然把我叫到办公室,问我“为什么不支持公司的工作?”把我问愣了。看我有点茫然,他接着问,“公司的招聘信息,怎么没见你在朋友圈转发啊?” 最近公司要招一批运营员工,无奈招聘进度比较慢,领导昨天在会上发动所有人,要求大家尽量帮忙扩散消息。我想着身边也没什么合适的人,朋友圈里更是不会有人感兴趣,就没有发,结果今天领导居然就这个事情质问我了!

微信在工作中应用的越来越多,各种工作微信群也是越建越多。领导在群里发号施令需要回复“收到”,有同事@你的时候还需要及时回复,不然就会被视为工作态度不够积极。很多人无奈下已经习惯了。

朋友圈作为微信社交功能里,最后一个私人领地,虽然仍被大部分人坚守,但是似乎也在节节败退。打开很多人的朋友圈,私人的内容和照片已经很少,清一水是转发的企业官微信息,或者都是精致的公关活动图片,图片和文字一般来源于领导的朋友圈。

霸凌:通常是指人与人之间权力不平等的欺凌与压迫。

那么,究竟要不要把朋友圈变成“工作圈”呢?领导要是提出这样的要求,算是霸凌吗?“我”该怎么办呢?可以从这几点考虑一下。

 -- 01 --

  是否需要打造个人的职业形象

首先,要看你从事的职业,是属于专业性比较强的职业吗?像医生、律师、房地产经纪人这类职业,可以通过在朋友圈里刷“职业人设”的方式,树立起更专业的形象,从而吸引更多的客户,甚至创造更多潜在的合作机会。

其次,你的岗位职责中,是否有宣传公司形象这一项要求?如果你是市场人员,工作职能之一就是宣传企业形象,打造企业的品牌,你自己如果愿意通过朋友圈多传递一些公司信息,何乐而不为呢?

再次,还要注意一点,如果需要打造个人的专业形象,请一定规划好“发圈”的内容,信息类可经常发,广告类尽量少发。否则可能会拉低你的专业形象。

有人的朋友圈看上去就很舒适:一两条公司新闻,再加上一两条公司举行的活动,再偶尔转发几条行业动态。比那些一天能发十来条广告信息的看上去更专业。

当然,如果想完全区分开工作和生活,不想让朋友圈里充斥着跟工作相关的内容,也是完全可以的。

--  02  --

朋友圈中,什么类型的好友居多

朋友圈的受众,决定了你发什么内容引起的关注最多。

  • 如果微信好友大多是工作时认识的,他们可能对你的工作信息比对你私人更感兴趣,发一些工作相关的,也利于他们对你公司的了解,可能合作的机会就会更多。

  • 如果微信好友以亲友等私人关系居多,他们可能对你的私生活更感兴趣,发一些吃吃喝喝的生活照、旅游的照片,可能获得的点赞就会更多。

很多时候,朋友圈发什么内容最受欢迎,取决于你朋友圈里什么类型的好友居多。当然,你也可以设置分组,把亲友和工作认识的人区分开来,分组发布朋友圈。

曾经看到过有个人的朋友圈里设置了将近50几个分组,特别是工作中认识的人,就能分了30多个分组,非常详细,比如说有“现公司同事”、“媒体”、“猎头”、“KOL”等等。他在发布与工作相关的朋友圈时,也会适当筛选一下分组,力求做到不把无关信息发给不相关的人。虽然看上去很麻烦,但是似乎反馈效果不错,他说,大家在私下里跟他聊天的话题,很多都是从他在朋友圈里埋下的“伏笔”展开的。

--  03  --

朋友圈不同于邮件,

领导无权要求发布什么内容,全凭自愿

最后,再次回到文章开始时“我”遇到的困境。该怎么回复领导呢?

如果领导要求的不是朋友圈,而是邮件,那是必须要转发的。邮件是工作的工具之一,你的邮箱是工作邮箱,是公司为你配备的让你能够顺利开展工作的工具。

很多时候,领导也会要求,某某,这事儿你发邮件给谁谁跟进一下,抄送给我。如果谁谁还不跟进,我再追个邮件催他。

当然,现在有些时候,这个要求也会演变成:某某,这事儿你拉个微信群,把谁谁和我都拉进去,在群里@谁谁让他跟进一下。如果谁谁还不跟进,我再在群里跟他说。

使用微信与拉微信群,只是为了沟通更加便利。这与朋友圈的本质是不同的。朋友圈起不到提高工作上的沟通效率的作用,而且转发公司官微的招聘,跟实际本质工作的关系并不大。除非你是HR,完不成任务自己着急,利于朋友圈扩大影响力,这就另当别论了。

朋友圈依然是个私人的属地,公司并不能把“发朋友圈”写到岗位描述里面去,你发什么是全凭自愿的。领导施加压力给你,这是一种“霸凌”行为,他在利用他的职权,对你进行的一种心理压迫。

对于霸凌,我们只有一个回应:坚决拒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