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不愿跟父母说心里话,怎么办?

 青少年心理分析 2022-11-10 发布于广东

孩子,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不愿意跟父母交流,应该是父母最发愁的一件事。

有的孩子表面看起来跟父母交流挺好,谈笑风生,但大多停留在日常生活,或者是“报喜不报忧”。

父母们总是想方设法探索孩子的内心世界,却每每失望而归,孩子要么顾左右而言他;

要么干脆不耐烦地表示:“没什么想法,你烦不烦。”

更干脆的是把门一关,拒绝沟通。

而很多亲子关系问题,或者说孩子的情绪问题,都跟缺乏沟通有关。

怎么才能让孩子愿意跟父母说心里话呢? 

1

探听孩子内心的出发点

我们首先需要明确的一个问题是:想了解孩子内心想法的出发点是什么?

不习惯吗?

青春期前的孩子,大多呈“透明”状态,没有秘密,也没有隐私的概念。与之相反,小孩子大多想要父母知道自己的所有事,学校的,跟同学相处的,在家里谁欺负他的……生怕说得不够多,父母知道得不够清楚。

在这个阶段,孩子的自我还未形成,父母和家庭就是他的全世界。

进入青春期后,这一切都发生了改变。孩子的自我开始形成,有了隐私的概念,也有了很多的想法和思考。

从“透明体”,变成了“复杂体”,看不透了。

父母当然会不习惯,不知道孩子会怎么想的,会带来若有若无的不安感:怕孩子学坏,怕孩子有问题不说,怕孩子离父母越来越远。

遗憾的是,孩子变成“复杂体”,拥有秘密,才是正常的发展规律。

控制吗?

在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里,孩子应该完全在父母的控制之下,知道孩子的内心想法,当然才能获得真实的掌控感。

孩子总有一些想法是我们不知道的,这就像我们在明,孩子在暗,那我们就不可能真正掌控孩子。孩子想做什么,我们完全不知道,肯定是心里不安的。

这就相当于孩子完全脱离了自己的控制。

很多父母接受不了。

孩子当然能够敏锐的感受到父母的这一目的,亲子相处很容易会演变为:父母越想知道,孩子越是要保护、要关闭内心。

没有人喜欢被控制。

帮助孩子吗?

亲子沟通,最终的,也是最重要的目的,是帮助。

孩子在需要帮助的时候能够向父母寻求帮助,这是一种信任,也是我们希望跟孩子实现沟通的最佳出发点。

对于青春期的孩子而言,需要隐私的心理空间,这是孩子自我发展的前提。拥有自我,简单来说,就是只属于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孩子需要这个不受任何人打扰的自我空间。

不需要知道孩子全部的内心故事,而是要给孩子一个概念:有困难的时候,可以找父母。

简单而言,父母的动机直接决定孩子愿不愿意说。

放弃想对孩子全面控制的想法,真正从帮助孩子的角度,与孩子建立信任关系,是良好沟通的开始。

2

孩子分享之后父母的反应

这里我们假设孩子告诉你一个大消息:他早恋了。

你会怎么办呢?

指责吗?

“现在最重要的任务是学习,小小年纪,谈什么恋爱。”

“你整天是在上学,还是在想七想八?父母这么辛苦,是为了让你好好学习,不是让你去谈恋爱的!”

评论吗?

“什么恋爱,你现在就是好奇,就是想玩,别乱想。”

“我觉得你这个不是恋爱,最多只是朦胧的好感,别乱给自己贴标签。”

急于引导吗?

滔滔不绝地讲起道理来:“你要多想想你的将来,该学习的时候不好好学习,将来你会后悔的。”

“以后干什么不要学历,你不好好学习,到时候考不上好大学,找不到好工作,怎么办?什么爱情,都靠不住的。”

不好意思,以上几种方式,都会打击孩子分享的欲望。

怎么才能让孩子愿意分享?

很简单,但很重要的一点是:倾听和理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