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人父母的秘诀:记得"懒一点"

 青少年心理分析 2022-11-10 发布于广东

如果亲子教育真的有秘诀,那“懒一点”绝对是其中最重要多一点。

这篇文章就是想探讨一下"懒一点"的必要性,以及具体方法。

1

少做一点什么

在跟父母接触的过程中,我被问得最多的问题是:“医生,你觉得我还能做些帮到我的孩子,我能想到的办法都想了,能劝的都劝了,还是不管用。”

一边说着,一边满怀期待的望着我。

他们的孩子可能厌学,可能有情绪问题,可能与父母冲突明显,总之是让父母头疼不已。

各种学习班,各种讲座,各种育儿书籍,看了,学了,试了,孩子就像铁板一块,软硬不吃,一点都没有改变。

不过,父母们总是发扬越挫越勇的精神,继续找其他的专家,学更权威的知识,希望找到更有效的方法。所有的时间、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在所不惜。

说实话,很多时候看到这样的父母们,我的内心是充满感动的。

独自在外闯荡的成年人,清楚地知道,除了父母,几乎不可能再有其他人愿意为另一个人付出如此的辛劳。

可惜,这些付出并不会带来真正的价值,甚至可能会有反作用。

有句话叫作:方向错了,越努力,离终点越远。

如果做了很多事,尝试了很多方法都不管用,除了“一条路”走到黑之外,是否可以停下来思考一下:是不是做得太多了,反而加重了问题?

如果可以,还可以进一步思考一下:做得这些,是真的对孩子有帮助吗?还是因为我们必须要做点什么,因为我们害怕停下来?

因为一旦停下来,焦虑便会袭来,便会更担心孩子,而这种焦虑,让人崩溃。

做点什么。这是我们通常逃避焦虑的方式,并且隐蔽,不易察觉。

所以,育儿秘诀的第一要义便是:少做一点,休息一下,放松一下。

阻断“焦虑—行动—无效—更焦虑—无助”的恶行循环,恢复理性。

 2

等一等,慢一点

习惯劳碌的人,要停下来,懒一点,着实不易。

有位妈妈孩子厌学,父母家人,谁都不能跟他提上学的事情,一提起来他便大发雷霆:骂人、砸东西、打自己。

惹急了,甚至丢下一句话:“你们再逼我,我就死给你们看!”

孩子已经休学过一年,如果再不回学校,很可能会面临没书可读,只能拿到初中毕业证的尴尬局面。父母那个急呀,如果能把孩子绑着去学校,我估计他们都会毫不犹豫地上绳子。

可惜,不行,绑着去,学校是不收的。

爸爸妈妈轮番问我:“医生,怎么才能劝说他,让他愿意去上学?是不是要让亲戚朋友一起来劝劝他?他这样的下去不行啊,到时没学上怎么办?”

而据我所知,其实早就动员过亲戚朋友轮番上阵劝告,孩子毫不留情,统统给哄了出去。

我于是建议父母可以尝试冷处理,告诉孩子后果,让孩子自己思考自己的人生选择,为自己的决定负责,毕竟上学是孩子自己的事情。

父母总是跑在孩子的前面,替孩子着急,孩子就一点不用急了,反而会觉得父母在逼自己。将注意力全都集中在与父母斗智斗勇上,不会真正静下心来思考自己的选择。

父母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态度,决定试试看。

没想到,几个小时之后,便坐不住了:“医生,你不是说他自己会着急,会思考吗?我看他一点都没思考,也不着急,马上就开心地去玩了,天黑才回来。”

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父母的焦急。

我叹口气,仅仅几个小时,父母便受不了了(这可能还是努力忍过的时间),孩子哪需要着急呢?父母仍然跑在前面准备为他负责呢。

太勤劳,太积极,总是跑在孩子前面,急在孩子前头,这股劲头用在工作上一定是优良品质。

在育儿方面,我还是建议:慢一点,等一等,懒一点。

 3

做60分父母就好

希望得100分,大约是人类共同的愿望。

学生时代是追求试卷上的100分,成年之后,是追求在各个领域做到100分,也就是完美。

为人父母,当然也是如此。

在父母这个领域,我们可能比在任何领域都希望做好,做到满分。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是父母们的终极目标。

纠结的是,怎样才能证明自己是“100分父母”呢?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100分的孩子。孩子是成果,是成绩单。

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奇怪的考试,就像父母们做了一套题,评分标准却是另一套子题,你必要保证做的“母题”能够确定“子题”的答案全对。简直是一个变态的评分标准。

更何况,养育孩子,做的都是主观题,看阅卷老师的心情给分,这样的情况下要拿满分,比考清华北大还难。

然而,就是这么难的题,父母们给自己定的标准都是必须100分,必须是完美父母。为此,我们拼命努力,想要做得更好一点,做得更多一点。

就像每一天都处于考前临时抱佛脚的状态,明知道背的不一定会考到,却仍然固执地背书到凌晨,以至于第二天困倦异常,发挥失常。

著名心理学家温妮科特在很早就提出了“60分父母”的概念,只做到及格,是最理想,最有利于孩子成长发展的状态。

就算要得“100分”,也是父母和孩子共同完成试卷,把孩子该做的题留给孩子。

相信你的孩子,不会太差。

4

越保护,越危险

很多时候我们拼尽全力为孩子打造绝对安全的环境,反而增加他们受伤的几率。

一项研究显示,我们经常去的那种到处都由海绵、泡沫包裹着的游乐场,其“软软”的质地,不仅不能降低孩子在游戏时受伤的风险,反而可能增加他们受伤的几率!

英国研究发现,儿童受伤率并没有因为游乐场日益严格的安全设施而降低。

而原因更让人错愕:

正是因为这些像棉花屋一样,毫无危险的儿童游乐场,让孩子在玩乐时可以放心地跌到橡胶、塑料地板上,他们也就失去了基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危险意识。

不知道“怕”,反而使得孩子们陷入了危险中!

看到这样的研究结果,想必每个父母内心真是格外复杂。想让孩子远离危险,所以我们绞尽脑汁地做了层层保护,但没想到,这反而变相地让孩子承担了更多危险。

比如最常见的家庭烫伤,孩子因为好奇拽桌布、又或是打翻热水瓶导致烫伤的事件总是在我们身边发生,还有孩子一屁股坐进一盆开水中,造成惨烈后果。

一旦家里遇到这样的事,往往都会引发一场互相指责的家庭大战:谁没把孩子看好,就是谁的责任。

真正的原因可能是:把孩子看得太好了。

我听一个孩子说过,因为妈妈怕他被鱼刺卡到,他今年10岁了,却从来没有自己吃过鱼。那他不知道鱼的味道吗?并不是。他吃过被妈妈打成浆的鱼丸、鱼滑,而新鲜烹制的鱼肉,他无缘尝试。

把可能的危险都藏起来,力求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的“绝对安全”,孩子仿佛活在真空里,这是巨大付出,研究却证实这是完全徒劳的。

“接触危险——产生恐惧——不再触碰”,就是人很本能的反应。比如让孩子碰一下略烫的碗,他感觉到烫带来的疼痛,能迅速察觉和识别出这种危险,接着正确地应对危险——不再碰烫的东西。

物理世界的危险如此,孩子未来要面对的社会现实,更是无比残酷,充满着危险、失败和打击的,像瓷娃娃一样的孩子,如何适应这样的社会环境呢?

父母们勤勤恳恳地在前面给孩子清道,什么杂草、石头,坑洼都修补得好好的,清理得干干净净的。

把孩子要干的事都干了,孩子干啥呢?

 5

做得越多,越唤不回感恩

有句俗话叫作:“一碗米养恩人,一斗米养仇人”,在亲子关系中同样适用。

有个大家都很熟悉的老故事,真人真事。

那天,她跟妈妈吵架了,一气之下,不顾外面的瓢泼大雨,一摔门,转身跑出家门。

走了很长时间,看到前面有个面摊,香喷喷,热腾腾,她才感觉到肚子饿了。可是,她摸遍身上的口袋,连一个硬币也没有。

面摊的主人是个很和蔼的老婆婆,看到她站在那边,就问:“孩子,你是不是要吃面?”“可是我没带钱。”她有些不好意思的回答。

“ 没关系,我请你吃。”

老婆婆很热心的招呼她,“来,你坐下,我下碗馄饨给你。”很快,老婆婆端来一碗馄饨和一碟小菜。她满怀感激,刚吃了几口,眼泪就掉了下来,纷纷落入了碗里。  

“你怎么了?”老婆婆关切的问。“我没事,我只是感激。”

她忙擦着泪水,对老婆婆说:“我们又不认识,而你就对我这么好。可是我自己的妈妈怎么对我?我跟她吵架,她竟然把我赶出来,还叫我不要回去!”

老婆婆听了,平静的说道:“孩子,你想想看,我只不过煮一碗馄饨给你吃,你就这么感激我,那你自己的妈妈煮了十多年的饭给你吃,你怎么不去感激她呢?”

这个故事最后是一个大团圆结局,女孩转身回家,看到父母煮了一桌饭,一家人抱在一起。个人觉得这多少有些理想化加工的成分。

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被无微不至照顾的孩子,很难意识到对父母的感激,反而说得最多的是不满,说父母脾气不好啦,不够理解自己啦,家庭经济条件不够好啦……

这不是说他们不孝,这是人性使然。人在得到的时候,很难珍惜。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想要后悔药的人呢?

就像故事里说的,每天三顿饭,天天如此,这就是常态,是应该的,有什么值得感激的?最后,欲望膨胀,对父母的期待会变成:你们是我的父母,你们为我做什么都是应该的。

既然是应该的,那又从何需感恩呢?

 对于孩子,保护最重要的是心理保护,不是身体保护。

是要给孩子传达一种观念:你有危险了,你害怕了,父母会在旁边远远陪着你,不用怕。但眼看手勿动。

要反复提醒自己:不要上手,不要插手,不要替代。

懒一点,绝对是做父母的重要秘诀之一。

每天一篇文章,分析青少年心理特点,探讨亲子教育方法和误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