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床这件事,才不是小事

 青少年心理分析 2022-11-10 发布于广东

最近收到一个家长关于孩子分床这件事的提问。

女儿已经9岁,从6岁开始便尝试分床,却一直未成功。

总是说怕黑,心里不踏实,睡不着。总要一醒来,就会大声叫妈妈,一定要听到妈妈的回答,才能安心。

睡不好,第二天上学没精神,爸妈也不忍心。

两三年的时间里,爸爸妈妈尝试了无数次,大多都以失败告终。

眼看着孩子快进入青春期,一家人都着了急,却又无可奈何。

借这个提问,我们今天来谈谈孩子分床这件事。

分床这件事,才不是一件小事。

1

关于分床这件事,可以分为“自然派”和“引导派”,两大阵营。

按照老一辈的教育观念,孩子分床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等到孩子大了,懂事了,自然就不愿意跟爸妈一起睡了。

言下之意:没必要放在心上,顺其自然。

“引导派”当然就更鼓励孩子到了一定年龄,就需要家长采取一定措施,帮助孩子实现分床,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我意识。

这个年龄界限一般是6岁左右,也就是孩子大约一年级的阶段。

这两种观点,各有千秋,自有自己的理论基础,很难评价谁对谁错。

我更想提的是第三种:“纠结派”。

顾名思义就是在这两种观念之间左右摇摆,又焦虑,又拿不定主意:

明确孩子分床的重要性,又在遇到困难时放弃,并且安慰自己“孩子大了,就好了。”

等孩子大一些,发现孩子很依赖父母,完全没有想要独立的迹象,又焦虑起来,想尽办法分床,结果:再次遭遇不顺。

于是,又被迫“顺其自然”。

如此循环往复,事情弄得越来越复杂,孩子更是谈“分床”色变,左右不对。

第三种“纠结派”才是最容易出问题的。

2

分床这件事,其实归根到底是妈妈和孩子的分离。

在大部分家庭中,妈妈都是孩子最重要的依恋对象。

在物理空间上离开妈妈,独立睡觉,是母子(女)分离的里程碑。

我们会看到各种各样孩子离不开妈妈的体现:一定要妈妈抱着才能睡着;怕黑;醒来就哭;独自睡不好,没精神……

种种迹象都显示:孩子无法独立。

我们往往忽略事情的另一面:妈妈同样离不开孩子。

拿向我提问的家长来说,她的女儿在四岁之前,因为夫妻俩工作都没稳定,没有时间照顾女儿。女儿是跟着外公、外婆生活的。

直到四岁才把女儿接到身边上幼儿园。

这在妈妈心中,一直是一道过不去的坎。

她满含愧疚地补偿孩子出身头几年自己缺失的陪伴和爱,生怕女儿受委屈,担心女儿饿着、凉着。

每一次跟女儿分床的尝试,对女儿是挑战,对她更是煎熬。

总是担心女儿睡不好白天没有精神学习;自己一个人会不知道盖被子,着凉、感冒;女儿房间一有响动,她便会惊醒……

最后,女儿还没有喊着放弃,她已经被焦虑折磨得受不了了。

加之,孩子白天成天打哈欠,总是喊困,脸色也不好等等症状,更坚定了“爱女心切”的妈妈的不忍。

最终,轻易地一次次妥协。

分离,不仅是对孩子的考验,更是对父母的考验。

孩子独立的每一步,都需要父母先在心中间断与孩子相连的“脐带”,目送着孩子一步步成长。

3

在妈妈与孩子分离的这场“硬仗”中,还有一个人被忽略,却又意义重大的人:爸爸。

爸爸对自己位置的坚守,意义重大。

为什么要分床?当然是为了孩子的独立和成长。

但另一个更重要的意义是:妈妈旁边的位置,应当是属于爸爸的。

亲子关系再好,这个位置也一定不能让。

爸爸长期出差、夫妻分居两地,夫妻关系淡漠等家庭,出现孩子分床困难的几率会更高。

在孩子眼中,爸爸不在,妈妈就是属于自己的。

还记得我曾经问过一个十二岁还无法跟妈妈分离的孩子:“妈妈是谁的呢?”

孩子扬起与年龄有些不相符的幼稚的脸,不假思索地说:“我的!”

一旁的爸爸不无尴尬地笑笑,腼腆地委婉地补偿了一句:“谁说的,妈妈还要给爸爸做饭呢。”

爸爸坚守自己的位置,孩子才没有机会抢爸爸的位置。才能去寻找自己的空间和成长。

家庭的序位,才能合理、顺畅。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先有夫妻关系,才有亲子关系。

有些位置,关系再好,都不能让。

4

接下来,我们谈一些具体的应对方法。

a、提前准备的重要性

我们建议最佳的分床年龄在6岁,但在这之前,就需要针对性地做准备工作。

比如,在孩子1岁左右的时候,可以在父母的大床旁,放置小床,让孩子在自己的小床上睡觉,称之为:分床不分房。

接下来,可以在恰当的时候开始装饰孩子自己的房间。整个装饰过程,都邀请孩子全程参与。

房间的布置,家具的选购,物品的摆放,通通由孩子说了算,营造一种“这是完全你说了算的地方”的感觉。

可以放置上下床,让妈妈一段时间内陪伴孩子在新房间不同的床上睡觉。

进一步,可以是睡前陪伴孩子,讲睡前故事等,待睡着之后离开。

最后,才是鼓励孩子完全独自睡觉。

一步步铺垫,最后的成功分床也会变得顺理成章。

b、正向关注

以我们前文提到的家长为例。爸爸妈妈在陈述孩子的问题是,会反复地强调孩子的问题:

“一醒来就要叫妈妈。”

“睡不好,没精神。”

“不独立,凡事都依赖父母。”

“爸爸一出差就要跟妈妈一起睡。”

不断地重复孩子做的不好的地方,非但不能促进孩子面对困难,还会无意间给孩子造成这样的印象:

我真的做得很差,我真的做不到分床这件事。

越害怕做不到,越赖在父母身边,由此,恶行循环。

其实,这个小女孩在分床这件事上,并非毫无进展,比如:

她已经独自睡了差不多一周的时间。

晚上醒来虽然要叫妈妈,但只要妈妈回应,她便能再次安静入睡。

白天仍然准时起床,按时上学,完成作业。

同时,她认同自己应该独立,应该自己睡觉,愿意尝试、面对。

换一个角度,积极关注。是给孩子信心,也是给父母吃颗定心丸:

分床这件事,并不难。

c、理解孩子的害怕

某些时候,我们并不能完全理解孩子这分床这件事上的恐惧。

“不就是自己睡觉吗?有什么好怕的?我在你这个年龄的时候,很多事情都能自己做了。”

“爸爸妈妈就在隔壁,又不会走,怕什么怕?”

“这么胆小,自己睡觉都不敢,将来能做什么?”

在成年人眼中,分床这件事,的确小到不值得一提:

在哪里睡觉不是睡觉。

然而,在孩子眼中,这的确需要巨大的突破:孩子对事物的认知是直观的,具体的,简单而言就是看到的,他们才相信是存在的。

分床,相当于要将父母的形象内化进心里,并且相信:即使看不见父母,他们仍然在那里。

这份信任和安全感,并不简单。

理解孩子在完成这个突破时的不易和恐惧,尤为重要。

一个家长提到一个方法,让我听到很是感动。

她的孩子在刚开始分床的时候,也非常害怕,父母便想了一个办法:拉一根很长很长的红绳,一头绑在孩子的手上,一头绑在妈妈的手上。

只要孩子醒来害怕,便拉拉绳子,妈妈感应到了,也拉一拉回应孩子。

慢慢的,孩子不再需要依赖有形的绳子,自己也能安心睡觉。

接纳孩子的害怕,并且想办法让孩子安心。

才是可行之道。

d、坚持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坚持。

假使父母真的认同孩子需要在一定的年龄分床,那么,在这个操作过程中有再多的困难,也不能放弃。

有时候,事情之所以难,是因为我们每次都在第99步的时候放弃或者妥协。

渐渐的,这就变成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一边妥协,一边自我安慰“长大了就好了。”往往行不通。

若是孩子青春期还未完成分床,从个人的临床经验而言,引发心理问题的可能性会相对提高

认定了方向,推动孩子成长、独立。

坚持,不放弃,不妥协。

 作者简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