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面对“内耗型”厌学,家长可以做什么?

 青少年心理分析 2022-11-10 发布于广东

错过文章的家长们,可以戳蓝字阅读:

 #一个厌学孩子的,心路历程#

大家纷纷留言,很关心怎么帮助孩子去摆脱内耗,我们今天就尝试详细整理一期,供大家做一些借鉴。

当然,内耗型的性格,是一种长期形成的个性特点,没有一用就灵的妙方。

坚持练习,反复尝试,才可能真正对孩子产生帮助。

1

孩子在内耗什么?

要解决问题,我们还是需要先理解“内耗型”厌学的孩子,究竟内心在冲突什么。

也就是说,表面云淡风轻地他们,内心都在上演什么复杂的剧目。

我个人看来,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在冲突。

①害怕失败

内耗型的孩子,往往相对完美主义,总是希望把任何事情都做到尽善尽美,容不得自己犯错,接受不了失败。、

因此,他们会陷入一个思维误区:等我什么都准备好,再行动。

而正是这种思维,会阻碍他们去做很多的尝试,总是前怕狼后怕虎,最终一步都不敢往前迈。

等准备好在行动。原本就是一个伪命题。

②对未来的焦虑和担忧

只要是厌学的孩子,我几乎没有见过不焦虑的。

就算表面看起来再淡定,内心也是暗流涌动。毕竟,同龄人都在按照轨迹初中、高中地往上读,自己仍然在原地踏步。

怎么可能一点都不焦虑,不担忧未来呢?

问题就在于,过度的焦虑,并不会让人行动力增强,反而可能会被焦虑吞噬,失去行动能力。

坐地不安。或者通过各类手段手机、游戏转移注意力,来获得片刻的安宁。

要想解决问题,需要将焦虑控制在一个合适的度。

③过于自责、内疚

习惯“内耗”的孩子,往往道德感过重,生怕自己做错了事情,对不起别人,让别人失望。

也就有了反复咀嚼自己说的话,做的事,究竟对不对,自己好像应该怎么说,怎么做更好,等等,一系列的“反刍”行为。

大脑不停地运转,不累才怪。

关键是,这一切,都发生在他们的大脑里。他们并不会去询问父母:“我不上学,你们是不是很失望?”

他们害怕,忐忑:万一,对方真的说“是”呢?

于是,继续在脑子里想,继续自我折磨。

了解清楚了“内耗型”厌学孩子的如上特点,我们尝试提出以下一些策略,供广大家长练习,尝试帮助孩子。

2

制定一个期限

部分厌学的孩子,一旦休学,会立刻想办法逃入一个不需要面对上学这件事的环境中。

诸如网络游戏、手机,或者睡觉。

总之,想办法一头扎进泥土里,装鸵鸟。

尽量什么都不去想,管他上学不上学,不上学有多少影响,都先放到脑后。

过一天算一天,管他未来和前方。

但是,这样的方式,时间拖得越久,就越难有改变的动力。

因此,我个人还是建议需要跟孩子商量一个期限。

一个比较直接的方式,是让孩子了解学校的政策,休学多长时间就需要留级,旷课多长时间就需要休学。

尽量不要帮孩子做完一切善后,让孩子可以无限期的往后躲。

这样,至少孩子在每个时间节点,能够自己去思考,去选择。不会一味地当什么事情都没发生。

一天又一天地,虚耗时间。

3

分割目标

精神内耗的一个最大表现就是拖延 ,即时有了明确的目标也不马上行动,拖到不能再拖的时候才勉强开始行动。

另一方面,总觉得要做好完全的准备之后,才能行动,一旦行动,就要做到最好。

最终的结果便是:一等再等,什么也没干。

人们只有在接近目标的期限时,才能集中注意力去完成,这被称为“最后通牒效应”。

因此,不妨先将一个大任务分成阶段性的小目标,每一个阶段性小目标有一个“最后期限”。

以厌学的孩子为例,很多孩子和家长总是希望“完全准备好”,再“完全正常上学”。

这往往不切实际。

分割成小目标,能先去半天,或者一周去两天,防止一拖再拖,不断地“精神内耗”。

目标虽小,对人的鼓舞却大。

4

先让孩子动起来

对于“精神内耗”的孩子,最难的就是“启动”,能动起来,后续就好办很多。

遇到不想做的事,给孩子一个心理暗示:先做两分钟”。

每天能看2分钟书,也是突破。

能下楼溜达两圈,也是进步。

不要一上来就想孩子坚持到最后,那往往会让他们因为感觉太困难而直接

放弃,先做两分钟。

有时候我们不是不能坚持,而是不能开始。

往往最难的部分就是入门,开始行动的前两分钟也许是最简单的两分钟,一旦行动起来,坚持做下去似乎也不是难事。 

05

降低内疚、自责

在前文中,我们有提到过,“内耗型”厌学的孩子,往往对自我要求高,道德感强,很容易自责和内疚。

也就是说,一旦自己没做好,或者做错事,就会自我攻击。

随时拿着刀,准备对自己下手。

内疚也属于负面情绪,而消化负面情绪,也是一个耗精力的事情。

因此,我们会建议家长在孩子已经很内疚的情况下,尽量减少对他们的责怪,强制让他们更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他们的问题恰恰在于,过于放大了自己的错误。

某些时候,可以告诉孩子:“这是一个过程,我们一起,能走过来。”

“我们没有对你失望,我们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

6

减少传递焦虑和恐惧

《人世间》里有一段经典的对白,是父亲说周秉昆一事无成,什么都比不上哥哥、姐姐,并且理直气壮:“我说的是事实!”

 而年近四十的周秉昆,声泪俱下地喊:“事实就该说吗!事实就该说吗!”

的确,有些话,说出来,如果除了给孩子增加负担,起不到任何积极作用的话。

个人还是建议,尽量忍住不要说。

诸如:“别人都在上学,你天天待在家,有什么用?有什么未来?”

又如:“你以后怎么办?不上学,你这辈子就毁了!”    

我们当然明白,这是父母心里着急、焦虑,担心孩子的未来才会这么说。并没有任何的恶意,也是希望督促孩子。

只是,如果孩子原本已经背负着焦虑的大石,父母在“努力”地网上添砖加瓦,效果只能是寸步难行。

理智地判断一下,再让话出口,会更恰当。

7

让孩子想清楚再答应

这个看起来是个微不足道的小举动,却有大影响。

“内耗型”厌学的孩子,还有一个特点,是不懂拒绝,总害怕拒绝了对方会破坏关系。

结果,碍于面子,就什么事情都通通答应。

你想啊,怎么可能都做得到呢?

一旦做不到,父母肯定就失望啦,不信任啦,孩子就又内疚啦。

接着,内耗的循环又开始了。

让孩子想清楚再答应,小到明天能不能早点起床,大到是不是明天去上学。

都想清楚再答应,不要随口承诺。

允许孩子拒绝家长,尽量不要在孩子拒绝后,尝试反复去说服孩子。要知道,这样的情况,孩子就算最后妥协了,也是表面应承。

很快,他就会使出拖延战术,回避战术,不会真正去做。

能开口拒绝,其实是减少“内耗”的有效步骤,毕竟,真实表达自己的想法,肯定好过让各种想法在心里打架。

作者简介

周治琼,心理学硕士。

曾多年任广州市某三甲医院儿童青少年科心理医生。

目前自己开设工作室,专职从事儿童青少年心理治疗工作。

接触过大量各类家庭及青少年,咨询小时数6000小时以上。


扫一扫,关注

工作室微信 : 13922259437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