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律的孩子未来人生路会越来越宽

 悟道谈风水 2022-11-10 发布于广东

图片

        自律的孩子未来人生路会越走越宽。他不会沦为情绪的奴隶,也能控制自己的欲望,更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么。自律的孩子各有各的幸福和满足感,不自律的孩子却大同小异。

    我们通常将3-6岁称为“潮湿的水泥期”,将7-12岁称为“正在凝固的水泥期”,这一时期孩子85%-90%的性格、习惯等都会形成。事实上,在孩子的性格、习惯都尚未定型的一年级阶段,家长做一些必要的干预,提高孩子的自律性,十分有必要。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自觉不用大人操心。其实,掌握一些方法,让孩子养成自律的好习惯是最好的捷径。

 趁孩子还处在“潮湿的水泥期”,练习自律

       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里说过一句话:“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的主要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的最重要方法。”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是如此。

       人的自律,有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的机制。

自律的生理机制

      从生理机制上来说,自律与前额叶的功能发挥紧密相关。要知道,自律能力绝对不是纯粹的主观态度或者美德,它还与大脑和身体密切相关。

     医学史上有个非常著名的病人叫盖奇,在一次意外中,钢筋刺穿了他的大脑前额叶。幸运的是,他活了下来。但不幸的是,他钢铁般的意志力完全消失了,就好像他脑袋里用来控制冲动的刹车失灵了一样。意外发生后的盖奇变成了一头横冲直撞的怪兽,总是无法控制自己,原因就是那根钢筋损伤了他的前额叶。前额叶管理着其他脑区,是负责高级认知和控制的部位。其他脑区先是从身体和环境那里接收信号,自动生成各种冲动,然后跑到前额叶那里报告:大王,这里有糖果,看起来好好吃;睡觉好舒服,起床好累啊;我现在感觉很冷……但喊得再热闹也没用,前额叶通常都会冷面拒绝,它会让我们静一静,具体想一想自己到底要干什么。而盖奇的前额叶受到了伤害就像是原来坐镇拿主意的大王生病了,盖奇就变成了及时行乐的、冲动的无法控制自己的盖奇了。

      这样看来,前额叶简直就是自律能力的开关。

     运动可以有效帮助孩子的前额叶更好地发展,因为运动神经中枢正好在大脑的前额叶,运动命令就是从这里下达的。每天进行1小时以上的运动就可以改善脑部血流量,刺激脑部尤其是前额叶的发育。

       如果大脑和身体疲劳,自律能力也会被削弱。比如睡眠不足就会影响身体和大脑吸收葡萄糖,而吸收和转化葡萄糖是身体和大脑耗能的主要方式。自律是所有大脑活动中耗能最高的一项活动。甚至还有研究表明,睡眠短缺对大脑的影响和轻度醉酒是一样的。在醉酒的状态下,人们是毫无自律可言的。小学阶段的孩子,学习压力相对不大,所以要尽可能保证他们的睡眠时间在每天10 小时以上,让他们的生理能量始终保持富余。

自律的心理基础

父母正确的爱和积极地回应,能让孩子更加自律。

      心理学家克莱尔·考普针对自我调节的发展做过许多研究,证明了父母正确的爱对于孩子自律力发展的重要性,她认为:
     孩子的自我控制来自哪里?它来自想要成为社会群体中的一部分的愿望,想要得到爱和积极情感的愿望。孩子不会因为规则好就遵守规则,孩子不喜欢那样。他们想得到爱和积极的情感,如果他们遵守规则之后得到了这些,自我控制就得到了积极的强化。

     自律是有生理极限的。再自律的人,也无法像个机器一样,永远克制、没有冲动。所以,切忌追求完美,过分苛求孩子。

    在给孩子约束和规则的同时,记得要及时对孩子的进步给予积极的回应。行为是需要强化的,当孩子发现自己的自律让他能够获得积极的成果,并且也能让他在这个过程当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那么孩子就会认同自律。自律保持一段时间,孩子渐渐发现,自律才会让自己的人生更自由,他就不会沦为情绪的奴隶,也更能控制自己的欲望,能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么,并且有能力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

图片

 请你思考:

你认为什么是自律?人可以做到最“自律”的程度是怎么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