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开导心情烦躁的七岁孩子?

 安水如 2022-11-10 发布于山东

在正常情况下,七岁孩童是不会莫名其妙地心情烦躁的。因为,七岁孩童的世界是天真烂漫、活泼纯美的。那自家七岁孩童若是有了烦躁的心情,身为父母的我们要学着去顺势引导孩子学习观照自己内在世界的生命之课。如此一来,那孩子才能慢慢地学会如何来去照顾自己的内心世界,而不需被人开导。

1、娃儿烦躁,抚慰要对

若是没有任何的外来刺激,或不曾有历经某些不愉,那孩子的每一天,基本都是能够持有较为愉悦的美心情的。正常情况下,孩子还没有成人的各种担心、焦虑与紧张,及压力。他们看待周边人事万物的眼光,更多也是惊奇、新鲜与灵动的。

而成人哪怕是入了梦,那也是容易有难过、悲伤、惊怕、焦虑、恐慌等不良情绪的。这是因为,绝大多数的成人都背负了不少的家庭重担和生活压力,亦是有过不少的艰难历经,而这多少会是带给成人内在的情绪波动的。

那若是发现自家的七岁孩子有了较为烦躁的情绪,但却不知道要怎办时,我们就应该是对孩子给出及时性的抚慰和帮助,而不能是表现得如此漠不关心的呢。

只不过说,这抚慰,并不是见着孩子有了烦躁等不良情绪,自己就想着经由给糖果等方式来去让孩子赶紧变得是不那么烦躁起来的,更不是跟着孩子去烦躁的。

而在生活里头,在发现孩子有了诸如烦躁等负面情绪之后,不少家长都会跟着生发各种各样的负面情绪,乃至于瞬间就对孩子缺乏耐心的呢。

若是发现自己会是跟着孩子的烦躁而心烦意乱,那我们就应该是经由深呼吸等来去让自己有所静定。在抚慰孩子烦躁情绪之时,我们自身的静定是能让孩子有所安定的。

这是因为,情绪,不论开心等正向情绪,还是诸如烦躁等负面情绪,那都是极具感染性的。不够静定的成人或孩子,更容易深受周边人的情绪的影响。

不过,静定的前提是能够快速觉察出自己的情绪,而若是一时半刻觉察不到自己的情绪,那在平日里头,不论是开心,还是难过,我们都要有意识地去学习自我觉察,以让自己对自身情绪的觉察,能够多一些的先知先觉。

毕竟,觉察情绪是种功夫,如同学武之人在扎马步,好似学写字的孩子在练习笔画的书写,这是马虎不得的,亦是不可偷懒,不能想着不劳而获的。

其次便是,我们要学着去允许并接纳孩子在那当下持有烦躁的不良情绪。这是因为,当孩子在遇着了不顺心或不如意的时候,烦躁是极其正常的情绪表现。而在生活或学习当中有了不如意,孩子却能继续持有好心情,这是需要后天习练的能力。

更为重要的是,当我们在允许并接纳孩子在那当下所持有的烦躁时,这恰好就是在直观地教孩子学着去接纳自己的情绪,而接纳是能让我们自身的各种情绪,缓缓地离开的。抵触则会产生力量,以让自身愈发的难受。

还有就是,若是发现孩子因为烦躁而对那不良情绪或现实情境有了抵触,我们就要告诉孩子说这烦躁的情绪虽说让人难受,但只要我们静定下来,不予抵触和抗拒,那烦躁所带来的难受等,是会有所消失的。

至于现实情境,这是一种已发生的事儿,那可是没法凭借你或我的个人意志来去逆转的。唯一可变的就是我们看待那个现实情境的眼光和心情,及自身所持有的想法和认知。

再便是,我们需要关心地询问孩子为何会是烦躁,而后便是给予耐心的倾听。但如果孩子不愿跟自己解释其中的原因,那我们就不要对孩子有压迫或厌烦。

以安水如对孩子的了解来看,在有些时候,父母对孩子的用心陪伴而心无厌烦,那可是能够让孩子获得某种内在力量来去独自面对学习或生活当中遇着的不如意的。

而若是发现自家孩子不愿跟自己过多诉说自己会是烦躁的具体缘由时,那我们就可以平和而关心地告诉孩子说,不管发生什么,记得你还有个妈

最后便是,在得知孩子为何而烦躁之后,我们需要询问孩子是否需要自己的帮助,而倘若孩子觉得自己可以处理,那我们就不要去帮孩子。放手让孩子去处理是能锻炼到孩子的处事能力的。

此外便是,倘若孩子能够接受自己的开导,而自己也具备相应的开导能力,那我们就可以顺势引导孩子学着去改变自己的想法的。因为,想法是会影响到一个人的心情的

2、引娃觉察,渠道要有

在安水如看来,孩子在有了情绪波动之时,正是学习情绪管理,入门“观照自心”这一生命之课的最佳时机,那我们就可以经由阅读等渠道来去引导孩子接触乃至于学习与情绪管理有关的生命之课的。这样的生命之课,在孩子年幼之时若是不曾有接触,及至成年,孩子也很难能够具备相应的能力来去安顿自心的。

2.1阅读

虽说很多成人都不懂得要去观照自心,或不知道要如何来去观照自心,觉察情绪,但阅读却是能够让孩子慢慢了解到观照自心的重要性,从而萌生学习的强烈欲求的。

像一些妈妈在孩子入睡之前就会给孩子读些与情绪管理、自我观察、生命觉察等有关的书籍作品,以让孩子能够慢慢地具备一定的知识累积,从而在思想上深刻意识到情绪管理、自我观察、生命觉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而倘若自己在平日里头就忙得是不可开交,且是没空给孩子阅读书籍, 那我们就可以先去阅读相关书籍,并要求自己一点点地做到,而后在与孩子相处的时候,我们就能给孩子普及这方面的知识了。

但如果自家孩子已是具备自主阅读能力的了,那我们就可以给孩子买些诸如《情绪是什么》、《自我观察》、《手写人生》等书籍作品的。真心想要探索自己的内在世界的孩子,自是能够经由阅读来去学习情绪、了解觉察的。

2.2观察

对于孩子来说,观察是极其重要的学习渠道,我们理应重视孩子对日常生活和周边人物的观察,并要多与孩子交流各自的观察,乃至于在交流之后就给予及时性的引导,以让孩子能够在观察之后就去思考和学习。

虽说目前为止,考虑到孩子年幼,安水如不曾有给孩子阅读太多的与情绪管理、自我观察、生命觉察有关的书籍作品,但在平日里头,安水如就会与孩子交流情绪,探讨他人发火的根源,从而让孩子学着对其有包容。

如有一次,孩子与安水如聊到孩子自己看到的有对孩子大发雷霆的成人,安水如就告诉孩子说倘若妈妈在高中的时候不曾有去探索情绪,那今天的妈妈,也不大可能会是持有较好的脾气的。因为,这好脾气是需要学习的。

其次便是,在与孩子交流自己在日常生活当中的的观察所见时,安水如也会对孩子抛出问题,以让孩子学着去思考,倘若自己遇着类似或一样的事儿,自己会是以什么样的心情,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去应对和处理。

最后便是,在观察外边的同时,安水如也会引导孩子去观察自己在日常生活当中的点滴感受,如在跳跃之后会是什么感受、在持续较长时间从事一个活动之后会是有着怎样的身心、在被批评之后自己的身心会是有着怎样的感受等。

2.3示范

在安水如看来,觉察情绪是种能力,而这能力的学习,那可是需要他人的示范的。示范对于孩子来说,那就是最为直观和形象的学习。尚且不具备抽象思维的七岁孩童,那就更不用说的了。

那若是真的想要孩子能够在年幼之时就循序渐进地去了解、学习与情绪管理的生命之课,从而获得从容平和的心性状态,身为父母的我们自是需要在孩子面前做好相应的榜样作用的。

其实,若是不曾有去学习,那我们每一个人都曾是不知道要如何来去管理自己的脾气,以让自己在某些不如意,或闹腾的孩子面前,能够持有较为平和的心情的。

在这人世间,大概是只有那么一部分从小就出生并生长在极其良好的家庭环境与学校里头的成人,在成年之后是可以拥有相当平和稳定的心性状态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说我们要对自己的原生家庭有抱怨。我们自原生家庭而来,亦是可以穿越各自的原生家庭,以让孩子看见不一样的自己的。

其次便是,倘若自己真的舍得在自己的身上花时间和精力,那哪怕自己的脾气不够好,我们也是可以在孩子的注目下一点点地温柔起来,安定起来的。

只不过说,在自己有了脾气之后,我们要懂得去对孩子道歉,并在后来的日子里头真的有去努力改变自己,以让自己的每一年、每一个月、每一天,都能不断减少发脾气的次数。

最后便是,在遇着困惑的时候,我们可以去经由上网、阅读、问人等方法来去学习,以让自己对情绪管理、自我觉察等的理解,不断深入下去,从而获得更为系统、更为完善的知识体系。

3、总结

总而言之,在孩子心情烦躁之时,我们若是具备相应的疏导能力,加之孩子也愿意,那就可以对孩子进行适当的疏导。但在疏导之余,我们要懂得顺势引导孩子经由阅读等来去学习与情绪管理的生命之课,以让孩子循序渐进地掌握自我疏导的技巧和方法来让自己活得从容。

参考资料

1、张德芬“身心灵三部曲”[M],湖南文艺出版社,2019.12;

2、[美]雷德·霍克著,孙霖译《自我观察:第四道入门手册》[M],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2012年4月第1版,2013年1月第2次印刷;

3、[美]理查德·戴维森、沙伦·贝格利、三喵译《大脑的情绪生活》[M],格致出版社出版,2019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