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本可以”和“我真的可以”之间,还差一份允许(下)

 紫紫2266 2017-06-30


学员们在经历了“好自我”和“坏自我”以及“成人态”和“孩童态”的整合后,不管个案是顺利还是梗住,都通过这个契机看到了更多不曾被看见的自己,给出了一份空间,去拥抱更多的可能……

前言





(分享皆取得学员本人授权。感谢分享学员的有心传播。文字内容纯属个人感想与理解,专业术语或内容未必精确,仅代表个人观点)

01

大家好。

 
首先谢谢后台。把本人周日晚7:50pm的航班活生生地拖到8点半,这样不仅在7点下课之后可以及时赶上lastcall,而且到香港还能赶上回家的最后一班地铁。转了三条线,坐上才发现每条线都是最后一班,真的感谢祖先,我以后一定乖,好好学习,天天行礼(卖萌脸)。
 
月初情绪炼金术之后一直笼罩在波涛汹涌的情绪中,觉得过了好几年,反复出现的核心信念是“我是不值得被爱的”和“我什么都做不好”。第一天上课打坐的时候也出现了这样的情绪而且比以往强烈:儿时的我绝望地尖叫,被逼到墙角里,反反复复地说:'妈妈别生气。“”妈妈不要打。'这时发现原来我的两个核心信念是一体的,相互触发的:我觉得我什么都做不好,因此我不值得被爱。


那时年纪小,不懂得把具体行为的错误和人的本质区分开,以为做错了事整个人都无药可救了;又偏执,觉得悲伤和爱不能共存,所以看到伤害就以为一定没有爱。打坐最后我去抱了抱小时候的我,告诉她我们很好,其实妈妈很爱我们。这是我的第一个收获,虽然感觉还没走完。



课上做第一个排列的时候我有逃避的倾向,打擦边球,以至于这两天我依然在反复体验类似的情绪。


有爱的我恐惧又挑剔,冷漠的我敏感又自卑。一层一层地拨开自己,体验,沉淀,接纳,发现“好自我”背后也有自卑,“坏自我”也有温暖的底色,她们融为一体。我是:因为觉得自己配不上爱,所以自我封闭,以为得不到爱,那爱出去的时候自然患得患失。并对不爱的我充满嫌弃。


为啥嫌弃呢?因为我知道对方的那些自卑和悲伤——其实我也有。而我无法接受。


有爱或无爱只是外在的表现,她们本就是一回事。就像问题中的两个人看似在互相争斗其实在互相成全。

但是,反过来讲,那个挑剔的不是不爱,只是爱的同时在害怕;冷漠的也不是不爱,只是觉得自己不配得,所以不敢给。看到这点我一下子就柔软下来了,胸腔里的悲伤冲出来,想去抱一下这两个孩子。这个情绪走了两三天,起起伏伏,在写这些字的时候开始回暖了。

然后我就想啊,这些情绪是我的,也是男朋友的,也是母亲的,也是所有有过这种体验的人的。走过之后就觉得这个归属权不是那么至关重要了,更重要的是我知道了这个的痛原来是这样痛的,我也给了它足够的转化空间,并看到背后的爱。重要的是我看到那些嫌弃其来有自,那些冷漠背后是一颗孤单的心。因此也升起了慈悲。

想起来几个月前和男朋友吵架,他吼得整个天花板都掀起来。现在回过头去,能看到那分明是个受伤的小男孩,隔着三十几年的时光,伸手向我讨要一个拥抱。


好像有时候,和解不需要太深邃的智慧。我愿意放下武器谈一谈,只是因为看到你也在流血。

那些现在挑剔的,也曾经被无情地嫌弃过;那些现在冷漠的,也曾经被冰冷地忽视过——好在我终于知道了这滋味并不好受,我知道了这不是他们的错,而且只要给予允许的空间他们会自发地走向爱。相比较好情绪,我反而更感激那些“坏”情绪。今天和朋友聊天,说我们很少遇见“坏”的人,大多数人只是暂时“不幸”和“可怜”。抱怨和评判从来都不能真正改变一个人包括自己,只有爱可以,而爱又是不含有改变的企图的。

这是我的第二个收获。


那天私下里小d说当我的代表太刺激了,她从来没有感受过这么大的恐惧。其实我最近打坐时候简直。。。心脏的震颤,双臂的麻木,肩膀冷得像石头一样,胃被攥住,情绪从头顶开始劈头盖脸地洒下来,伴随着绝望和死亡。


然后前天出来四个字:恐惧如龙。其实我的恐惧是我的卫士,是强大有力的保护和陪伴,它在我自己不能面对的时候,出来帮我挡一挡、缓一缓。我当下心里是有很多感动的,同时意识到自己其实可以独当一面,不是每次都需要恐惧来帮忙了。慢慢接纳它,然后看到恐惧变成一条小小的龙,缠着我的小腿,有点可爱像动画片里的。


这是我的第三个收获。今天遇到一些害怕的情绪,在心里说谢谢,因为感受到了支持。

同时也谢谢小z做我的“坏自我”的代表。在场上让人家哭得稀里哗啦的,一下场我就觉得她变可爱了。然后第二天上课看她还是可爱得不行不行的!当时真想把她一把搂过来说亲爱的。。。。。。。。。快把我的系统还给我。咱们差不多得了。 


Just kidding~


 
这两天失眠。晚上不睡,打打坐,看看剧。看到罗振宇说成长的本质不是变得坚强,成长的本质是变得复杂。他说他总会碰到一些自己讨厌的人事来撞击他,让本来的那个他碎了一块。这时候他会伸出一双看不见的手,把这些散落一地的碎片揽一揽,连同那些他讨厌的碎片,一起放回自己的身体里,这样自己会越来越大。


这就是陆老师说的成熟的人会更宽广吧。会更少评判。会更柔软。


成长不是去祛除那些坏的,而是去理解,接纳,喜爱那些“坏的”,是带着爱意、看到“坏的”也是好的。


但是罗说的有一点我不同意:那些他讨厌东西并不是随机遇到的。而是本来就已经在生命里的。所以成长不是随时调整策略应对外境的过程,成长是一颗种子在时光中慢慢长成的本来样子的过程。


在时光中我们都变成了我们讨厌的人,这是一件好事。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得以照进来的地方。


第四个收获。感恩。



最后我想特别感谢陆老师让我做您孩童态的代表。那个被允许的空间真的是。。。。第一次知道原来生命可以如此宽广,海阔天高,尽可以上天入地,撒欢打滚。当时觉得自己是小孩也是少女,眼前的一切都大而亮,又心安理得。


见贤思齐吧,我觉得。自知自己还到不了这么大的格局,但至少看到了努力的方向。以前总说空间空间,以为只要给TA个地方能站得下就好,没曾想。。。


嗯。所以收获是。发现以前自己给自己了个假空间。


对了,和还一点收获也非常非常重要,那就是要脚踏实地。发觉自己很少实修,只在虚空上做功,写一些看起来漂亮的话,其实未尝不是一种逃避。每每想到此皆痛心疾首,觉得自己辜负了那些年擦肩而过的背运,糗事和渣男们。
落地落地落地,重要的事说三遍。


——黄埔二期学员


02


我希望被别人看见的,是怎样的我?
那个好的自我
那是我对别人的期待
我不想让别人看见的,是怎样的我?
那个坏的自我
是我自我否定,不想要的,是我想隐蔽的

在排列场上
那个我希望别人看起来美好的我
和我想藏起来的羞耻的我
我看见那个羞耻的我的委屈
我想要对那么多年一直陪伴着我的她说谢谢
她和我说我们相依为命啊
我去拥抱她,感谢她
原来我一直不想要的、嫌弃的、
是可以拥抱和感激的
因为她也是我生命里存在的一部分
而那个我希望别人看起来美好的我
保持着距离,无法靠近
我想要的,我又真的敢成为她吗?
一直以为,我和别人保持着良好的距离
其实,是我与我自己的距离
我和我自己,隔着一整个银河系

孩童态的自己
是那个曾经在绝望中长大的自己
然而,这么多年,我虽然知道那个痛苦
也一直在体验痛苦
却一直只是在痛苦里打转
没有出口
是老师说的沉溺
一直把伤口揭开给别人看
我希望你们看见我、我希望你们给我力量
我好无力、你们来安慰我

在排列场上
看见那个用着仅有的一点点力量撑着
活下来的自己
我是心疼、愧疚的
我一直把自己给别人看
可是,我看见我自己了吗?



那个那么努力,吃了那么多苦
那么艰难活下来的自己
是为了让我今天能好好的活在阳光下
而不是去复制过去
我对自己感到很抱歉
对不起、那么多年我都不曾看见你

我的模式是情绪升起,情绪打转
发泄、不处理事件、如此循环
现在,我想要做的是
一只脚在情绪的河流之中,观照自己
一只脚在现实的生活里,一件事一件事的去完成
慢慢的收回我的力量

关于我的羞耻、还围绕着深深的恐惧
还要慢慢的走、慢慢的去体验


——黄埔二期学员


03


消化了两天后,有种很奇怪的感觉出现了,我开始有点着迷那个黑暗的自己,她生动活泼,很有生命力,有力量,急躁易怒,有攻击性,敏感直接。

有爱的-残忍的、
善解人意的-冷漠没有感觉的、
自爱的-自我伤害的、
自信的-自卑被嫌弃的、
坚强独立的-懦弱退缩的、
宽容的-对自己严苛刻薄的,

大家都选我做那个坏的代表,有些意外,有些丢脸,但更多的是兴奋,这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我的心开始打开了,有勇气去面对自己的黑暗面了

残忍的那个“我”是个被误解 被伤害后,委屈愤怒和骄傲倔强的小朋友,攥着拳头或者想挥舞着拳头攻击周围的一切,“你”不靠近我,不道歉,不给我爱,“我”是不会主动求和的;

冷漠没有感觉的那个我是个自卑胆怯的乡下小姑娘,觉得那个香港小姑娘怎么哪哪儿都那么好啊,抓着衣角怯怯的站在角落里伤心的哭了;

自我伤害的那个我因为不被看见没有支持,对所有的都漠然放弃,奄奄一息;

自卑被嫌弃懦弱退缩的那个我觉得窒息,想找个洞蜷起来,后心轮的位置仿佛有个大黑洞,看似跑远了,却会时不时的回头偷偷看看有没有人来关心她安慰她,没有,还是没有啊,好绝望……

对自己严苛刻薄的那个我,五岁吗?深深的低着头低着头,好害怕啊,妈妈你别打我别那么严厉的处罚我,她突然开始放声大哭,哭喊着你们谁也不管我,没人看见我,没人爱我,没人关心我呜呜,我好害怕……

做着别人的代表,感受着每一位“我”的感受,跟着释放着各种的情绪,包括自己的个案时,那个无力的好的代表,原来“她们”想要的都是被真正的看见,被接纳,被支持,和被爱啊。

小时候没有在父母那儿得到的东西,长大以后无意识的投射到遇到的所有人身上,演化出各种剧情……而她真正想要的,其实只是自己的看见,所谓的好自我和坏自我,眼睁睁活生生的看着她们看着彼此,说我就是她 她就是我,你不接纳那个所谓的坏的黑暗的自我,那个好的光明的自我也没办法完全显现,她们是一体的。



父母没有问题,他们有他们要背负的东西,他们给了他们能给的一切,发生的只是因缘聚合下互相配合的剧情,能满足自己所有需求的只有自己。


对于隔离严重的我来说,亲身体验过这些感受,对真正的接纳自己有着巨大的帮助,我开始理解和原谅自己,开始想要为她做很多很多很多很多。

原来,火冥,荆豆岩玫瑰,唯一有的34-57求存本能的力量通道……


它们说的都是同样的东西

像杂草一样非常顽强的生命力

你是那个好的,你也是那个坏的,你是那二者

你是更多更多


——黄埔二期学员



04

黄埔二期第9次课程《与自我的关系》前的连续5天是自己的工作坊,实在没办法走不开,忍痛请了第1天课程的假。甚至第4天跟两位搭档提出第5天我不带工作坊去参加导师班,还被一位伙伴严厉呵斥,要求第5天我必须在场。因为缺了第1天课,第2天课程有点懵,看着同学的个案揣摩第1天究竟讲了些什么。做好自我和坏自我的个案,因为连续5天给IT男做工作坊,明显感觉勾出了我的傲慢自我的部分,因此就选了“大度随和的我”和“嫉妒挑剔的我”上场。也邀请陆老师做坏自我的代表。奇怪的是,嫉妒这个特质仿佛被忘记了,挑剔展示得淋漓尽致。我作为案主看着好自我和坏自我互相玩乐,最后颓然坐在角落里。坏自我代表“陆老师”说“感觉背部整个空落落的,没有力气,就呆在角落里,谁也不要理我,我也不想理任何人”这正是我多年的写照。让我一个人呆在角落里,我没有一点力气,没力气关心别人,也不想别人打扰我。

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切,好难过。好难过。却不知如何是好。
 
陆老师后来说,你要成为那个更大的,去看见,好自我、坏自我都是你,你要给他们空间。你不能给他们空间。他们就只能这样。两个相互依偎着互相取暖,还好一些,如果他们两个也很远,那更悲凉。
 
第3天,有些感觉了,开始了成人态和孩童态的我的排列。本以为经过第一天个案,回家反思,加上最近工作中还蛮能承担的,很大的挑战都迈过去了。觉得自己肯定能够成人态了。
 
不知怎了,一向做个案都不怕的我。这次整个人都抖得不行。恐惧和不敢面对。心想豁出去了。举手,被叫做个案,孩童态的我和成人态的我。成人态远远的站在一旁,悠然自得,对我是百般失望和看不上眼,我以为自己能够给孩童态空间,代表却反馈说我比她(孩童态)还小,我真的懵逼了。
 
这一幕,深深地刺激了我。我以为我工作上能扛压力,照顾搭档、敢于面对自己曾经的失败,重新站起来,绝对是很成人态的,到头来,竟然是个不折不扣的“宝宝”,竟然给不了孩童态的自己任何的东西。
 
一时间,完全没了方向,痛下决心,我一定要面对,我不要做宝宝,不要让孩童态的自己那么悲伤,那么的无助。也绝不要成人态的我对我不报希望。陆老师反正也给指出了方向一是序位,二是情绪。

那我就从这里入手,序位可以行礼,家排会更快,情绪可以体验,可以打坐。虽然只能等到9月去了,而且只能连报三期才能提前付款占到名额。当下就付了9月,10月,11月三期的款项。
 
然后,整晚,反复感受,体验,一幕幕的,生活和工作中的种种,开始清晰起来,原来一直希望别人能满足我的孩童态的期望。陆老师的话时时响起,你的需求,当初你小的时候,你的爹妈不能满足你,现在你期望让别人满足你,不是痴心妄想么,注定竹篮打水一场空。现在你成人了,你只能自己看见自己,自己接纳自己,如果你自己不能接纳自己,你指望谁能接纳呢?时不时的,渴望和需要一出现,立刻投射到外境某一个人身上。迅速警觉,那是投射,提醒自己“你必须自己看见自己,无路可选,这是唯一一条回家的路。”就这样,懵懂一晚上,老公说,你在想啥哲学问题,我说没有,在整合,整合自己。
 
导师班课程结束第2天早上,家人都不在时候,开始打坐,毫无征兆的,身上发冷,恐惧袭来,看到小时候从成都火车站转站的时候,我和妈妈走失了。一个也许是4、5岁的小女孩,迷迷糊糊上了一列车厢,蜷缩在车厢头部列车烧开水的地方。过了很久,列车员在车尾找到了妈妈,对着妈妈训斥,“你怎么搞的,连孩子也不要了”。这个场景,我一直记得,小时候,妈妈也不止一次把我弄丢。其实都没哭过,跟别人讲起来,也没觉得什么。接触了心理学之后,知道妈妈内心很苦,觉得她没心思看到我,也可以理解。

想起陆老师提醒,自己给自己空间,去体验,突然就泪如雨下,小女孩对着我说:“妈妈,我冷,我饿,我要抱抱”就这样,很久很久……终于平静下来。

这时候,才终于明白陆老师在《情绪炼金术》课上所讲的,小孩子小的时候,不能体验,如果去体验得不到爱的痛苦,会死亡,而现在大了,去体验,曾经翻不过的山,也没那么可怕了。而且只有体验,才能让自己完整。
 
也才明白,为什么自己每每总是能扛,痛得不行,压得喘不过气,也不能表达,讲出自己的需求难于上青天。自己看见自己之后,无比快乐,轻松,第1次,我可以表达爱了。喜悦的表达自己的喜欢,自己的感受。生活真美好呀!


 
然而,好景不长,生命真的是无常,傍晚伙伴为一个事情纠结,征求我的建议,从她的角度,我给了自己的建议。当她说我是信任你的,无比信任的时候,就感觉到一丝诡异的笑。当时就觉得不妙,好像不大对劲。果然,没有几句话,她就开始投诉我曾经对她傲慢。恰恰因为早上疗愈了小时候的那桩创伤,也因为疗愈过程中领悟到了陆老师所讲的玄机。我能够表达自己的需要了,也知道什么是真正为她好。我跟她说“你要我接纳你的情绪么?你找错人了。你的情绪只能自己体验。”

当时,我是百思不得其解,我一直知道她压抑的愤怒,也知道迟早会出来,可为什么会是这个时候,而愤怒归还给她之后,我自己依然有很深的悲伤。慢慢的,依稀看到,原来我曾经像她对待我一样的,用同样的方式对待过别人。受害者曾经也是施害者,陆老师的话句句应验。哎~~

话虽这么说,心里有些东西,一晚上也挥之不去,早上,以往常常出现的老症状又出现了,浑身无力,不想起床,起来后,没任何心思。跟老公打个招呼,说我不太好,你自己送儿子吧。我怕自己在送儿子路上情绪出来。

家人都走了,开始行礼,打坐,没有预期的情绪出来。却也依然泱泱的,不能专注做事,一些些的燥在那里,《情绪炼金术》上陆老师说,燥是因为有情绪出来,但又感受不深未分化,混在一团,就会表现出焦躁,下面往往是悲伤/愤怒/委屈等。赶紧抓住时机,打坐,果然,伙伴的投诉,勾出了我的悲伤和委屈,体验着体验着,发现,原来那感觉是,我是不被爱的~~,给自己空间,看见自己,看见那个感觉到不被爱的自己,跟她说,我在这里,我会爱你,不离不弃。终于,我和自己相遇。
 
感谢自己,感谢父母、感谢祖先、感谢生命、感谢生命中所有的遇见。

谢谢伙伴,谢谢同学,谢谢陆老师,感恩您的牺牲,感恩您的大爱,无所不包的智慧和勇气,没有如此的智慧,博爱,牺牲,我们如何看见自性呢?生命是那么美,让我遇见您。谢谢您陆老师。谢谢您,宇宙的智慧和生命的美好。


——黄埔二期学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