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温病大家王孟英悲苦的一生

 西医也在学中医 2022-11-10 发布于日本
原创2022-11-09 16:30·中医往事

我常于掩卷之余思索,到底是什么力量支撑着王孟英?什么力量能让他终其一生治病救人?什么力量能让他呕心沥血著书立说?在他的生命中是否有过幸福和快乐?无论我们堆砌多少赞誉之词,对他而言,都不足未过。

什么能让一个人忍饥挨饿却笔耕不辍?

什么能让一个人颠沛流离却救人无数?

什么能让一个人医技卓绝却居无定所?

什么能让一个人屡遇病死却一往无前?

答案或许就在非凡的行医生涯中。

王士雄,字孟英,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14岁时,其父病危,对王孟英手道:“人生天地之间,必期有用于世,汝识斯言,吾无憾矣。”多么伟大的一个父亲。这句话影响了王孟英一生。

王孟英瞬间就长大了,立刻着手安排今后的生活,并没有坐等社会和政府的救济。政府有大事顾不得百姓许多,要么是皇上装修房子,要么是官员要参加女儿十八岁成人礼。梦英把一家老小托付给了娘舅,亲舅啊,夫有用于世者,莫如医,欲埋头十载,而以家累吾舅,可乎?梦英此去……一切拜托。其舅看着外甥与年龄极不相称的成熟,心甚慰。

江南的小雨絮絮叨叨漫天飞下,14岁的王孟英,背起简单的行囊,只身前往鹜州,前方充满未知,小孟英身影单薄而坚定。

这一去,既肩挑养家大任,又身怀抱负,人生天地之间,必期有用于世。今后一大口人家的温饱要全靠14岁的王孟英了,要穷就医学,做一个有用的人。其实他还是个孩子。

在鹜州的一家盐务公司里,王孟英开始打工了,做会计,起步有点高啊,还是白领。白天忙碌工作,到了晚上,同事们开始休闲了,喝茶、谈朋友,KTV。王孟英格格不入,文献记录,王孟英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披览医书,焚膏继晷,乐此不疲。

王孟英这样苦苦坚持了十年,工作,读书,养家。这是他对家庭的责任,也是他对自己的责任。

17岁那年,王孟英学医正好3年。王孟英遇到了人生中的贵人。周光远,鹜州盐务总管,如厕后忽然身体发冷,大冒虚汗,口唇发白,无法动弹。请来了一堆医生,各执一词。古人有个优良传统,就都人多力量大,请好几个医生一起瞧病,我估计也是庸医太多,医家觉得谁口才好声音大谁就用谁的方子。王孟英初生牛犊不怕虎也不知道虎有多可怕,趁乱偷偷把脉,孟英大吃一惊!周领导的脉 “微软欲绝”! 这绝不是你们说的痧邪内闭,阳气马上就要消失了,如若服用芳香开窍的药物将耗尽阳气,这是非常危险滴!当时气氛确实危险,在场的其他医生简直想打他。哎,我说你贵姓啊,此时的王孟英嘴上没毛办事不牢,就一愣头青,小伙口气挺大,你们不能对领导的生命如此不负责任。周光远一听,哎,这小子有前途,就你来治。其他医生这个气啊,然无言以对。

情急之下,王孟英把随身佩带三年的配姜拿出来,让熬成汤汁,给患者付下。周光远慢慢缓过来了,王孟英当即开方人参、黄芪、白术、炙甘草等药,相当熟练。结果,周光远的病就好了。真是开了眼了,惊呆了众人。

周光远为人很地道,直接把王孟英安排到自己身边工作,而且很够意思,拿王孟英当弟弟对待。果然机会是留给了有准备的人。这两个小伙伴从此结为金兰之交,周光远还帮王孟英出书,王孟英帮周光远全家看病,并在此后多次救其于生死之间。

在鹜州的这几年,王孟英边工作边行医,娶妻生子,生活相对比较安定舒服。二十多岁,通过自学和治病实践,对治疗疾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挽救了不少危重病人。俨然是一个成手了。

踌躇满志的他回到了家乡杭州。决心在医学上干一番事业。王孟英在杭州治病,救活了许多将死之人。尤其一些被前医耽误的病人,医生都逃之夭夭了,病家死马权当活马医了,王孟英竟然都毫不犹豫地治疗,还大多给治好了。医名大震。

在别人看来,王孟英是个另类。表现在很多方面。收费特别便宜,没钱不付也行,看病要紧。这导致他一辈子没钱。搁其他医生,就这个能力水平,早发家致富了。王孟英因为没钱买房子,一直住别人的房子,不是借的就是租的。在杭州这个美丽的地方,治病十年,名满天下,却一贫如洗,无田无房。这样的租房生活,伴随他一生,直到去世也没有房子。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了国家的山河,为了每个生存着的平民,为了继续传递学习曾经文学圣人的深厚学说知识,为了开创今后时代太平昌盛的基础。这或许就是是王孟英的精神支柱。

在最困难的日子了,忍饥挨饿,吃糠咽菜,没有停止著书立说。面对穷苦的病家不多收一文钱。面对霍乱肆虐明知危险义无反顾。

王孟英的大半生,都在和霍乱作斗争。这个病太危险了,具有强烈的传染性。须臾即死。王孟英的妻子,儿子都死于霍乱,包括王孟英自己都可能死于霍乱(具体死因不详)。

王孟英老家的房子,在他离家行医的这些年里,已经被本家堂亲们分了。天平天国洪秀全造反了,老百姓遭殃了,王孟英只好带着妻儿老小逃回老家。回家时极为凄凉,“即携一砚以泛于江,浮于海,荏苒三十余年,仅载一砚归籍”。 这一年,王孟英五十一岁。

王士雄,中医温病学家,给后世留下了大量极具学术价值的医学文献,其中《随息居重订霍乱论》 、 《温热经纬》 、 《随息居饮食谱》 、 《归砚录》 、 《潜斋医话》和《王氏医案》是代表著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