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思念长长,“塌包”香!

 张继霞 2022-11-10 发布于山东

傍晚时分,边往家走边考虑该准备什么晚饭。​前几天家里储备的物资还有不少,所以暂时不需要考虑采购。

忽然想起冰箱里还有一把韭菜,那是我的心头所爱,邻居帮忙买的山鸡蛋还有很多,所以决定做“塌包”。

不知道“塌包”这个名字是不是我们老家特有的称呼,因为它的大众称呼为“韭菜盒”。

对很多物品或食物的称呼,我一直以为还是我们老家的方言称呼更亲切,就好像一个人的小名一样,无论走到哪里,它始终是亲切的温暖的。

做“塌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也不复杂。把面团分成稍大一些的小面剂,擀成小圆饼。韭菜切碎,鸡蛋炒碎,调成香喷喷的馅。然后把适量的馅放入擀好的小圆饼中,均匀摊开,对折,成半圆形,用一个碗沿着饼的边沿划出一个优美的弧度,饼边变得光滑而整齐,然后把边按结实。一个完美的“塌包”完成。

以前我们老家里没有电饼铛之类的工具,母亲总是用平底锅或者直接用鏊子烙。烙“塌包”需要用适当的小火慢慢地烙,火大了,容易糊,火太小了,则不容易熟。我不知道巧手的母亲是怎样掌握火候的,烙出的“塌包”总是呈现出两面金黄的成熟色彩,散发着诱人的香气,面香和韭菜的鲜香及鸡蛋的香味完美融合在一起,让人胃口大开。

我常常守在旁边,等待母亲烙熟几个就迫不及待地先品尝一下。刚刚烙好的“塌包”还有些烫手,就找两片干净的玉米皮包着,边吃边被烫的直哈气,却舍不得放手。

如今的我,也会做美味的“塌包”,却再也吃不出那种如获至宝的满足感。这种食物对孩子们来说,似乎远不及馅饼有吸引力。
可是我,却一直钟爱它。我的胃,似乎一直留在老家,而且,它远比我的记忆会更加深刻的记得某种食物的味道!
思念长长,“塌包”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