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盘点四川色达县旅游景点

 师兄爱影视 2022-11-11 发布于四川

色达,藏语意为“金马”,传说因在这片富饶而美丽的草原上曾发现过“马头”形金子而得名,故有"金马"之称,色达县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东北部,地处四川省、青海省以及阿坝州、甘孜州、青海省果洛州相交处,以及壤塘县、甘孜县、炉霍县、石渠县、达日县、班玛县的结合部,东邻阿坝藏羌族自治州壤塘县,北与青海省班玛、达日两县接壤,西、南分别与甘孜州的甘孜、炉霍两县毗邻,色达县高原风光秀丽也是藏传佛教寺庙比较集中的地方。色达又有哪些旅游景点呢?小编简单地给你们介绍一下。

一、《色达五明佛学院》

色达五明佛学院,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色达县洛若镇,距色达县城20余公里处,有一条山沟叫喇荣沟,顺沟上行数里,蔚蓝苍穹之下,风起云涌之间,数以万计的绛红色木屋坐落于五座山环抱的谷地,自成一朵莲花的形状,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喇荣寺五明佛学院,也称色达佛学院,平均海拔3900米,属藏传佛教宁玛派,色达佛学院是世界上最大、人数最多的藏传佛学院之一,它由当今藏传佛教宁玛派上师晋美彭措于1980年始创,三十年间,僧众已经由最早的几十人,发展到现在的数万人。学院的课程设置分显教、密教和共同文化三大部分。显教又设有戒律、因明、俱舍、中观和般若,密教又设有续部经典、各类加行、生起次第、圆满次第、大圆满和窍诀等。共同文化课设有声明、医方明、藏文、汉文、计算机、历史等内容。

佛学院的僧舍很壮观,连绵数公里的山谷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木棚屋,谷底和山梁上分布着几座寺庙和佛堂,建筑规模虽都不很大,但装饰考究而辉煌;身披桨红色僧袍的-和尼姑来来往往,空气中充满生机和祥和气氛。

二、《格萨尔文化艺术中心》

色达格萨尔文化艺术中心总建筑面积17818平米,主体建筑面积8658平米,艺术广场面积9160平米,共七层,高33.4米,由文化馆、图书馆、非遗馆、格萨尔博物馆、演艺中心、全民健身广场等部分组成。主建筑顶层为金黄色,六层绿色,五层红色,分别象征格萨尔王宫的金黄宫、绿松石宫、珊瑚宫。一楼设有游客接待大厅、剧场、安保和医务室,观众在这里可以欣赏到色达藏戏。二楼为四方降魔厅,主要展示格萨尔戎马一生,降服四方大地的英雄事迹。三楼为色达历史及民俗文化展厅,主要展示的是色达的历史和色达的游牧、农耕文化。四楼则为色达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集中展现色达格萨尔彩绘石刻、色达藏戏和藏族羊毛编制技艺等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五楼为岭·格萨尔三十员大将厅,有西藏极为少见的格萨尔坐像和格萨尔大将雕塑30尊。六楼为格萨尔化现展厅和文献展厅,收藏了藏族的历史经典、宗教文献和色达历史上著名高僧大德撰写的有关宗教、历史等方面的文集,以及各地出版的《格萨尔王传》史诗和相关的格萨尔资料。色达县格萨尔文化资源丰富,底蕴丰厚。这里是格萨尔藏剧的发祥地,享有“格萨尔文化艺术之乡”的美誉。格萨尔文化遗存星罗棋布,格萨尔王的传说世代相传,格萨尔说唱、藏戏、唐卡、时刻、歌舞、文学作品、研究成果等各种文化艺术形式丰富,在国内外颇负盛名。

     中心主楼前的广场上有格萨尔王著名的13位将军的塑像。建成的中心成为了色达县传承、保护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有效的载体,成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的标志性建筑,是色达县叫得响的又一文化名片。

三、《翁达格萨尔藏寨景区》

翁达格萨尔藏寨景区是色达的东大门,海拔三千余米,气候温和,盛产青稞、麦子、黄金,也是色达的江南,是农牧业两不误地。翁达格萨尔藏寨景区沿色曲河两岸依山而建,傍山而立,外形高大雄伟,外观采用拟人化造型建造,当地居民为铭记格萨尔忠诚爱将色尔哇・尼崩达雅的丰功伟业,巧妙地利用当地建材,建成一幢幢酷似英雄形象的藏房,故也称“色尔坝藏寨”,其异于其他区域的建筑,因此成为色达地区独有的人文景观。厚重的格萨尔文化为藏寨蒙上了ー层神秘面纱,构成了国道317线一道亮丽的风景。

传统的色尔坝藏寨以石头、泥土、木头为主要建筑材料,屋顶也不用瓦片,全部采用泥土,取材十分简单、方便,修建全靠人工,工期较长,藏寨房屋层数有较严格的规定,普遍为3至4层,不少于3层,也不会高于4层,建筑风格自成一体。藏寨造型完全拟人化,外形奇特,上大下小呈倒立的品字形,犹如一个头戴盔甲、身披战袍的将军;房屋上层楼廊外部均以高山柳条垂挂环绕,以象征大将色尔哇·尼崩达雅的披肩长发;房顶正中的小旗帜就像将士头盔上的帽缨;房屋右侧随风飘拂的经幡,恰似将军手握长矛在冲锋陷阵。房屋依山而建,傍山而立,外形高大雄伟,蕴涵着深厚的格萨尔文化。

四、《色达草原》

色达草原,据说在这片草原上,人们发现了“马头”形的黄金,后人给它取名为“色达”(意为金马),表示祝福。还有一个传说,它是格萨尔留下的战马,并命名为“金马”。 同时,该县也盛产黄金,这里已成为“金穴数百处,岁溢数千两”的地方,据说,如果全县草原上的黄金全部开采完,就可以铸塑一匹金马,正因为如此,色达县被誉为“黄金之乡”。 金山、金水、金坝、景谷被誉为“色吉玛、色塘、色拉沟黄金十八层,金梁玉柱在其中”。

色达草原位于长江主要河系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上游地带,与甘孜西藏石渠扎溪卡草原构成境内最著名的天然牧场。沿色曲河北上,河的两岸,成百上千条牧草丰美、开满各色野花的草沟,延绵起伏的山脊,向东西方向延伸而去。其间,是音符一样流动的黑色的牦牛和白色的羊群,以及被风吹来的时有时无云朵般柔和的牧歌。天高云淡,碧空如洗,色曲河与两岸宽广的牧草带,像大路一样伸向远方,与天边相接。置身其间,有一种通向世界尽头无限苍茫的感觉。到色达草原,去看看大地多少个世纪之前就有的面貌,无疑是一种快乐的事。

五、《珠日神山》

珠日神山又音译作“竹日神山”,有的又音译作“忠日神山”。位于色达县西北部色柯镇境内,系巴颜喀拉山延承,西北东南走向,山脉长3100公里,宽600米,总面积2平方公里,主峰海拨4961米,是色达境内的最高山峰。珠日神山整个山形像一把利刃直刺苍穹,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色达人民相当敬重珠日神山,把它看作是金马草原的保护神,珠日神山还有许多与格萨尔有关的遗迹遗址。

        据记载,珠日神山是莲花生大师曾加持过的雪域支神山之一,这里不论人文景观还是自然景观,都有神奇的传说。珠日神山有很多形状奇特的岩石,绝壁上还有各种有趣的难以解释的天然神秘图案,以及天然形成的笔力遒劲、刀法圆润的各种诤言,各有奇姿,各具妙色,颇具抽象之美,且随处可见历代高僧大德的正果印迹,还有格萨尔大王征战四方的足迹和王妃珠姆的背水桶。每至夏季,神山四周碧草如毯,满山遍野绚丽多彩的野花以醉人的芬芳飘溢在娇绿的原野,湛蓝的天空浮动着旖旎的白云。

六、《色达洞嘎寺》

洞嘎寺是色达县三大寺庙之一,位于县城西郊约6公里处的一座形似白色海螺的神山上。该寺由曲锡吾金创建于公元1686年,大殿建筑面积约800平方米,高约10米,殿堂内塑有释迦牟尼坐像一尊,一面宗教壁画塑绘,红柱上雕龙刻花,色彩艳丽夺目,气氛庄严肃穆,气势雄伟壮观。该寺活佛恩邓曲吉尼玛曾去年印度修行数年得道,印度法王敬称其法号为"康曲普喇嘛",意思为能够在水上飞行的喇嘛。

1936年,第三世洞嘎活佛主持时,中国工农红军朱总司令所属部队红二方面军部分红军队伍途经该寺,在此休整半月之久,堪布班玛多吉、扎巴嘎洛接待了红军,并从住房、粮食、饮具、马匹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红军官兵甚为感动,为寺院赠送锦旗一面并留下借据,该寺至今保留着红军的遗物。

七、《邓登曲登佛塔》

邓登曲登佛塔又名降魔塔,位于色达县的色柯镇,距县城1.5公里。是四川省最高的藏传佛教宝塔,该塔始建于藏历铁猪年(1913),塔基包括外围经房100米,高52米,共9层,石木结构。主体建筑内圆外方、外圆内方、交错层叠,邓登曲登佛塔是雪域高原建筑艺术中的一朵奇葩,是游牧民智慧的结晶,吸引着八方游人。

八、《色达紫铜金马塑像》

紫铜金马塑像立于县城内,塑像高7米,长3米,宽3米,座西向东,基身以大理石砌成,骏马呈腾空抖鬃长啸状,气宇不凡,象征着金马人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民族精神,激励着色达人民为金马草原的兴旺发达而奋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