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欣赏杜甫的《登高》,兼谈七律诗写作

 读书工 2022-11-11 发布于广东

格律诗发端于南北朝,初唐时已经初具雏形,盛唐时定型并发展到巅峰。其中杜甫是律诗的高手,尤其是他的七律《登高》,更被人们所推崇,甚至被人们称为古今七律诗第一。

时至今天,我们仍然有很多人热衷七律诗,不但欣赏热情不减,而且还有很多人,特别是退休人员在创作。那么怎样才能写好一首七律诗呢?我们结合杜甫的《登高》做个简单的介绍。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一是要确立主题。诗言志,诗歌是表达思想感情的。像杜甫《登高》的主题就是悲秋,然后围绕着主题去构思,去组织素材,去抒发自己的感慨,去表达言外之意。

杜甫这首诗写于夔州,身在群山之中,脚下又是长江三峡,而且是落叶缤纷的秋天,这些都是入诗极好的素材。所以诗歌的前四句就地取材,写的是景物。

而后四句悲秋是抒情,也叫作触景生情。情之所以生,当然不只是秋景的触动,更主要的是安史之乱前后国家动荡不安和个人怀才不遇辗转漂泊的反思。

二是要明确用韵。从《平水韵》三十个韵部里面,找到合适的韵脚。这三十个韵部,分为上、下平声各十五个。上平声有东冬江之微鱼虞齐佳灰真文元寒删,下平声有先萧肴豪歌麻阳庚青蒸尤侵覃盐咸。

杜甫的《登高》,韵脚是哀回来台杯,是属于首句入韵的类型。按照《平水韵》,是“十灰”。至于仄声韵部,因为七律诗只押平声韵,所以我们就不用去考虑它。

三是要落实平仄。七律的平仄格式有四种,一句定型,其它的都可以按照对粘的原则推断出来。对就是指每一联的上下句平仄要相对。粘就是指后联的上句要和前联的下句平仄相同。

下面就是《登高》的平仄,按照七律的要求是完全符合规则的。我们看到有少数平仄不相符,如第一句的第一字,第二句的第一和第三字等,那就是还有例外,可以“一三五不论”的。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写作七律,除了上面这种仄起平收的格式以外,还有三种,具体是平起仄收式,平起平收式,仄起仄收式,每种都有八句,写作七律时要严格遵守,对号入座。

四是要安排对仗。对仗就是指出句和对句,在结构和词性上要保持相同,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还有就是平仄相反。

七律要求中间两联,即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尾两联则可以随意。杜甫的这首诗是从严要求,标准更高,不但四联都对仗。而且首联还是句中自对。

如颔联“无边落木”和“不尽长江”是偏正结构的名词互对,“萧萧”和“滚滚”是叠字互对,“下”和“来”是动词互对。上下两句总的是主谓结构互对,音节节奏是“421”互对。

如首联“风急天高”和“渚清沙白”是联合结构的上下句互对,也是句中自对。句中自对即主谓结构的“风急”对“天高”,“渚清”对“沙白”。七律诗的对仗有工对和宽对之分,一般来说,颜色、数字、方位等都是要求工对的。

五是要合理布局。七律诗的结构布局讲究起承转合,一般四联各担当一个职能。如《登高》的起句是写眼前秋景,水落石出,鸟叫猿啼。颔联紧承首联从更广阔的画面上继续写秋景,那是无垠的群山和奔腾的长江。

颈联不能继续写景,要转折到写人事上来。杜甫用“万里”“常作客”“独登台”等词汇表达自己不被朝廷所用、背井离乡、穷困潦倒的悲惨处境。

尾联用力一合,以头发花白、疾病缠身,再也无能为力去实现自己匡时济世的人生抱负而结束全诗。七律有了起承转合的变化,就能够避免平铺直叙,起到一波三折、波澜起伏的效果。

当然写七律诗还有很多要求,如要注意拗救、撞韵、平头、失粘、孤平、三平尾等,今天只是结合欣赏杜甫的《登高》讲了一些基本的规则。七律诗入门不难,难在不断提高和精益求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