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荆楚作家 《荆楚作家诗教论坛 律诗折腰体 月同题》第五讲

 荆楚作家诗词 2023-04-28 发布于湖北

蓝字

点击上边标题下蓝灰色“#荆楚作家”,关注本刊 !  点击右上角三个点转发朋友圈!

本刊默认平水韵、词林正韵、中原音韵。新旧韵不能混用,新韵必注明。指定周三为微群投稿日,周日出刊日!


荆楚作家 百家之苑 百姓文学!

荆楚作家诗教论坛:关于开展《律诗折腰体 格律变格练习作品征稿活动的通知

为进一步形成学习、创作精品的氛围,我们特开展《律诗折腰体》格律练习作品征稿活动。现将征稿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征稿对象:

荆楚作家诗词社所在微信群全体诗友。

二、征稿体式:五律诗·折腰体(中折腰)

不限主题(自由拟题)。

三、投稿要求:

1. 注重作品思想性。凡立意、语言不健康作品一律不收录。违法违纪内容的立即删去并作相应处理。

2. 作品必须合律,请核准格律再投稿。

3. 请选您目前思想性、艺术性最好的作品投稿。题材不限。

4. 此征稿至2023425日截稿前有效。428日出刊。

5. 每人一首。投稿时请注明荆楚月同题字样,否则会影响到收稿人员漏收了。

6. 投稿格式:作者姓名放作品标题下,不须注体式。默认平水韵,新韵必注明,新旧韵不能混搭。

7. 参与月同题学习之作者三次以上,在荆楚作家微刊出个人诗词专辑四期以上者,同时关注《荆楚作家》微信公众号者,将享受诗社五年社员资格。

荆楚作家诗词社

2022328

腰体格律征概述

折腰体

变格称谓折腰体在当下写作时并不流行,但是却不可不知!

折腰体,是格律诗在平仄上的一种变格的称谓。最早出现于唐代高仲武编选的《中兴间气集》。该书选录了大历十才子之一崔峒的《清江曲内一绝》:

八月长江去浪平, 片帆一道带风轻。

极目不分天水色,南山南是岳阳城。

题下注明折腰体

名词释义

关于折腰体,唐代并没有明确的定义。宋人的多种诗话中,亦提及过一说,大致定义为中失粘而意不断。这样定义,渔火认为是言简而意赅的。

也就是说,所谓,

第一,要从中失粘;

第二,虽格律上从中失粘,但在诗意上并不截断。

简而言之,折腰体只是平仄格律上的一种变化,与整首诗的诗义无关。严羽《沧浪诗话·诗体》云:有绝句折腰者,有八句折腰者。这里的八句,即是指律诗(包括七律、五律,不包括长律)。绝句只有四句,所谓中失粘,即第二句和第三句的平仄原本是要相粘的,而故意作失粘处理。

同理,八句的律诗,第四句和第五句的平仄原本也是要相粘的,而故意作失粘处理。要强调的是,折腰后的平仄,须继续按粘对的规律顺承下去,该对的仍需对,该粘的仍需粘。(从形式上看,后半部分的平仄基本与前半部分的平仄相同。)

古人在创作格律诗时,极大部分是严格按照平仄格律的正格进行创作的。但为了防止千篇一律,也进行了一些平仄变化的尝试,就是其中之一,这可以说是一种对审美更高意义上的追求。这种少量存在的不和谐,由于不对正格构成威胁,故反而形成了一种辩证意义上的缺陷美。折腰体"是近体诗的一种特殊形式。近体诗格律严谨。当这些格律影响到内容的表达和情感的抒发时,诗人们会采取一些变通的办法来完成自己的写作。用折腰体代替常体(即正体),便是变通的办法之一。可能有人会说了,特别是对于不愿意受格律约束,一些不要格律,排斥格律派会说了:折腰体就是可以不用管格律,那就可以随意写了那样理解就是错的。

按照王力划分律诗的标准:折腰体诗律诗有五个要素:

一:是字数合律。五言诗四十个字,七言诗五十六个字;

二:是对仗合律。除了绝句,律诗中两联必须讲对仗;

三:是平仄合律。每句平仄须依一定的格式

四:是虽格律上从中失粘,但在诗意上并不截断。简而言之,折腰体只是平仄格律上的一种变化,与整首诗的诗意无关

五:要强调的是,在五言、七言律诗中,一般只许折腰一次。折腰后的平仄,须继续按粘对的规律顺承下去,该对的仍需对,该粘的仍需粘。(从形式上看,后半部分的平仄基本与前半部分的平仄相同。)

这五条很重要,大家要牢记如果五个要素具备,就是纯粹的折腰体诗;如果不具备这些要素,就是古风式的律诗;亦称拗律;如果只具备第一个要素,就不算是律诗,只是字数偶然相同而已。

来源考证

折腰体作为诗体名称,最早出现在高仲武编选的《中兴间气集》中。该书选了大历十才子之一崔峒的《清江曲内一绝》,题下注明折腰体。诗如下:

八月长江去浪平,片帆一道带风轻。

极目不分天水色,南山南是岳阳城。

何谓折腰体,唐人没有解释,也许有过解释,可惜失传了,宋人的解释很简单。惠洪《天厨禁脔》卷上云:

折腰步句法:

《宿中山》:'幽人自爱山中宿,更近葛洪丹井西。

庭前有个长松树,夜半子规来上啼。

前诗韦应物作,虽中失粘而意不断也。

严羽《沧浪诗话·诗体》:有绝句折腰者,有八句折腰者。宋人魏庆之《诗人玉屑 诗体》释之曰:折腰体,谓中失粘而意不断。所谓中失粘者,指第二句与第三句平仄失粘;意不断者,则指两句之间联系紧密,意脉不断。形式举例此体中唐的崔峒此前已有不少类似的作品。

如王维《送沈子福归江东》:

杨柳渡头杨柳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又如韦应物《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前者是仄起式,后者是平起式;其共同特点除二、三句失粘外,还有几点须注意:

1、第三句第五字均用仄声;

2、凡遇仄仄平平仄仄平句时,第五字均改用平声(杨柳渡头杨柳稀是孤平拗救,上有黄鹂深树鸣野渡无人舟自横则三平连用)。此为最典型之折腰体,唐人颇爱用之。如白居易《游仙游山》:

暗将心地出人间,五六年来人怪闲。

自嫌恋着未全尽,犹爱云泉多在山。

此为平起式,第二句字平声;第三句第五字用仄声,下句第五字以平声拗救;格式同与韦应物《滁州西涧》相同。

又如赵彦昭《奉和圣制人日玩雪应制》:

始见青云干律吕,俄逢瑞雪兆阳春。

今日回看上林树,梅花柳絮一时新。应制竟用折腰体,可知已成一时之风气矣!此诗格式略同于王维的《送沈子福归江东》,第三句第五字亦用仄声,只首句不押韵耳。崔峒《清江曲内一绝》实亦此格,唯第三句不用拗体,首句则遵王维体用韵而已。亦有只折腰而不用拗句者,

如上官仪《春日》:

花轻蝶乱仙人杳,叶密莺啼帝女桑。

飞云阁上春应至,明月楼中夜未央。

陈志岁《斗鸡》:

五亩田平踏迹新,噍群围处起禽尘。

常说和生犹未得,挑唆血斗是何人?

以上两诗中,上官仪诗乃平起式,除首句不入韵外,三四句不用拗体,盖初唐格律初定,诗人往往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半步也。陈志岁诗一二两句与七言格律诗仄起入韵式无异,三四两句是标准的七言格律诗句式。全诗亦不用拗句,只是中间折腰而已。中失粘而意不断折腰体并非仅限于七绝,近体诗中五绝、五律、七律均可用之。兹各举例,略作说明。五绝之折腰者,

如: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张九龄《自君之出矣》

对酒不觉暝,落花盈我衣。

醉起步溪月,鸟还人亦稀。

——李白《自遣》前者为平起式,二三句之间折腰,但每句均合律;后者为仄起式,除二三句失粘外,每句均拗,首句连用五仄,次句字,既救上句不觉,又救本句之,句法苍坚高古。三四句平仄声互换,与韦应物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声律相同,盖将七言前二字截去,即是带雨晚来急,无人舟自横也。五律之折腰者,

如:故乡杳无际,日暮且孤征。

川原迷旧国,道路入边城。

野戍荒烟断,深山古木平。

如何此时恨,噭噭夜猿鸣。

——陈子昂《晚次乐乡县》

不信最清旷,及来秋已空。

数点石泉雨,一溪霜叶风。

业在有山处,道归无事中。

酌尽一杯酒,老夫颜亦红。

——唐求《题郑家隐居》前者平起,只是首联与颔联间失粘,其余各句都合乎律诗要求;后者仄起,每联之间均失粘,且每联都用与李白醉起步溪月,鸟还人亦稀同类的拗句,格调极为高古。七律之折腰者,

如: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至今疑。

——杜甫《咏怀古迹》

苦忆荆州醉司马,谪官尊酒定常开。

九江日落醒何处,一柱观头眠几回。

可怜怀抱向人尽,欲问平安无使来。

故凭锦水将双泪,好过瞿塘滟滪堆。

——杜甫《所思》

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

——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三首均仄起,但第一例是首联与颔联失粘;第三首失粘处在颈联与尾联之间,怅望千秋一洒泪朝罢须裁五色诏,均在第五字用仄声,而第六字未以平声相救,与惟有相思似春色小有不同,第二例则在四五句与六七句间两次折腰,中间四句声律都略同于韦应物的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其中一柱观头眠几回用孤平拗救,读来音调更为宕折激楚。

01.

春日晨雨(折腰体)

碧原曙光(湖北)

晓迎孤醒客,春深未解凉。

花繁轩槛外,草茂塔林旁。

清池云染色,陋巷风吹香。

薄雨戏街市,路人行且忙。

02.

踏青(折腰体)

曲银侠(长春)

春光开眼界,垂柳荡丝纱。

杏脸娇羞露,桃腮妩媚遮。

麦岭飞鸦雀,河塘养蟹蛙。

回眸千树艳,墨染醉天涯。

03.

清明墓前(折腰体)

徐宜华(湖北)

木兰山翠岭,慈母墓茔青。

鸟唱呖呖调,人行蜿蜿町。

跪地思恩厚,燃香寄意馨。

阴阳虽两隔,音貌刻心铭。

04.

学诗有感  (折腰体)

陈法营(河南)

吟工如锻剑,铸萃解千愁。

弯径存平路,层梯上顶楼。

揽月观星去,踏云博浪游。

兰台精艺寄,何怕鬓霜浮。

05.

梨花(通韵)折腰体

江南诗路

万树梨花雪,半江明月弯。

长堤牵柳絮,驿路荡云烟。

频频引双凤,早早占春帘。

心比红花美,歌如金果甜。

06.

雨思(折腰体)

邹平力(江西)

已讶层林响,更惊丛水花。

烟腾山谷外,鹭憩柳枝丫。

新茶初上市,旧梦又抽芽。

雨急情如我,相思横际涯。

07.

赏春(折腰体)

兰花幽香

犹喜春之客,悠开淡散香。

枝繁探墙外,花素沐晨霜。

田间添锦色,野陌正芬芳。

浅字诉心语,安然意境藏。

08.

 贺毕升园竣工(折腰体)

胡五星(湖北)

狮山隐士身,遗址毕升真。

素业存青史,丹心启后人。

活字千年实,全书万家春。

名园风景好,故里色添新。

09.

月河公园(折腰体)

江肖晓

霓裳粉黛顽,瘦骨水盈间。

油菜绿黄绕,海棠红嫩环。

白鹭枝鸣恋,金鱼水舞娴。

春风摇曳俏,百态暗香斓。

010.

三春多异宝

王又全

乡村多异宝,遍地有奇珍。

荠菜田间笑,蘑菇树底陈。

素手樱桃美,香唇雀舌淳。

竹芽烹腊肉,最爱是三春。

011.

学生驾车与庐州四友赴绍兴许总接待

闵济林(南京)

又吟今世缘,弟子奉佳篇。

先品老黄酒,悉尝新碧泉。

瓜渚湖边月,山阴梦里天。

江南情未了,再写醉红笺。

注:尾联隐含完成荆楚作家和江南诗词学社作业之事。

012.

经儿子出生医院

胡从发(荆州)

博儿生养处,满目见千疮。

旧址隐残院,新泥填老塘。

拔地高楼立,参天大树伤。

拿机留昔影,不是那时光。

预告

(下期荆楚月同题)

荆楚作家诗教论坛:关于开展《七律诗偷春体 格律变格练习作品征稿活动的通知

为进一步形成学习、创作精品的氛围,我们特开展《律诗折腰体》格律练习作品征稿活动。现将征稿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征稿对象:

荆楚作家诗词社所在微信群全体诗友。

二、征稿体式:七律诗·律诗偷春体

不限主题(自由拟题)。

三、投稿要求:

1. 注重作品思想性。凡立意、语言不健康作品一律不收录。违法违纪内容的立即删去并作相应处理。

2. 作品必须合律,请核准格律再投稿。

3. 请选您目前思想性、艺术性最好的作品投稿。题材不限。

4. 此征稿至2023525日截稿前有效。528日出刊。

5. 每人一首。投稿时请注明荆楚月同题字样,否则会影响到收稿人员漏收了。

6. 投稿格式:作者姓名放作品标题下,不须注体式。默认平水韵,新韵必注明,新旧韵不能混搭。

7. 参与月同题学习之作者三次以上,在荆楚作家微刊出个人诗词专辑四期以上者,同时关注《荆楚作家》微信公众号者,将享受诗社五年社员资格。

荆楚作家诗词社

2022428

前言

五律或者七律有四个基本要求,一韵到底,粘对,平仄合律,对仗。

其中对仗一般要求在中间二联。不过,也有几种不同的对仗情况,由此也出现了偷春体、藏春体、宗楚客体、无对仗体、扇面对等。但他都属于律诗的变体格式。现在体律诗中很少运用,但不可不知。

一、无对仗体

在唐朝的科举中,大多靠五言排律,对于对仗的要求自然很严格。但是初唐的时候,在过渡期,也有失粘或者不对仗的律诗。这种现象,在严羽的《沧浪诗话》中说到:

有律诗彻首尾不对者(盛唐诸公有此体,如孟浩然诗:“挂席东南望,青山水国遥。轴轳争利涉,来往接风潮。问我今何适,天台访石桥。坐看霞色晚,疑是石城标。”又“水国无边际”之篇,又太白“牛渚西江夜”之篇。皆文从字顺,音韵铿锵,八句皆无对偶),

文中提到孟浩然的这首诗为《舟中晓望》:

挂席东南望,青山水国遥。轴轳争利涉,来往接风潮。问我今何适,天台访石桥。坐看霞色晚,疑是石城标。

孟浩然另有《洛中送奚三还扬州》也是通篇不对仗:

水国无边际,舟行共使风。羡君从此去,朝夕见乡中。予亦离家久,南归恨不同。音书若有问,江上会相逢。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也是通篇不对仗的名作: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这三首诗,押韵、平仄、粘连都没有问题,只是没有对仗而已,这种首尾不对仗的律诗又叫无对仗体。


二、全对仗体

五律或者七律,只需要中间二联对仗即可,但是也有不少律诗八句都对仗。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杜甫的七律《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金庸的先祖查慎行在《初白庵诗评》中说:

七律八句皆属对,创自老杜。前四句写景,何等魄力。

但是八句皆对的七律并不是首创于杜甫, 早在在初唐,就有诗人开始八句皆对的律诗,《奉和幸安乐公主山庄应制》:

玉楼银榜枕严城,翠盖红旂列禁营。日映层岩图画色,风摇杂树管弦声。
水边重阁含飞动,云里孤峰类削成。幸睹八龙游阆苑,无劳万里访蓬瀛。

这首诗的作者是武则天时期的宰相宗楚客,他另有一个身份更为有名,他有一个孙女嫁给了诗仙李白。

后人把这种八句皆对的律诗称之为”宗楚客体“。

其实更早一些,在南北朝就有这种全对仗的律诗。例如庾信这首”十句皆对“的《王昭君》:

拭啼辞戚里,回顾望昭阳。镜失菱花影,钗除却月梁。围腰无一尺,垂泪有千行。绿衫承马汗,红袖拂秋霜。别曲真多恨,哀弦须更张 。

除了第七句”绿衫“与第六句”垂泪“失黏以外,庾信这首就是一首不错的五言排律。


三、蜂腰体

宋朝蔡正孙《诗林广记》中提到了一种蜂腰体:

诗有蜂腰体,如贾岛《下第》诗是也。盖颔联亦无对偶,然是十字叙一事,而意贯上二句。又颈联方对偶分明,谓之蜂腰格。言若已断而复续也。”

贾岛的《下第》诗如下:

下第只空囊,如何住帝乡。杏园啼百舌,谁醉在花傍。泪落故山远,病来春草长。知音逢岂易,孤棹负三湘。

可以看到,这首诗仅仅颈联对仗:泪落故山远,病来春草长。颔联不对仗:杏园啼百舌,谁醉在花傍。

之所以叫作蜂腰,表示第二联不对仗,中间像蜜蜂的腰那么细,看上去似乎断了一样,后面又接上了(颈联对仗)。


四、隔句对体

唐朝郑谷吊僧诗云:

几思闻静话,夜雨对禅床。未得重相见,秋灯照影堂。孤云终负约,薄宦转堪伤。梦绕长松榻,遥焚一炷香。

这首诗也同样符合五律的标准,除了第二联(颔联)不对仗以外。但是这首诗首联和颔联是“隔句对”。

《诗林广记》中解释说:

破题与颔联便作隔句对,若施之于赋,则曰“几思静话,对夜雨之禅床;未得重逢,照秋灯于影室”也。“

隔句对,其实指第二句与第四句对仗,即“夜雨--对--禅床”,对“秋灯--照--影堂”。虽然平仄不相对,但是意义相对。这和杜甫《登高》首联平韵句对仗类似。


五、偷春体

宋朝魏庆之《诗人玉屑》中提到一种偷春体:律诗之一体。凡起联相对,而次联不对者,谓之"偷春体"。言如梅花之先春而开。

其法颔联虽不拘对偶,疑非声律;然破题已的对矣。谓之偷春格,言如梅花偷春色而先开也。

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诗云:

无家对寒食,有泪如金波。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仳离放红蕊,想像嚬青娥。牛女漫愁思,秋期犹渡河。

破题已对的意思是,首联已经对仗:无家--对--寒食,有泪--如--金波。但是这首颔联不对仗: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

参阅宋魏庆之《诗人玉屑.诗体下·偷春体》。

古人很善于比喻,蜂腰、偷春都很形象。


六、藏春体

清朝仇兆鳌在《杜诗详注》中,提到一种藏春格律诗:

此诗上四散行,下四整对,亦藏春格也。

仇兆鳌说的这首诗,是杜甫的《早花》:

西京安稳未?不见一人来。腊日巴江曲,山花已自开。盈盈当雪杏,艳艳待春梅。直苦风尘暗,谁忧客鬓催。

这首诗前四句不对仗(散行),后面四句两两对仗,仇兆鳌说这种律诗为“藏春格”。


结束语

五律或者七律,中间二联对仗为正格。以上几体,除了宗楚客体以外,严格来说,都不是标准的律诗。

不过,既然古人有种种说法,不妨了解有所学习一下,对现代体诗词写作是大有脾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