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六十七军1985年“9.8”作战的历史意义

 张洪清 2022-11-11 发布于北京

你是否还记得:在祖国南疆,有一个老山。

你是否还记得:在老山战场最前沿,有一个211高地。

你是否还记得:1985年的今天,在211高地有一场激战,史称“9.8”作战。

1985年的今天,就在我发文的这个时刻,在老山前线的211高地,六十七军刚刚打响了历史性的出击作战……

事情还得从5.31”作战说起:

1985531日,在六十七军刚刚接替指挥权不到两天的那个早上,越军实施了蓄谋已久的“T5M1”计划,袭击并夺占了我211高地的12号哨位。

两个哨位,弹丸之地,但是,一直无望“收复失地”的越军,却在国际上大肆喧嚣“胜利”。

611日,我军组织三个连队连续攻击,伤亡百余人,最终却“未能奏效”。

越军更加狂热的喧嚣胜利。在阵地上,天天都能听到越军大喇叭的“喊叫”。

部队士气受到很大影响。

国威军威受到不小的伤害。

五九五团、一九九师、六十七军在极大的压力下,苦苦准备了近三个月,初定910日前后择机夺回两个哨位。

198593日,一九九师侦察连的勇士们开始潜入211高地3号哨位。

98414分,代理二排长常金岭带1名侦察兵摸至2号哨位2米处抵近侦察,发现2号哨位敌情无异常变化。

850分,侦察连上报了今天上午出击的建议。一九九师首长果断定下12时前奇袭12号哨位的决心。具体打响的时间,交由担任袭击队长的一九九师侦察连副连长原明根据接敌情况临机确定。

1030分,天气晴朗,原明带领袭击队开始摸进。

整个老山战场屏住了呼吸,静静等待原明的信号。

1044分,袭击队静悄悄的摸进至敌阵前完成了袭击准备。

越军还在按常规睡觉呢。

此时,原明压低了声音,对着对讲机重复的说了一个字:“好、好、好。”

随机,袭击队分组猛扑敌阵,一群爆破筒投入越军工事。

瞬间,爆破筒与我纵深炮兵火力几乎同时呐喊起来。

整个老山战场随之山呼海啸……

1046,奇袭队即完全攻占了 I2哨位,全歼了守敌。

从接敌开始,仅仅16分钟。

这两个哨位,是越军大肆喧嚣的资本,岂能轻易丢失。

当天,不服气的越军即对211高地实施了20多次反扑。

敌我双方的炮弹,都不断的向这里倾泻。

流血牺牲在不断增加,“添油”在不断继续。

14日,两个哨位的洞穴全部被越军炮火炸塌了。军、师首长决定,就近重建新工事继续抗击。

15日,六十七军指挥所收到17勇士誓死坚守211高地的决心书。

这一次,仗打的比6.11”更加激烈、残酷。但是,这一次的结局却完全不同。那就是:211高地两个哨位始终坚如磐石!

越军的反扑持续地、激烈地进行了40多天。40多天后,越军终于被打服气了!战场终于平静下来了。

当年在老山,9.8”作战是雪耻之战,重振了国威军威,重振了部队士气,也为我军后来的出击拔点作战树立了一个典范。

三十多年后的今天,在全面研究211高地作战及老山作战之后,我认为,六十七军1985年的“9.8”作战,其意义不仅仅是当年的雪耻与重振!

“9.8”作战的胜利,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彻底终结了所谓“第三军事强国”不服气的历史

历史反复证明,要制服那些狂妄自大的强盗,有理更需拳头硬。而且,靠一两次打击还不行,必须使其屡战屡败才能制服;靠人多势众也不能使其心服,只有在力量和作战条件基本平衡的情况下,靠高于敌人的智慧和勇敢使其屡战屡败,才能从心底里彻底征服。

比如古代的诸葛亮七擒孟获,比如抗美援朝的上甘岭,比如老山作战的7.12”作战和“9.8”作战。

中越之间的军事对抗从1979年开始到1989年结束,长达十年时间。我认为,长达十年时间的军事对抗,真正把越军打服气的是老山作战。而在老山作战中,对越军震撼最大的有两次,一次是1984年十四军的“7.12”作战,一次是1985年六十七军的“9.8”作战。

1979年,我军“杀鸡用牛刀”,在战略上给越军很大震撼,但是,在战术作战上,并没有使越军服气。在我主动撤军以后,越军继续占领中越边境诸多骑线点,仍然与我对抗,并不断主动挑衅。

1984428日,我军夺占老山以后,越军仍然不服气。越军精心准备两个月后,发动了加强师规模的“7.12”反扑。在中越军事对抗史上,此战是越军指挥层次最高、兵力规模最大、准备程度最充分、取胜的信心和决心最大的一次进攻性战术行动,体现了越军的最高水平。当时,身经百战又很熟悉中国军队的二军区司令员武立亲自坐镇指挥,而且叫嚣“不拿下老山,司令就不当了”,可见越军的决心和信心。况且,此战双方直接交战的兵力规模相当、火炮数量相当、武器装备水平相当。而且,我十四军已经连续作战两个月了,未能休整,有所疲惫,而越军参战的部队基本都是新锐力量。但是,激战一天,越军死伤3000余人,寸土未得,无力再攻而退。

越军怎么也想不到精心准备的攻击会败的那么快、那么惨。

3000人的代价,使越军明白,大打是打不过中国的。随之,越军无奈的放弃了全部“收复失地”的企图。但是,越军仍然不甘心,还想凭借地形熟悉和官兵作战经验丰富的有利条件,采用过去从中国学得的“堑壕延伸”战术,企图夺回个别要点阵地。

1985年,我陆军第一军的“1.15”作战胜利以后,越军又一次认识到,在中国军队面前,不仅无望全部“收复失地”,连一个纵深要点阵地都无力夺取,随之,仍然不甘心的越军筹划了对211高地这个弹丸之地的攻击。

211高地,是我军最前沿的一个孤立、突出的小阵地。在六十七军接防的时候只有一个班防守3个哨位。

211高地位置低下,越军可以从多个高地向211高地射击而形成交叉火网。

211高地与越军占领的227高地是一个高地,两个山头相距约80越军依托227高地袭击我211高地,既有居高临下之势,又因为紧贴而有隐蔽接近之利。 

Image

网上下载的211高地侧面照片 Image

网上下载的211高地照片

最为严重的是,我防守211高地那个班与本连其它阵地不相连,不仅不便支援,连通信联络都很困难。

这样,211高地的地形条件对越军进攻和防御都比较有利。越军不仅便于隐蔽突然的发起攻击,便于分割包围,也便于夺占后坚守。

虽然我军在老山战场的兵力和火力都优于越军,但是,在那么个弹丸之地,双方的兵力和火力都可以达成饱和,我军在基本作战力量上的优势并不存在。

不能不承认,越军这一次确实是抓住了我们的最弱之点。

1985531日,越军如期夺占了我211高地12号哨位,并立即在国际上大肆喧嚣其“胜利”,终于过了一把“胜利”瘾。

611日,刚刚接防尚未适应战场的六十七军,三个连队的反击“未能奏效”,越军更为猖狂了。

在我6.11”反击作战未能奏效的情况下,越军夺占我前沿目标的信心有所增长,随后又发起了“7.19”反扑,企图夺占我142146号阵地。但是,越军没有想到,从6.11”作战到“7.19”作战仅仅一个月多一点的时间,完成了战场适应的六十七军竟然像换了一个人一样的英勇善战。

紧跟着,一九九师在9.8”作战中分分钟就夺回了两个哨位。

我分析,我军98日轻而易举的夺下两个哨位的时候,越军可能还没有服气,所以,日复一日的持续反扑,竟然连续打了40多天,大大小小的反扑行动200多次。

211高地易攻难守,容易形成拉锯。对于越军来说,面对强大的中国军队,如果能够形成拉锯,就可以算是平起平坐可以常常喧嚣一下胜利。遗憾的是,一连40多天的 200多次反扑,越军始终未能夺占两个哨位,一次都没有。甚至很难接近两个哨位。

作战地点还是原来的地方,双方都是原来的部队、原来的装备,作战形式还是原来的作战形式,地形还对他们有利一些,可是,这一次怎么都打不赢了。一个易攻难守的211高地,怎么就“突不破的防线”!

40天后,越军彻底丧失了信心,此时不服不行啊!

我说六十七军的9.8”作战彻底把越军打服气了,不仅是越军在211高地停止了反扑。还因为,在六十七军9.8”作战以后至老山作战结束,越军的攻势行动再没有超过排规模,主要是班、组为战的前沿袭扰。

所以,我还说过:六十七军的9.8”作战,是老山作战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的基本标志就是,越军彻底被打服气了,越军彻底放弃了“收复失地”的信心和企图。

据成都军区题为“越军作战指导思想的变化”一文介绍:1986年12月召开的越共'六大',对越内外政策作出重大调整,确定对内优先发展经济,国防为经济让路;对外缓和同各国关系,为国内经济建设创造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为此,越军在裁减部队、收缩中越边境一线兵力,完成部队从战时状态向和平时期转变的同时,明显降低老山战场与我对峙的强度。袭扰炮击行动大为减少,对我炮击等行动的反应强度较前降低。二军区前指曾根据越共中央“缓和北部边境地区紧张局势”的指示精神,明确规定一线部队须经军区批准后才得使用火炮或步兵火器对我进行“还击”。与此同时,还大幅度减少战区兵力,三一四、三五六师及八二一特工团、二九七高炮旅等部陆续撤离战区,使战区兵力恢复至我拔点作战前水平。 

Image

成都军区“越军作战指导思想的变化”剪辑

历时四五年的老山作战,越军大战大败,小战小败,屡战屡败,不服不行。

1988年,中越在南海发生了“3.14”海战,当时,我军远离本土,海军尤其是空军鞭长莫及。越军在吃亏以后如果再出动海军、空军,我军那些孤胆英雄肯定回不来了。但是,越军却没有再投入新的力量。我过去听说这个情况时不太理解,在我全面研究了老山作战的全过程以后,我认为,越军在“3.14”海战中没有扩大事态,与老山作战中被打服气有关系。即使他们当时并没有害怕中国,起码可以说,在中国军队面前,越军已经没有了“第三军事强国”的底气了。如果在老山作战之前,他们可能不会轻易服输。

所以,可以说,1988年“3.14”海战的胜利,也是1985年“9.8”作战的历史意义的一次反映。

为长期和平条件下的军队建设留下长长久久的警示:初战忧悠!

忧悠者,忧患悠久。

六十七军在刚刚接防时的5.31”作战和“6.11”作战,都打得很不如意。可是,一个月以后的“7.19”作战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尤其是三个月以后的“9.8”作战,在同一个211高地上,两个原来的对手,拿着原来一样的装备,实施一样的战斗样式,结果却截然相反。

这个截然相反的情况说明:英雄本色在,只缘初战不适应。

初战不适应的问题,其实是各个老山轮战部队的普遍性问题。

我军在过去战争年代以及抗美援朝,从来都是以劣势装备对抗优势装备,却从来都是战无不胜。在老山,我们在兵力数量、装备水平、后方保障等方面第一次优势于敌,但是,各个轮战部队的初战都有不适应的情况。一个小小的越军,曾经使我们各个部队的初战很担忧、很紧张。其原因,一方面,一支三十年没有打过仗的部队、一群从来没有打过仗的官兵,刚刚走上战场的时候,都有一定的盲目、恐惧、不适应。另一方面,由于长期不打仗,部队训练有脱离实战的问题,有的甚至很严重。成都军区两山作战基本总结的“存在问题”部分的第四条就明确的写到:“平时训练不够扎实,对部队初期作战有所影响”。Image

成都军区两山作战基本总结剪辑

我们师是接替六十七军轮战的,在我们上阵地之前,从六十七军到整个老山战场以及总部,都对六十七军初战失利教训做了充分的总结,从增加轮战兵力、加大临战准备时间到改善作战保障,尤其是从接防的组织到战法、训法,都做了好多改进,那些改进,使得六十七军后期作战能力大大提升,也使我们后续轮战部队的初战适应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

那些改进,基本上都来自9.8”作战前后的总结研究!

去过老山的人都知道接防的紧张与担忧。其实,接防的担忧,主要的是初战的担忧。接防的恐慌,实际上也是初战适应能力差的一个症状。

我们部队从19864月中旬开始接防,到25日、26日,越军在我师两个方向组织了比较顽强的排规模攻击,一度情况还比较紧张,但是,由于战场换班组织稳妥和部队初战能力的提升,尤其是我一线干部骨干提前上阵地见习,情况比较熟悉,指挥比较稳妥,步炮协同周密,做到了寸土不丢。没有想到,27日以后,战场便平静下来了。一直到轮战结束的一年时间里,越军的攻击与偷袭基本上为班、组规模。

后来分析,越军对我军很了解,他们也知道中国军队初战不适应的短板,所以,他们总是企图在我军接防的时候捞一把。如果在我们接防的时候都捞不到便宜,后边就不敢再搞大的动作了。

当年,各个轮战部队,都是在三十多年没有打过仗甚至参战官兵从来没有打过仗的情况下走上战场的。这个情况,是我们当年初战不适应的主要原因。与此同时,越军却是有丰富的战争经历的,又是“主场”对“客场”,有地理气候适应之优。

老山轮战中各个部队初战不适应的情况告诫我们两点:

一点是,在长期和平条件下,部队几十年没有打过仗,初战不适应的问题具有必然性和普遍性。

一点是,对于一支有战无不胜的光荣历史的军队来说,初战不力将是我们最大的忧患。

一转眼,老山轮战已经过去三十年了……

我们这个国家,一方面不怕打仗,一方面坚持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周边的争端。更不会为了锻炼部队去打仗。

老山作战以后,我军又是三十多年没有打过仗了,谁能知道哪一年才会打一仗呢。

所以,我们的官兵与实战的陌生,将成为历史的必然。

按照18岁当兵、团职45岁“一刀切”、师职55岁退休、正军职60岁退休的规定,如果27年不打仗,团以下军官就没有打过仗的人了;如果37年不打仗,师职军官就没有打过仗的人了;如果42年不打仗,军以下就没有打过仗的人了。而实际上,野战部队的指挥员很少有达到最高服役年限的。我军最近的作战是老山轮战,1989年结束,刚过30年,而全军作战部队指挥人员已经基本上没有打过仗的了。再过几年,统帅部都没有打过仗的人了。

和平,是军人流血流汗的目标,是国防建设的最大成果。但是,长期和平,对军队的实战化训练和建设确实有副作用的。

所以,我认为,老山人在初战中曾经遇到的盲目、担忧、失利,也是我们今后难以避免的。

老山人初战的煎熬是我军永远的警示!

站在老山看老山,经验教训很多很多。着眼未来看老山,因为部队装备的不断发展,因为各个作战方向的不同情况以及不同的作战目的,有许多经验教训可能过时。但是,老山轮战中初战适应的经验教训,具有长远的历史借鉴。这也是老山轮战留给我军最为珍贵的经验教训。

所以,六十七军在9.8”作战中强化实战化训练以及诸多走出初战不适应的经验,是我们永远有用的前车之鉴。

开启了我军局部战争指导的新历程

局部战争的概念,是美国人在朝鲜失败以后反思出来的。

我军建国后的抗美援朝、中印边境反击作战、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都属于局部战争。但由于我军当时还没有局部战争的概念与理论,所以,在作战指导上,虽然也有一些适应局部作战新情况的改变,却仍然以全面战争的理论为主。

1985年“9.8”作战的时候,一方面,作战的特殊性逼迫一线指战员适应边境局部作战的新特点;一方面,我军对局部战争理论的研究已经开始起步。所以,我认为,“9.8”作战,是我军第一次比较自觉的在局部战争理论指导下的作战行动。

我曾经把9.8作战看做老山作战的一个转折点,其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前边说的把越军彻底打服气了;一个是,我军边境局部作战指导的成熟

所以,9.8”作战的经验,是英雄的六十七军用鲜血和生命给我们凝结的边境局部作战教材。

经过五六年的梳理和研究,我认为,下列经验在未来边境局部作战中仍然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充分准备

吸取6.11”战斗仓促草率的教训,“9.8”战斗进行了极度充分的准备。所谓极度充分,一是史无前例的充分准备;二是不能再充分的充分准备。

在六十七军9.8”战斗的《出击收复574号阵地西高地12号哨位战斗详报》中写到:“在敌我兵力直接对峙,双方高度戒备状态下,组织出击作战战前准备极为重要。七八分把握不行,非有十分把握不可。

9.8”作战以后,老山战场所有的出击作战,基本上都达到了极度充分。

——军事行动服从服务于政治外交斗争

军事行动服从服务于政治外交斗争,既是局部战争的新特点,也是局部战争作战指导的重要原则。这个特点和原则,在抗美援朝和中印边境反击作战中就有所反映。但是,在老山作战初期,由于我军的条令教材中一直没有有关的思想和原则,加之全军对局部战争的研究才刚刚开始,大多部队指挥员,对军事斗争服从服务于政治外交斗争的原则不够理解、不够自觉、不够坚决。正如“粟戎生谈198567211高地作战”中所说:“这种边境作战是以政治因素为主的,但我们这些在战场的指挥员,一开始并没有认识到这么深……在作战部队的团以上指挥员中,对于“军事行动服从和服务于国际政治外交斗争”这个原则,应该是都听说过的。但部队平时没有这方面的教育,所以在许多人的头脑里,对此完全没有概念。当两者发生矛盾时,如何“服从和服务”更没有思考过。”6.11”作战中,两个哨位得而复失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部分部队指挥员在思想深处对坚守两个哨位的政治外交意义认识不够。

9.8”作战,是上上下下铁了心的政治外交仗。这个铁心不仅反映在作战准备中的全力以赴为国威军威,更反映在40天艰难坚守中的英勇顽强与义无反顾。

当年在老山战场,经过211高地作战初期的不够理解、不够自觉、不够坚决到“9.8”作战的同心与铁心,整个战场及其后续轮战部队,都高度强化了军事行动服从服务于政治外交斗争的思想。“9.8”以后,从出击作战到重点炮击作战,一切大大小小的作战行动,都紧密的配合政治外交斗争的需要。

未来边境作战,仍然会有很强、很直接的政治外交特性。同样,在作战中,仍然难免有一些官兵有不够理解、不够自觉、不够坚决的问题。

三十多年前的9.8”作战,在服从服务于政治外交斗争原则这个问题上,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是我们未来作战和训练的典范。

——力争全胜

在过去全面战争条件下的作战中,包括在老山作战前期,个别小阵地的暂时丢失及个别人员被俘,都是正常的小事,不影响作战的胜负。

可是,由于越军在夺占211高地两个哨位之后的大肆喧嚣,使我们认识了边境局部作战的一个新特点:必须力争全胜,不给那些弱小的敌人留下扩大宣传的口实。

9.8”作战以后,“五不丢”(不丢失阵地哨位、不丢失人员、不丢失烈士遗体、不丢失武器装备、不丢失文件资料)竟然成了老山战场评价战果的重要标准。

9.8”作战之所以准备时间长,也因为力争全胜的原则。

——小代价大战果

在过去全面战争条件下的作战中,包括在老山作战前期,“不惜一切代价”,是我们耳熟的豪言壮语。可是,“6.11”作战,使我们认识到,在现代条件下,如果伤亡与代价太大,对士气影响很大,对官兵亲属及地方政府的心理伤害太大,对战果的评价也影响很大。

降低代价,既是9.8”作战的原则,也是“9.8”作战胜利的重要标志。

9.8”作战以后,“小代价大战果”成为老山战场的重要原则。

——精兵袭击

6.11”作战中,我军先后使用近三个连的兵力连续“组织成排成连的冲锋”,结果仗打的很惨。

6.11”作战后,六十七军经过深刻反思认识到,在现代条件下,尤其是在边境局部作战的特殊地形上,按照教材进行步兵集群冲锋不仅增大伤亡,而且难以取胜。

9.8”作战中,六十七军面对同样的地形、同样的任务、同样的对手,仅以17名官兵,采取精兵袭击的战法,仅仅16分钟就夺下两个哨位,而且仅有一名轻伤。

9.8”作战以后,精兵袭击的战法,成为老山战场出击作战法定战法。我出击分队的兵力与目标点的兵力基本上达到1:1的比例。

——攻防一体

老山作战,是边境局部战争条件下的长期对峙作战。这是一种新的作战样式,它既不同于以往的防御作战,也不同于以往的对峙作战。

攻防一体,既是边境长期对峙作战的突出特点,也是边境长期对峙作战的基本战法。

“9.8”作战不仅仅是16分钟的袭击作战,更艰巨的、更重要的是长达40多天的防御作战。

在未来边境局部作战中,长期对峙作战样式仍然是可能的。

“9.8”作战攻防一体经验,既为当时的老山作战树立了典范,也为未来边境作战提供了的可贵经验。

——火力制胜

火力为主,火力制胜,既是9.8”作战胜利的重要原因,也是“9.8”作战胜利的重要经验。

9.8”作战中,六十七军的炮兵火力得到高水平的发挥。炮兵火力对抗成为主要作战形式,炮兵火力的作用也明显的超过了步兵的作用而成为主要作战力量。

越军在40多天的时间里连续发动200多次反扑,却很难接近我两个哨位,基本上都被一九九师的炮兵“火力圈”所粉碎。

9.8”作战的战果看,炮兵火力歼敌数量远远大于步兵地面战斗的歼敌数量。

随着我军火力的不断发展,9.8”作战火力制胜的实践和经验,具有长远的历史意义。

——整体抗击

9.8”作战之所以能够取得与“6.11”作战截然相反的战斗结果,重要的原因是,六十七军吸取了协同混乱的教训,大力加强协同指挥,形成了全战场的整体抗击。

按说,周密协作是我军的光荣传统,不是什么新的经验。我之所以还要强调学习9.8”作战密切协同与整体抗击的经验,一是因为,在我军平时训练中,协同训练的漏训、弱训比较普遍,比较严重。就是说,在未来作战中,像“6.11”作战中协同混乱的问题仍然可能发生。二是因为,六十七军“9.8”作战的协同指挥,是协同指挥的经典!

——“八级同台”沙盘推演

八级同台沙盘推演,是9.8”作战准备中创造的一个非常好的训练形式。训练中,从云南前指到军、师、团、营、连、排、班的八级指挥员,同在一个沙盘上进行推演。

9.8”作战以后,每次出击作战都要反复进行“八级同台”沙盘推演。

实际上,云南前指参与的推演就一两次,一般是在最后审定方案的时候,以沙盘推演的方式,给云南前指首长汇报班以上的战斗方案和所有协同动作,并回答云南前指提出的问题。而师、团以下的多级同台沙盘推演,是经常的甚至是天天练的。

“八级同台”沙盘推演,训练内容主要的是协同。通过多级同台沙盘推演的方式,首先分析判断战斗中每一步可能遇到的问题,然后研究与演练各个兵种、各个分队以及各个班组的协同动作,使得战斗方案融汇在每个指战员的脑海里,从而把协同训练推向极致水平。

六十七军1985年“9.8”作战的胜利,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