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带你了解古代科举考试的等级顺序,明清科举考试等级划分

 历史没有真相 2022-11-11 发布于山东

  明代逐步形成了包括入学在内的严密的科举考试制度,清朝大致沿用。

  明代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童生试还只是是预备期。

  首先是乡试的参与资格,明代只有先获得“生员”身份的才能参加乡试,大致包括科举生员和监生两大类。

  科举生员来源于童生试,童生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由各省学政主持,学政又名提督学院,故称这级考试为院试。县试每年一次,而院试的考试周期未三年之内两次,在州府举行,应童子试的都称童生,院试合格后称生员(俗称秀才),然后分别分往府、州、县学学习,其中,连续获得县试、府试和院试第一名的被称为“小三元”

  生员俗称秀才,亦称诸生、取得各府、州、县学读书的资格,生员被分三等,有廪生、增生、附生。其中由官府供给膳食的称廪膳生员(廪生,这个有相对严格的名额限制,每县大致下限为8人,上限是20人)。生员受本地教官(即教授、学正、教谕、训导等)及学政(明为学道)监督考核。

  也不是所有的生员都有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一方面各省提学官举行岁考、科考两级考试,按成绩分为六等。科考列一、二等者,才能取得参加乡试的资格,这个类别称科举生员。另一方面各府、州、县学中的廪膳生员选拔出来为贡生,可以直接进入国子监读书成为监生,自然获得参加乡试的资格,贡生的选拔有“岁贡、优贡、恩贡、副贡”等几种方式,这些可以大致理解为选拔贡生。

  在明代,科举生员和选拔出来的贡生被视为科举正途,获得参加乡试的资格,“科甲及恩、拔、副、岁、优贡生、荫生出身者为正途,余为异途”。

  生员和贡生中也有“例”和“纳”等渠道,可以不经考核而用“援例捐纳”方式获得生员、贡生身份,这种方式的贡生称为“例贡”,也可以参加乡试的考试。

  贡生获得了当官的资格,选拔贡生可以直接获得比如从八品的“训导”或州判县丞之类的职务,“例贡”被歧视,正常流程需要参加贡监生的考核,才能获得从九品的如主簿之类的职务。

  监生中包括选拔贡生,但是狭义的监生一般指“恩监、荫监、例监”这些因为长辈功业或出钱方式获得监生身份的,监生不管是否在国子监读书,都有参加乡试的资格。

  明代各种身份的生员没有准确数据,推算总数为50万人上下,清代约46万人。生员的不同层级有很大的差异,但不管是否由官府供给膳食或者层级,都被视为“功名”,有身份上的朝廷优惠,比如免除家中部分的劳役赋税,见官时不用下跪、不可随意对其用刑等等,不过这个劳役田赋方面的优惠,往往被滥用,尤其在明代。

  正式科举考试第一级为“乡试”。

  明朝乡试是由南、北直隶和各布政使司举行的地方考试,地点在南、北京府、各省布政使司驻地进行。本省科举生员与监生均可应考,朝廷选派翰林、内阁学士赴各省充任正副主考官,主持乡试。

  乡试通常三年一次(正科,还有遇庆典等增加的恩科等)。一般在农历八月举行,又称“秋闱”,放榜后,由省级主官办鹿鸣宴,跳魁星舞。在这一级别考试中过关的人就叫“举人”,亦称作孝廉,举人通过者可以得到匾额、建牌坊的资格及牌坊银,第一名称“解元”,第二名写“亚元”,第三、四、五名写“经魁”,第六名及以后的写“文魁”,前五名合称“五魁首”。

  在明清两代,中了举人也意味着一只脚已经踏入仕途,有参加会试的机会,日后即使会试不中也有作做官、甚至当知县的可能,自然享有比秀才更大的特权,比如举人还可以全家免除赋税,见官员有座位等等

  明朝稳定时间各省录取举人的定额大致为:北直隶(今北京)、南直隶(今南京)各135,江西95,浙江、福建各90,湖广、广东各85,河南80,山东75,四川70,陕西、山西65,广西55,云南30-45,贵州30人,总计约1165人,举人的通过比例大致在25--30取一之间即4%以内。

  注意这个名额是3年一次,明朝立国267年,举人总数合计约10万多一点,大致换算下来,明朝立国267年,举人总数合计约10万多一点,全国每年平均400人左右,如果按照明代广东10府约86个州县的85个名额计算,就是每县每三年出一个的存在,可以想见中举的难度,也能想见范进中举的艰难和激动。

  明代正式科举考试的第二级是会试,第三级为殿试。殿试的主考官是皇帝

  会试和殿试都在京城举行,正常情况也是三年一次,录取名额在三百人左右,明代只有举人才能参加会试,通过者在清代称为“贡士”,但由于殿试不黜落参试人员,所以会试考中后都称“进士”。

  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而殿试实际是进士的三个级别划分,包括一甲前三名,称为“进士及第”,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二甲称“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称“同进士”。而进士必然得到官位品级和授官。

  完整的科举考试流程有六轮考试从县试、府试和院试取得生员(秀才)资格,然后乡试(举人)、会试、殿试三级,最终为进士,进士的第一名是状元。

  明清两朝,秀才、举人和进士三个层级,明清时期只有部分秀才能得到官府供给膳食,其中的优秀或者资深者可能得到八品的官职,在官员空缺较多时,举人可能担任地方上的知县,而进士都能得到授官,一般为七品开始,可以直接担任京官或者地方上的知县一类的主官,其中状元为“从六品”,其中进士的升迁的机会和过程远比举人顺畅。

  明清定例,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得为大学士,明代对官员的正途出身更为讲究,清代稍好,但是即便强如左宗棠,“纳资为监生”得以在1832年乡试中举,却是三轮会试不中,最后在20年后的1852年借太平天国围攻长沙之机,从幕僚起步,以“举人”最终成为封疆大吏。即便如此,左宗棠也为没有进士出身郁闷多年,甚至在62岁官至一品的时候还专门上奏折,要求辞职去参加会试,慈禧太后也是手腕机敏,特旨赐“同进士出身”和大学士以作安抚。

  同样是湘系代表人物的曾国藩,1834年中举,1838年会试登第(三甲同进士),通过朝考入翰林院,1843年为四川乡试正考官,1847年之后礼部侍郎、兵部侍郎,到1849年为工部左侍郎。曾国藩十年七迁,连跃十级,稳稳当当到二品大员,1851年的太平天国,对他的官位而言,只是锦上添花而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