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村宁德柘荣 | 溪口古村,十里翠竹隔世,万担茶乡兴盛

 非亲似亲fhf 2022-11-11 发布于上海

福建,宁德,柘荣,溪口古村。

位于柘荣县乍洋乡,名列第5批中国传统村落,一个藏身于十里竹林深处的古朴村落。

文章图片1

“十里翠竹,万担茶乡。”进入溪口古村前,需要经过无边无际的翠竹林,穿越美好景致后,便可发现永安河畔这个静美古朴的村落。这里的村落祖祖辈辈以竹和茶为生,竹林总计有1700亩。

文章图片2

溪口古称金口,因村北凤里溪、村西玉山溪如两条玉带环绕交汇,改名溪口。永安河河宽流缓,水色碧绿,其上有永安桥。一座石构单孔的拱桥,东侧的栏杆上阴刻着楷书“永安桥”,栏杆立柱头上有圆雕石狮各一对。该桥是华东地区现存单孔跨度最大的半圆石拱桥。

文章图片3

溪口村自古以来是从霞浦、福鼎往温州的必经之路。史料记载,从元朝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以后,这里就成为福宁州的闽浙官道、物流枢纽和边界商贸中心。鼎盛时期,往来客商络绎不绝,客栈林立,夜市红火早市旺。村中有布店、果杂店、药店、米粉店、小食店、鱼货店、棺木店等。

文章图片4

商贸繁荣,加上当地山清水秀、茶叶资源丰富,造就了“白琳工夫”的创立者袁子卿。目前,村中还有他的故居,是一座合院式清代木构民居建筑,离故居不远处是他的厂房。

文章图片5

溪口村大多数人都姓袁。尚武,是袁氏一族的立根之本。据史料记载, 明天顺年间,明朝开国功臣袁天禄官至福建行省参政、左丞、义兵征行元帅、明江西行省参政,袁家有五个兄弟,后来袁天禄的二哥袁海从柘荣县城迁居至溪口村,袁氏自此而立。袁氏五兄弟在溪口村修建城堡、屯兵、练兵,村内围在民宅四周的古城墙,就是当时留下的遗迹。现保存较好的几段古城墙,长度有600米左右。大的高2.8米、底厚约2米,小的高约1.5米、厚60厘米左右。

文章图片6

自明代袁氏开始,当地人尚武文化就流行开来,村中至今依然保留有从明代开国留下来的四块练武巨石。大的有三四百斤,小的也有30斤。明嘉靖年间,当地不少人到南少林拜师学艺,将所学的南拳带回村里。如今后世子孙世代演练南拳传承至今,演化为村民的一项健身活动。农闲时分,村内时常能看到村民舞动南拳的场景。

文章图片7

溪口人不但懂武术,也擅竹编。柘荣篾匠多,在盛产竹子的溪口村,随处可见竹编。当地人还创造性地把竹编运用于房屋建造之中。游走于古村,可发现许多古民居的墙面竟是以竹篾为骨架,可助于防火。

文章图片8

位于村中心的袁氏宗祠,清代建筑,有二进,面积300多平方米。厅前有古戏台,宗祠内木雕、彩绘精美,屋内采光良好。宗祠正堂挂着袁氏祖先画像,上方牌匾有“世泽绵长”四个大字,为民国时期政要李宗仁所题。

村里还有一项习俗,新婚的夫妇,婚礼要设在袁氏祠堂内,在证婚人的主持见证下举行,这一风俗在溪口已经有几百年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