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书协原副主席陈振濂既是一位书法家,又是理论家,他在传统书法美学基础上,嫁接了大量的西方艺术理论,不管这些理论是否成功与实用,对于这种探索精神还是值得肯定的。最近,陈振濂在接受采访时又谈到,新形势下好的书法作品必须具备三个要素!  陈振濂认为,一件好的书法作品,必须要有三个要素: 第一个要素是主题先行。我创作一件作品,我要先构思,我想要做成一个什么样的,我想表达什么样的主题。 第二个要素就是“形式至上”,必须要好看。 第三个要素就是现在讲守正创新,就是我们讲的技术本位,传统技术不能少。  可喜的是,陈振濂现在认识到要“守正”,强调“技术本位”,“传统技术不能少”,不是过去所讲的“反惯性书写”、“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了”,这也许就是他在新时期对书法认识有了提高。 他说:“形式至上和守正创新,这两个都是新时代冒出来的想法,但是技术本位是比过去传统的书法家做得更加地道!” 对于陈振濂这三个观点,不少网友也有自己的看法。有人说:“没有这么多规矩,过于慎重考虑措施是病态,书贵自然,在于个人对书法的境界领悟及笔墨工夫。”有人对于“主题先行” 绝不苟同,坚决反对,他们认为书法首要是笔法的功力和艺术性,如果把主题排第一,那不是把书法当成刷宣传标语了吗? .................................................................... 陈振濂所讲的“形式至上”,更遭到网友们的怒怼: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苏东坡的《黄州寒食帖》都事先构思主题了吗,都事先设计形式了吗?都思考了“一定要好看”了吗?书法作品不是工艺美术设计,书法是在充分掌握笔法、结构后去抒发心中的情感,才能达到无意于佳乃佳的境界。 网友认为,陈振濂所讲的,其实是当代参展的展厅书法,他那是工艺美术设计,与真正的书法无关! 中国书法为什么会走偏,陈振濂老师这三点就说明问题了,以陈老师的地位和影响力,有这样的观点,我们的书法能不走偏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