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抛弃党派纷争,一心为了革命,这是一个革命者应有的胸襟,而正是因为蒋介石不明白这一点,也就注定他们二人不能走上同一条道路

 xianfengdui111 2022-11-12 发布于河北

“没陈赓就没有我”:陈赓大将去世,海峡对岸的老蒋却为何垂泪?

一九六一年的三月十六日,戎马半生的共和国开国大将陈赓在病痛中逝世,享年五十八岁。国防部讣告中说:“陈赓同志的一生,是一个无产阶级战士的一生,他把自己的毕生精力都献给了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

陈赓大将的去世,意味着党和国家失去了一位杰出的军事天才,让整个国家都陷入了悲痛之中。让人感到意外的是,海峡对岸的蒋介石在听闻陈赓将军去世的消息后,仿佛是自己以为许久未见得故人去世一般,不但为陈赓将军举行了追悼,还对周围人说了一句,“如果没有陈赓,也就没有我了。”

几乎一生视共产党为死敌的蒋介石,为什么会对陈赓这位解放军高级将领如此怀念呢?陈赓与蒋介石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尘封往事,又是什么导致了他们二人分道扬镳呢?

陈赓

正如老一辈革命家罗瑞卿所说的那样,陈赓将军从青年时期就献身于人民革命斗争,在我党领导的历次革命战争中,他也是一贯勇往直前,不怕任何困难,不计个人安危。陈赓将军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湖南人,于1903年在湖南湘乡县出生。陈赓自幼就是在父亲的严厉管教下长大的,六岁的时候就去读了私塾。整日与四书五经为伍的陈赓十分反感私塾老师的封建管教,也对来自父亲的家庭压制感到十分不满。

到了他十二岁的时候,陈赓提前结束了私塾生活,去了湘乡县的一所新式小学,在新思想与新的教育理念影响下,陈赓的天赋开始显现出来。也逐渐萌生了富国强兵的思想。一些“列国强,我国弱。列国富,我国贫”的思想也就是从这时开始影响起了陈赓的一生的道路。

老北京

在陈赓将军的自述中,我们可以看出陈家是曾经有着从戎的传统。再加上陈赓将军对于国家积弱积贫的无奈,他很早就树立了要从军的志向。十三岁时,家里要给他弄包办婚姻,性子倔强的陈赓在家庭重压之下毅然选择离开,想到外面的世界创造一番事业。才刚刚十三岁的他便报名入伍参加了湘军,年幼的他强忍着部队的艰苦生活,拖着一杆甚至比他还高的枪。

小小年纪作战却十十分英勇,而且在当时遍地文盲的时代背景下,陈赓也算得上是一个知识分子,所以在部队里也备受重视。讨伐吴佩孚,护法战争,湘鄂之战这些大大小小的战役都参与过,还未成年就已经算得上身经百战,九死一生的老兵了。

如果陈赓只是像普通的士兵一样,恐怕也只能在多次战争的洗礼中逐渐老去。但是陈赓在部队中看到那些底层士兵的悲惨遭遇,看到连年军阀混战给老百姓带来的噩梦时,他开始反思自己当兵究竟为了什么?是为了给那些军阀争权夺利吗?陈赓第一次为自己的军旅生涯感到耻辱。

这段时间里,五四运动爆发了,学生运动此起彼伏,陈赓又想重新拾起自己放下许久的学业。一九二一年,陈赓在机缘巧合下离开了军队,开始了半工半读的日子,也就是从这时开始,陈赓将军接触到了共产主义思想,并在一年后加入了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不久后,孙中山先生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始后,为了建立革命武装,黄埔军校应运而生。而陈赓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也在党的号召下考入了黄埔军校,成为黄埔第一期的学员。

五四运动

黄埔军校作为中国革命青年的熔炉,让陈赓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在黄埔的学习生涯中,陈赓依旧备受关注,被人称为黄埔三杰。而此时黄埔军校的校长正是蒋介石,这也就是蒋介石与陈赓相识的开始。

那么后来,陈赓与蒋介石之间又发生了些什么呢?

在从黄埔军校毕业后,作为黄埔三杰之一的陈赓在国民革命军第二次东征中担任连长,负责蒋介石警卫工作。

1925年10月 ,国民革命军在广东第二次东征讨伐叛变的军阀陈炯明。周恩来和何应钦率第一师打海丰,蒋介石的总指挥部率第三师行动。而陈赓在是当连长,带着连队警卫蒋介石。

陈赓

在战斗中,陈赓所在的第三师与陈炯明主力林虎部遭遇,在华阳地区展开了激战。由于双方实力对比差异过于悬殊,第三师一触即败。危急时刻,蒋介石急了,亲自拿着枪跑到前线去督战,但是兵败如山倒,蒋介石的这般举措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

全师溃散之下,蒋介石一度想要杀身成仁。但是警卫连长陈赓却劝他不要自杀,陈赓将军劝他说,这个部队的军官不是黄埔军校训练出来的,不是你的学生。我们撤退到安全地点,再收拢部队,还可以再打。

蒋介石本就没有太强烈愿望想要自杀,听着陈赓的话后,稍稍冷静下来的蒋介石也就借坡下驴,也就没自杀了。但在重兵重围之下,蒋介石慌乱的完全失了神,被吓得直打哆嗦,连路都不能走。

随着叛军的逐渐逼近 ,情况逐渐危急。情急之下,警卫连长陈赓背起蒋介石就跑,一口气直接跑到了一条河边上,把蒋介石送上一条船后,陈赓还组织部队殿后,顶住追击的敌人,掩护蒋介石过河,经过一番苦战,才把蒋介石从鬼门关前拉了回来,就这样就救了蒋介石这条命。

陈赓

这个事件让蒋介石深深记住了这个年轻人,东征过后,蒋介石感激陈赓的救命之恩,便将陈赓调至侍从室,当内卫参谋。这可是一个令许多黄埔学员羡慕的职位,陈赓可以随便进出蒋介石的居处,所有上送蒋介石的文件材料都需经他之手。可也就是这样的机会,让陈赓在不久以后看清了蒋介石假革命的真面目,而最终不顾蒋介石的再三挽留决意离他而去。

随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国共两党分道扬镳,陈赓与蒋介石也进入了不同的阵营。但是他们的故事却没有结束。1933年3月,因为叛徒出卖,在上海进行秘密地下工作的陈赓,在上海贵州路丽都大戏院被捕。此时的蒋介石正在南昌指挥第四次 “围剿”中央苏区,听闻陈赓被捕,即刻下令把陈赓押解到南昌。蒋介石十分想把自己的这个优秀学生收归麾下,亲自对陈赓说了很多颇带感情的话,没起任何作用。

此时的陈赓已然成为了一名意志坚定的共产主义者,蒋介石所提出的高官厚禄并没有动摇陈赓的心智。纵使软硬兼施,陈赓都没有按照校长的意图进行所谓“悔过”,回到蒋的身边。

蒋介石

也或许是念在多年前陈赓的救命之恩,又或许是幻想能影响当时红军中其他的黄埔学生,蒋介石并没有像对待其他共产党人一样对待陈赓,而是选择放了陈赓一马。但是这一选择并没有对陈赓以及党内其他的黄埔生有什么思想上的影响,不过确实是为后来我党的营救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在不久之后,日本侵略者便发动了七七事变,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民族危亡之际,国共两党再一次选择了合作。在抗日战争中,陈赓将军在八路军第129师的386旅旅长,为了抗日救国大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为了我党武装力量中的一员虎将。

在1955年的授衔中,战功卓著的陈赓将军被授予共和国大将军衔,成为了开国十大将之一,这也算是党和人民对于陈赓将军戎马大半生的一种极高的认可与褒奖。

诚然,蒋介石是陈赓的老师,陈赓也救过他的命,但这却并不意味着陈赓是把蒋介石当作自己的领袖。或许老蒋在吊念陈赓时,还疑惑为什么自己对陈赓那么好,他却会“背叛”自己,其实包括陈赓将军在内的所有加入了共产党的黄埔学生都不是背叛,而是在那个激情四射的革命年代,那些学生认为当时的中国需要一种截然不同的革命道路,需要一个能够使中国走向真正光明的革命道路。

虽然蒋介石最后成为了当时中国最大的反动派头子,也一手策划了包括四一二反革命事件等一系列惨绝人寰的屠杀,但是相比陈赓将军并不会后悔当年在东征时期救了蒋介石一命,不会后悔自己背着蒋介石躲着追兵,走过崎岖山路,趟过湍急的河流。

陈赓

因为那是他当时作为一名军人、一位革命者的责任。也正是那样的优秀的品格,他才是真正的陈赓。如果他在当时因为个人好恶或者党派因素而丢下蒋介石或者杀害蒋介石的话,那也就与国民党的反动派没有两样了。

抛弃党派纷争,一心为了革命,这是一个革命者应有的胸襟,而正是因为蒋介石不明白这一点,也就注定他们二人不能走上同一条道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