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85年陈赓妻子赴美,宋希濂眼含热泪拜托她:告诉他我一切安好

 Kwshan 2023-04-24 发布于广东

1985年,开国大将陈赓的妻子傅涯赴美探亲。

我们都知道,陈赓大将的人缘很好,在黄埔军校的时候认识了一大批国民党人士。在蒋介石败退之后,许多黄埔系出身的高级将领选择定居美国。听闻陈赓妻子要来美国,这些人纷纷来到机场迎接她。

傅涯受到他们热情的款待,并且向他们告之了丈夫去世的消息以及丈夫在生前无数次感叹他们被迫出走海外,希望他们能早日回到大陆,同时为祖国统一大业出点力。

在临走前,突然有个老人两眼含泪,死死地抓住她的手说道:“请你回国后代我买些鲜花和纸钱,告诉他,我在这边一切安好。”看着这位老人的离去,傅涯内心百感交集,因为她认出这个老人就是丈夫的挚友-宋希濂

尽管宋希濂长期为蒋介石鞍前马后,但是两党的争执并未能影响两人的关系,宋希濂这一辈子对陈赓照顾良多,甚至还有救命之恩。

他们两人的感情是当时少有的跨越党派的友谊,怎么形容呢?我觉得陈赓大将的儿子陈知非评价很到位:“两人有点像李云龙和楚云飞的那种惺惺相惜的感觉”。

两个人的友谊坚不可摧,党派、战争、时间都没能破坏他们的关系,说句玩笑话,两人简直就像是异父异母的亲兄弟。既然两人关系这么好,那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各为其主,人各一方呢?宋希濂在解放战争时期被俘,为什么又选择远渡重洋定居美国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段炮火中的情谊。

图片

陈赓和宋希濂都是湖南湘乡人,两个人分别就读岳乡中学和长郡中学,本来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存在,但是却因为有着同样的信仰相遇在黄埔军校。

当时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而粤系的陈炯明也因为政治分歧,与孙中山背道相驰。相继而来的坏消息让孙中山处于人生的低谷期,不过也正是因为这段低谷期,让孙中山下定决心办军校。

“枪杆子里出政权”这是毛主席总结出来的道理,孙中山经历数次失败才幡然醒悟,在他的努力下黄埔军校成立了,并且在开学典礼上说:“今天要开这个学校,是有什么希望呢?就是要从今天起来,把革命的事业重新来创造……今天成立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创造革命军,挽救中国的危亡,这是黄埔军校成立的原因,尽管蒋介石念歪了经,但是我们都不可否认黄埔军校对中国革命事业的贡献,共产党军队中就有许多黄埔出身的高级将领,比如叶剑英、徐向前、聂荣臻、陈毅、林彪、陈庚、罗瑞卿、许光达等人。

当时陈赓和宋希濂就是被黄埔军校的口号所吸引,先后前往长沙报名考试。在途中,陈赓遇见了宋希濂,初次见面陈赓就发挥出自己的人格魅力,给宋希濂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宋希濂对“三民主义”的见解也让陈赓印象深刻。

此后命运就好像格外照顾二人,还给他们两人又安排了一场偶遇,让他们考试时成了同桌,而且还双双通过考试,结伴南下广东前往黄埔军校。在途中两人交谈甚欢,关系也越来越近,颇有“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意思。

在黄埔军校的时候,两个人被编入不同的队伍,一个是三队,一个是十队。尽管编队不同,但是两个人经常出入一块,勾肩搭背的样子让人好生羡慕。而且因为陈赓是黄埔三杰之一,所以他们两人的友谊很快就传遍学校,成了众口相传的一段佳话,许多黄埔系将领在毕业多年后都还记得这两人的友谊。

图片

如果继续发展下去,那么两个人必定会成为一对革命名将,但奈何天公不作美,硬是拆散了两人,让两人走上互相敌对的一面。当然,也有可能不怪天公不作美,毕竟老天都把他们安排到黄埔军校了,而且真正让他们二选一的是蒋介石。

在孙中山去世之后,蒋介石就利用黄埔军校校长的职务之便,用国家的资源培养效忠自己的武装力量,在黄埔军校中大肆排挤共产党、国民党左派以及无党派人士。

最开始黄埔军校是面向所有革命人士的,招生理念就是招那些革命人士,建设革命队伍。但是蒋介石却认为共产党人、国民党左派、无党派人士必然会影响国民党右派(蒋介石)的统治地位,让他们在黄埔军校学习就等同于用国民党的钱来培养竞争对手。

蒋介石的主张与孙中山的主张是不同的,孙中山是为国家培养人才,蒋介石只为自己培养人才,如果黄埔军校的学生不能以校长马首是瞻,那就没有必要培养。在蒋介石的这种主张下,黄埔军校的学生们就要面临二选一的窘境。

面对抉择,宋希濂看不清方向,所以特意写信询问陈赓:“云雾重迭,风向不辨不知如何是好?”说白了就是不知道该如何站队,想看看老朋友站哪边。当时陈赓已经公开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而且在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也让宋希濂入党了。不过宋希濂是秘密入党,共产党员的身份并没有公开。也就是说现在宋希濂明面上是国民党党员,但其实是秘密入党的共产党人。

这一点不用质疑,建国后宋希濂口述:“你可能不知道大革命时期我在黄埔军校集体加入国民党,又由陈赓介绍,秘密加入了共产党这件事。”可以充分肯定宋希濂是入过党的,只不过在面临二选一的时候,选择放弃共产党的身份,从此死心塌地跟着蒋介石。

图片

陈赓曾经是蒋介石的侍从参谋,所以他对蒋介石的接触要比宋希濂多一些,宋希濂对蒋介石的了解还停留在报纸上的时候,陈赓就已经是蒋介石的救命恩人了。

陈赓认为蒋介石的野心太大,在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冲突的时候,蒋介石会毫不犹豫牺牲国家利益来保全个人利益。这一点在之后也应验了,小蒋在上海打虎为啥不了了之?就是因为蒋介石要保全个人利益或者说是党派利益,放弃维护国家利益。

可能宋希濂在黄埔军校之前是一心报国的,但是在从黄埔军校毕业以后,也可以说是宋希濂长大以后,之前的那个热血少年就变成了权衡利弊的成年人。在面临二选一的时候,宋希濂想的不是哪个党对人民更好,而是考虑哪个党派更有前途。

与宋希濂不同,陈赓对共产党的认识更加深刻,认为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会更好,所以坚定不移地跟党走。

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时,陈赓拒绝了蒋介石的拉拢,选择跟党走。在陈赓被国民党特务抓捕,面临死亡时,陈赓仍旧没有动摇,反而对蒋介石十分鄙夷:“瘦吾身而肥天下,这是校长你教导我们的呀。我看校长也瘦多了,身为一党一国领袖,你瘦了,而天下更瘦,这是为何呀?”

所以在面临二选一的时候,陈赓也劝宋希濂公开党员的身份,并且去做“跨党登记”。但是宋希濂拒绝了陈赓,并且大义凛然地道:“我认为,当今中国,哪个党派不重要,重要的是目标一致。我打算不再跨党,但我保证绝不做有损国共合作的事!”

这一番话其实就已经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不再跨党,选择脱离中国共产党,投奔蒋介石。对于宋希濂的选择,陈赓有点恨铁不成钢,尽管十分气氛,但还是想垃好朋友一把,于是就说先冷静冷静然后再考虑该怎么办。

就在两人分开之后,宋希濂还在冷静时,蒋介石的亲信找到了宋希濂,并且拿着蒋介石的亲笔信和300大洋给他。亲笔信的内容嘛,无非就是诉说一下师生情谊,然后夸赞一下宋希濂的能力,最后委婉地表达拉拢他的意思。至于那三百大洋,明面说是路费,但是有这笔钱别说去南京,去北京都绰绰有余了,这笔钱不仅是路费更是蒋介石对宋希濂的重视的一种体现。

图片

所以宋希濂还没等陈赓回复他,就选择前往南京,面见蒋介石。这一举动让宋希濂彻底脱离中国共产党,从此开启了二十二年蒋家鹰犬生涯。尽管陈赓对宋希濂的选择有些失望,但是人各有命,他也不好强迫宋希濂加入共产党,强扭的瓜不甜。

宋希濂在做出选择之后,步步高升,他与陈赓的生活成了鲜明的对比。

1933年,陈赓不幸被捕,锒铛入狱。而当时的宋希濂凭借着蒋介石的提携,成了第36师中将师长。在面对陈赓的时候,可能宋希濂会庆幸自己的选择,但是更多的是对陈赓的愧疚,毕竟当年他算是临阵脱逃的逃兵,他辜负了陈赓的期望。所以他开始积极营救陈赓,并且带着一批黄埔一期的毕业生联名上书,请求蒋介石网开一面。

对于宋希濂的营救,陈赓还是很感激的,而且此时的宋希濂还恪守当年的约定:“我保证绝不做有损国共合作的事!”但是在1933年之后,宋希濂就好像是忘记了当年的约定,听从蒋介石的命令,参加了第五次“围剿”工农红军。而且在1935年的时候,宋希濂还奉命枪杀了翟秋白同志(翟秋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无产阶级革命家)。

宋希濂在晚年回忆此事的时候总是自责,并且说:“(枪杀翟秋白同志)是为一生最大的憾事”。不过我认为宋希濂一生中最大的憾事应该就是当年因为一封亲笔信和三百大洋选择为蒋介石卖命,脱离组织。如果不是因为这个橄榄枝的话,宋希濂应该会和陈赓坚定地站在一起,也不至于犯下这么多杀孽。

当然,宋希濂也并未毫无贡献,宋希濂一生最值得说的就是抗日战争时的表现。

西安事变后,宋希濂见到了阔别多年的好友陈赓,也见到了恩师周恩来。他们在互诉衷肠的时候,周恩来说道:“你和陈赓又走到一起来了,这是颇有象征意义的好兆头!过去的已经过去了,从现在起,站在一起。日寇虎视眈眈,大敌当前,已经到了用血肉筑成新的长城的时刻。在国共两党第二次携手合作之时,你们就发扬黄埔精神,再来个竞赛吧。”

这番话让陈赓、宋希濂记忆犹新,两个人从此将生死置之度外,展开了一场抗日竞赛。陈赓北上华北战场抗日,宋希濂前往上海参加淞沪会战。两个人的表现都十分遥远,在华北战场上,陈赓带领的386旅让侵华日军很是头疼,一度在装甲车上写“专打386旅”的宣传标语;在淞沪战场上,宋希濂带领部队血战日军,坚持不肯后退。在南京保卫战时面临溃兵喊道:“谁敢再退一步,我就把他扫了!”

两个人一南一北坚持抗日,时不时传来好友取得胜利的消息,让两人十分高兴。尽管两个人在不同的党派,但是他们都在为抗日奋斗,为救国救民做贡献。

两人再见面的时候就是1949年,当时宋希濂因为战败被俘,而陈赓得知消息后,从云南赶赴重庆,只为探望这位老朋友。战败后的宋希濂内心十分失落,开始反思自己追随蒋介石的选择是否错了。陈赓在见到老朋友的时候,并没有问他有没有后悔当年的选择,而是拉着他的手追忆那些美好的事情,并且有意无意的避开那些不好的事。

因为战争、党派的缘故,两人见面的次数屈指可数,对于这次的见面两人都十分珍惜。如果没有这次见面的话,我估计宋希濂活不过1949年,因为宋希濂在战败后心存死志,并且还试图自杀,在宋希濂心存死志的时候是陈赓一遍又一遍的开解他,并且期盼改造结束后与他一起工作,继续为人民做贡献。

也是因为陈赓,宋希濂才坚持下来,并且积极改造,于1959年被特赦。在宋希濂被特赦之后,陈赓还特意抽出时间去接他,而且周恩来也抽出时间接见他。

图片

宋希濂在功德林里的时候接受改造,被嘲讽“鹰犬”要换主人。其实当时宋希濂也反思过,他不再想着追随蒋介石,而是想着赎罪,为那些牺牲的红军战士赎罪,为翟秋白先生赎罪,为解放战争时期牺牲的解放军赎罪。所以并不抗拒改造,而且还积极投身到工作中,毕竟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但是正当宋希濂想要赎罪的时候,1961年3月传来噩耗,陈赓去世了!这个噩耗让他饱受打击,一度不能自持,眼泪就像开闸的水,止不住的往下流。回忆一幕幕涌现在脑海中,他这才想到他与陈赓相伴的时间太少了,就连见面的次数都屈指可数。原以为战争结束了,他们能有时间多聚聚,但是陈赓就这么走了,从此天人两别,再无相见。

而在之后噩耗一个又一个传来,昔日的老朋友们陆续去世,1976年的时候恩师周恩来也故去。宋希濂在他们去世之后十分悲痛,此刻他唯一能让他留念的就是祖国和家人了,他早年因为战争的缘故很少陪伴家人,在晚年的时候他想多陪陪家人,所以在1980年选择定居美国。

昔日的鹰犬将军成了带孩子的老朽,余生只为家人和祖国奋斗。他一方面陪伴家人,享受天伦之乐,另一方面就是全力促进祖国的和平统一工作,并且创立了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号召黄埔同学一起投入祖国和平统一事业中。

图片

1985年的时候,陈赓的妻子访美,宋希濂十分关注。临别前夕,宋希濂还给她塞了一些钱,抓住她的手,激动地说:“这是我的一点心意,我人不在国内,一直没有机会拜祭他的英灵,希望你在回国后,能代我买些鲜花和纸钱,告诉他,我在这边一切安好”

1993年,宋希濂在纽约病逝,死后葬在了长沙。对于这位抗日英雄,湖南省地方政府还是比较重视的,省委书记还特意题写了“抗日名将宋希濂之墓”。宋希濂这一生确实犯过错误,但是他也有他的贡献,至少在抗日这一块没的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