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读刘、白的《春词》

 晨曦深处 2022-11-12 发布于河南

再读刘、白的《春词》

文/张项学

    刘禹锡和白居易唱和的《春词》,因其巧妙地把自己的想法移情于宫女,形成情景交融、人花一体的效果,让人百读不厌。其实,刘禹锡还有一首诗,也使用了此法,感叹时光荏苒,感叹春去匆匆,送春就像是在和心上人依依惜别。只不过,这次他没有给读者留悬念,直诉衷肠,感慨自古以来都是这样,春去也,谁也留不住,如其百感愁肠,何如一醉方休。

送春词

唐 · 刘禹锡

昨来楼上迎春处,今日登楼又送归。

兰蕊残妆含露泣,柳条长袖向风挥。

佳人对镜容颜改,楚客临江心事违。

万古至今同此恨,无如一醉尽忘机。

    白居易也有一首《伤春词》,与《春词》中女主人公斜倚栏杆、背对鹦鹉看着楼下盛开的春花不同,这一首诗里说的是女主人公坐在帘下,看着屋檐外深紫浅红的花儿,听着碧纱窗外鸣啭不停的黄鹂,思念着心上人,可心上人是否知道呢?正像她面对春花,伤春的泪水已经凌乱了刚刚画好的粉妆,可春是否知道呢?

伤春词

唐 · 白居易

深浅檐花千万枝,碧纱窗外啭黄鹂。

残妆含泪下帘坐,尽日伤春春不知。

惜春、思春的诗很多。唐代诗僧皎然的《拟长安春词》,每一句都以春字开头,可谓是句句见春,句句思春,句句动情。“春歌杂鶗鴂,春梦绕轘辕。春絮愁偏满,春丝闷更繁”。这里的鶗鴃,用秋瑾的词来解释就是,“鶗鴃声哀,恨此际芳菲都歇”;这里的轘辕,是山名,在河南登封县西北,清代张尚瑗曾有诗,“王公守国天设险,崤函轘辕自古崇”。

无论是刘禹锡、白居易,还是皎然,在春词中时时都能看到他们自己的影子,这也就是王国维说的有我吧。

学习了刘禹锡和白居易的《春词》后,诗友们也诗兴大发,纷纷和诗。

读刘禹锡白居易《春词》

天佑馨荷

莺啼燕舞满妆楼,柳醉春烟惹旧愁。

绿蚁清欢无别事,笙歌琴曲绕心头。

读刘禹锡、白居易《春词》

清水

桃柳烟花锁重楼,玉阶庭深雾遮愁。

絮飞不解东风意,才下眉头落白头。

读刘禹锡、白居易《春词》

新月

烟光日影动高楼,一片繁花尽是愁。

看却柳梢穿紫燕,双飞天外不回头。

也读刘白《春词》

王奇顺

且赏春光照小楼,管他昨日一腔愁。

花都随处开鲜艳,何等霜风染白头。

读白居易、刘禹锡唱和诗《春词》有感

路辉

繁花满眼映晴楼,不见春光只见愁。

无意风中回首望,一行雪影远山头。

读刘禹锡《和乐天春词》

易宁

蛾眉轻扫上层楼,芳草天涯淡淡愁。

魏紫姚黄都不羡,只将明媚驻心头。

读刘禹锡白居易春词

子路

和风春色拂妆楼,新绿参差销旧愁。

烟柳寒鸦听嫩雨,葬花无赖上心头。

读刘、白《春词》

清雅

风吹纱袖独依楼,何故红颜满目愁。

一院春容难解意,惟期喜鹊绕枝头。

读刘禹锡、白居易《春词》

蒲公英

水声山色忆妆楼,往事如烟欲解愁。

绣面芙蓉春日里,不知明月已梢头。

读刘、白《春词》

悠雲

雾来风贯粉妆楼,欲下玉阶何所愁。

恰是山中无猛虎,一弯月影水云头。

悠雲作于拾贝斋

2022/11/1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