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母小课堂 | 儿童成长规律(四)

 以字为马 2022-11-12 发布于北京
认知发展(二)

    各位家长好,欢迎来到育儿小课堂。在上一章节中,我们和家长一起了解了与智力相关的内容,包括智力的概念,智力测试的内容和局限性,智力和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让儿童充分的发挥潜能。今天,我们将会进一步了解在面临众多兴趣班、课外班的选择中,家长应该如何抉择。

    孩子上小学了,面临学校内的学业要求,家长会考虑让孩子上课外辅导班,额外的学习语文、数学、英语,以便提高学习成绩。不仅如此,家长还会考虑给孩子报特长班,让孩子拥有一技之长,芭蕾,钢琴,编程,围棋,一个也不能落下。到了周末,一天三个兴趣班或课外班,孩子没有了与同伴玩耍的机会,而在学校的学习成绩也没有明显的提高。家长更是苦不堪言,一边承受昂贵的费用,一边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同时还担心孩子压力会不会过大,导致心理产生问题。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会围绕兴趣班这一主题和家长们谈谈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了解在我们选择兴趣班之前,我们需要考虑哪些问题

图片


  6-9岁儿童的认知和学习特点 

    发展学家皮亚杰将儿童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而6-9岁的儿童大约处于具体运算阶段。这个阶段儿童最大的特征就是能够主动且恰当地使用逻辑。具体运算思维强调把逻辑运算应用于具体问题中。例如,处于这个阶段的儿童面临一个守恒问题时(如我们如何判断当把液体从一个容器倒入另外一个形状完全不同的容器后,液体的总量不变呢),他们就会通过认知的逻辑过程来回答,而不再只是根据表象进行判断了。他们可能能够准确推断出,液体没有其它形式的转化或损耗,所以其总量是不变的。

    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皮亚杰的观点很多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也有许多内容受到了批评。例如,有的研究者就认为皮亚杰其实低估了儿童的能力,他们认为儿童在7岁前就具备具体运算思维等等。当然,我们在评估这些观点时,也需要考虑文化因素的影响,因为有研究也发现了不同文化下儿童的经验不同,因此在守恒和具体运算测验上可能会出现差异,所以我们不能脱离儿童的文化特定性来理解其认知发展的过程。

图片

    关于这个阶段儿童的认知和学习特征,我想给大家分享一个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是通过接触处于最近发展区中的信息,发展其认知能力的。在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儿童能够通过更有经验的他人的指导和协助来达成他们之前并不完全理解或能单独完成的某项任务。这个所谓的“最近”,指的是儿童最可能接近掌握的技能。这个观点尤其促进了课堂实践活动的发展。对于这个阶段的学龄儿童而言,教室被看作是他们有机会实验和尝试各种新活动的场所。根据这个观点,我们鼓励儿童通过观察、模仿和学习身边成年人或者是其他同伴的行为来促进他们的认知发展。也就是说,让孩子适当接触一些超越现有认知程度的内容,能够帮助他们得到更好的发展。

    家长们自然很愿意帮助孩子学习更多的知识,可是却苦恼于孩子时常不专心、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这里我有一个简单的小诀窍:把知识内容通过不同形式,包装到游戏里。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这并不代表他们不喜欢学习新东西,而是他们更喜欢将游戏作为学习的方式。所以,和孩子一起玩一些有趣的认知小游戏,不但能让孩子超前学习,还能增近亲子关系。


  智力的多元性 

    回到兴趣班的问题上,家长应该如何选择兴趣班呢?答案就在孩子自己身上。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力的观点,他将智力分为了9大类:言语智力、空间智力、数理逻辑智力、音乐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能力、自知能力、自然感知智力和对精神和存在的思索智力。这9种智力成分几乎独立存在,每种能力也遵循着不同的发展历程。换句话说,其实没有绝对的天才和笨小孩,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发光领域,而家长们则需要充当起“伯乐”的角色,多给儿童尝试和探索的机会,去发现他们超乎他人的一面。怎么报兴趣班的答案已经呼之欲出了,那就是,在儿童尝试之后,选择他喜欢的、具备相应潜力并能很好发挥出来的兴趣班,它不一定要是奥数或是钢琴,它可以是小众的兴趣,比如管风琴,但一定要考虑到孩子是否有兴趣参与,同时也是否具有这方面的潜质。

图片

    今天的小课堂到这里就接近尾声了。这一节我们围绕兴趣班的选择问题,讲述了6-9岁儿童的认知阶段的特征,谈到了智力的多元性,找到儿童的闪光点并给他充分空间发挥出来。下一节课我会继续讲述孩子的认知发展,主要集中于孩子的语言发展,以及如何提高沟通能力,我们下期见。

图片
图片

作者|伍斐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心理健康服务中心项目主管、测评专员,中国心理学会心理测量资格测评师

图片

北师大心理学部心理健康服务中心

心理测评|个体辅导|团体辅导

婚姻家庭辅导|儿童青少年心理辅导|心理教育

咨询师培训|CARE项目|督导培训

 一群有情怀的北师心理学人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