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冬天喝茶,4个不为人知的喝茶小误区,难怪你泡的茶总是不香

 小陈茶事 2022-11-12 发布于福建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冬天的茶桌上,静下心来,能体察到许多不一样的地方。

喝一泡足火肉桂。

照例用沸水冲泡,倒茶分汤后,将茶水分入茶杯里。

此时,细看汤面。

热腾腾的茶汤表面,热雾弥漫,好似泡温泉的池面。

但细致看去,隐隐又感觉,茶汤表面仿佛有着一层油状物。

汤色油润,汤面像是夕阳西下的江面,波光粼粼。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这种似雾似油的独特状态,圈内有着专有名词,叫茶氲。

冬日气温降低,热茶与周围空气的温差变大,更容易观察到这样的现象。

入冬后,茶桌上需要面临不少应季问题。

许多泡茶细节一旦疏漏,茶味体验立马下降一大截。

譬如,下文提到的这4个例子,就很有示范意义。

《2》

一、泡茶水温不足。

前些天刚收到的一个提问。

“为什么最近在泡茶时,我的白茶前2冲还很香,后面再泡香气就淡了?”

经过一番了解,排除了茶叶品质问题,而是和泡茶技巧相关。

那位茶友在喝茶时,是独自一个人细品。

一人喝茶,饮茶节奏比较慢。

盖碗泡出一冲茶汤后,细品慢啜一番,已经过去了七、八分钟。

再泡下一冲,依旧如此。

按这样算下来,哪怕盖碗内的白茶,仅仅是泡了两次。

但时间加起来,已经过去了二十分钟。

在此期间,对方忽略了一个细节——烧水壶内的沸水没有重新加热。

泡茶喝,少不了沸水。

高温沸水的激发,能有效调动茶香、茶味。

以香气释放为例,茶香分高沸点、中沸点、低沸点。

若是水温不够沸,只有70-80℃左右,甚至更低。

用这样的温水泡茶,白茶内部的高扬茶香没有机会登场。

喝茶时,一前一后对比,会感觉泡到后面香气“断层”太快,变得不香。

夏天喝茶时,气温高,水温下降速度慢。

哪怕泡了三、两冲茶汤后,没有重新加热,水温变动不至于这么明显。

然而,一旦入冬后,这个重要细节可不能太忽视。

泡好茶,离不开沸水。

往盖碗内注水冲泡之前,不妨稍作检查。

若水温下降太快,不妨重新摁下加热键,再次将水烧沸再去泡茶!

《3》

二、茶杯挑选有讲究。

喝茶的杯子,分主人杯和客用杯。

独自喝茶,大多数茶友会用上自己专属的主人杯。

挑主人杯时,方法比较简单,符合自己的眼缘即可。

容量买得稍微大一些, 也无妨。

盖碗泡茶时,可省略公道杯,直接将茶汤倒入主人杯。

手捧一杯暖暖的热茶,无疑是冬日喝茶美事。

如果是待客所用,茶杯容量不适合选太大。

否则,用110毫升盖碗泡茶,泡出来的茶水往每人杯中匀分。

只有三、四分满,看着也很尴尬。

然而,茶杯的分类,不单主人杯、客用杯那么简单。

入冬之后,随着气温下降,茶杯的选择也有“应季”一说。

大致上,选窄口一些的茶杯,更适合冬日喝茶使用。

因为,茶杯口径偏窄,杯中的热茶不会过快散热,茶汤当中的落水香也不至于过快飘散。

既保温,又聚香。

若是选了口径偏宽的品茗杯,如斗笠杯这类,上宽下窄的器形。

那么滚烫热茶倒进去后,散热效果就比较快了。

夏天饮茶,茶席上搭配一个天青色的斗笠杯,还算应景。

冬天喝茶,还是选窄口些的杯子,更利于细品茶味!

《4》

三、保温杯内的茶水别隔夜。

立冬过后,小雪不远。

进入十一月后,冬意渐浓。

日常生活里,不论喝水还是泡茶,保温杯的“行情”明显更热。

诚然,不论日常上班,还是出门在外。

手捧一个保温杯,能满足“中国胃”的多喝热水所需。

但用保温杯喝茶时,也有留心不少细节。

待在保温杯内的茶水,及时喝完最好,放置时间不要太长。

保温杯里的隔夜茶水,还是慎喝为好。

前段日子,有位北方茶友分享了他的冬日喝茶经验。

他在晚上下班后,只要有时间有闲暇,都会煮上一壶热茶消遣。

但晚上煮茶,煮出来的茶汤往往喝不完。

倒掉的话,又太可惜。

于是他找出了家里的暖水瓶,将煮好的热茶放进去保温。

第二天起来再倒出来喝,茶味依旧没有改变,茶水温度还暖暖的……

茶友提到的暖水瓶,实则和保温杯没有差别。

只不过,暖水瓶多数采用玻璃内胆保温。

现代常见的保温杯,更多是用食品级金属内胆罢了。

不过,即便保温性能再好,隔夜茶水也不推荐饮用。

放置时间过长,茶香茶味容易“闷变味”,喝入口不再甘香爽口。

喝茶有条件的话,还是现喝现泡为好。

灌入保温杯内的茶水,建议3-5个小时以内,及早喝完,风味更好。

冬天煮老白茶时,若是煮出来的茶水数量太多,自己做不到及时喝完。

建议煮茶时,少放一些茶,少加一点水。

喝多少,煮多少。

选一把小巧的煮茶壶,既能过足“煮茶瘾”,又能避免浪费。

《5》

四、冬天煮茶别随意加料。

冬日,万物收敛。

为了保养身体,冬季饮食,注重温养。

喝茶时多喝茶味温和的老白茶,将泡开过的老白茶,再去煮1-2壶茶水是不错的选择。

煮红枣枸杞、桂圆陈皮、雪梨甘草等暖身汤,也很应时应景。

但煮茶时,可别贸然将两者结合在一起。

这样做,不仅发挥不了1+1>2的效果。

恰恰相反,还会带来一系列负面反应。

喝茶时,不加料更能喝准原味。

海边人家在处理新鲜上岸的鱼虾,多数是清蒸白灼,不会加入复杂的红烧、油焖等。

简单清蒸,不加过多调味料,更能吃出鱼虾本身的鲜美滋味。

喝茶也是如此,简单煮茶,清饮为主,更能领略好茶本味。

假设在煮老白茶时,加了大量陈皮、红枣、枸杞进去。

最终煮出来的茶汤,陈皮味占了主角,有鸠占鹊巢之嫌。

优质陈皮直接煮水饮用,效果不错。

优质老白茶,不加料进去,也能煮出甘醇饱满滋味。

但一山不容二虎,两者结合在一起,风味未必会更好。

再说,这样的加料做法,容易给劣质茶留下可乘之机。

内质寡淡,风味平平,香气滋味平平无奇的老白茶。

添入陈皮、甘草、红枣后,能掩饰本身品质不足的缺陷,蒙混过关。

一流好茶,自身风味过硬,没有加料的必要。

而劣质老茶+甘草陈皮红枣=滥竽充数。

这笔账算下来,加料煮茶实在太亏。

《6》

进入农历十月后,忽然有这样的感慨——岁月忽晚,山河入冬。

前两日,福州的天气,还是一派明媚状态。

望向天空,是标准的福州蓝。

气温和煦得就像小阳春。

但一旦转成阴天后,冬寒初起,早晚间寒意明显。

“散漫阴风里,天涯不可收。”

如此万物敛藏、气氛萧瑟的午后,是喝茶的好时机。

冬日无事,不妨喝茶。

沉浸在一泡好茶带来的美妙享受里,能暂时抛开不少烦恼。

专注在眼前的茶香、茶味。

泡好茶、喝好茶、有好茶、享好茶。

如此时光,夫复何求?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