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化丨民俗文化成了新时尚,但它可能被滥用了

 昵称503199 2022-11-12 发布于山东


图片
编辑说

“民俗”一词在生活中经常使用孩童抓周、正月十五放灯等,都是常见的民俗活动。不过,民俗到底是什么?民俗是民风吗?还是一种生活方式?

语文出版社最新出版了《谐音词里的民俗》,前言部分就从“民”与“俗”的角度阐释了民俗的含义,还提出谐音是民俗中表情达意的方法之一。民俗活动无处不在,绘画、诗词、饮食、节日中都能找到它的身影。一起走进民俗文化,感受民众的美好祈盼和希望——

在一些民俗学论文、著作、电视片中,民俗有泛化的趋势,有人把山川之类的自然风光看成民俗,有的电视片把驯鹰狩猎之类的特殊生活方式也看成民俗。这便是把民俗过度泛化了。
那么,到底什么是民俗呢?
图片
图片
什么是“民”?
“民”与“人”不同。“人”在先秦有“大人、小人”之分,“大人”指贵族,“小人”指平民甚至奴隶;而“民”永远只指平民,在先秦同贵族相对,后代同“官”相对。“民俗”的“民”,有学者就将它与“官方”之“官”相对来讲。
如发行量最大、流传最广的民俗学教材——钟敬文主编的《民俗学概论》中说:民俗,即民间风俗。民间,顾名思义,是指民众中间。它对应官方而言。概而言之,统治集团结构以外,都可称作民间。它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直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广大中、下层民众。“每个民族都有上、中、下三层文化。民俗是中、下层民间文化的一部分。”什么是上层、中层、下层?大约是同阶级的上层、中层、下层相对应的部分。
我们知道,《红楼梦》里的贾府应该属于上层,但贾宝玉周岁的时候也举行抓周占卜,同普通老百姓家一样。抓周最早见于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风操篇》。此书有这样的记载:
江南风俗,儿生一期,为制新衣,盥浴装饰。男则用弓矢纸笔,女则用刀尺针缕,并加饮食之物及珍宝服玩,置之儿前,观其发意所取,以验贪廉愚智,名之为试儿。亲表聚集,致宴享焉。
图片
那么,试儿,或者说抓周,是属于上层文化,还是中层、下层文化?它难道不是民俗文化?应该说,不同层面的文化会相互影响。从另一个角度说,社会阶层也有流动,上层贵族有宦海沉浮而降到民间的,中下层也有机会升至官僚阶层。因此,上、中、下层文化很难截然分开。又如,《仪礼·士昏礼》中的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本是贵族的婚礼步骤,但后来整个民间基本都遵循这套程序,只是受条件限制,可能会简省一些。
其实,官方并不反对民俗,甚至还积极倡导并且参与其中。《史记·齐太公世家》:“(姜)太公至国,修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姜太公尊重、因袭齐地的民俗,竟是齐国成为大国的原因之一。孔子也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这是主张政府用音乐因势利导,参与民俗,改造民俗。
农历正月十五的灯节为什么长盛不衰?相传有宗教的因素。有人说,汉武帝在正月上辛日祭祀本土宗教道教的太一神,灯火彻夜不熄。这种习俗后来移到正月十五。还有人说,东汉明帝听说正月十五佛教僧人有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此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演变成汉族民间的盛大节日。
但仔细想想,并不是每个皇帝都信奉佛教,其他朝代、其他皇帝为什么会倡导?灯火辉煌,显现的是一派繁荣景象。官府正有歌舞升平、点缀盛世的需要,因此提倡它。
图片
老百姓又有什么动力,凑什么热闹呢?这里面应该有着内在的民俗原因。老百姓有对人丁兴旺的希求,而“灯”谐音“丁”。为了求得子嗣,新婚夫妇到了元宵节就要给庙里送灯求子,生了子女要到庙里还愿,再次送灯。婚后几年没有生育子女的,要到庙里偷灯,等生了子女后再送灯到庙里。这是庙里的偷来送还、走马似的流动的灯。
元宵的晚上,街上也是灯光一片,因为没有灯、不点灯就意味着人丁不旺。自家人丁兴旺了还不能满足,出嫁的女儿也得子孙满堂,这样在婆家才有地位,因此年年还得给女儿家送灯。这样也就有了“外甥打灯笼——照旧(照舅)”的歇后语,这灯笼正是舅舅送给外甥的。
政治对民俗的规范起干预作用,统治阶级吸收民间风俗中对自己有利的部分,加以规范,变为官方仪礼,在上层统治阶级中施行,有的还通过行政动员的方式向民间推广。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
可见,民俗之“民”,不与官府的“官”相对,那当与什么相对呢?我们认为,与民俗的“民”相对的“官”,相当于瓷器制作史上官窖的“官”。官窖是专为宫廷烧制瓷器的窖,这个“官”专指宫廷。同样,民俗之“民”是指同宫廷相对的民间,不是狭义的同官府相对的民间。
图片
图片
什么是“俗”?
俗,习也。从人,谷声。
习,鸟数飞也

——《说文》

这句话包含“习”在几个层面的意思:从属性来看,指练,而不是实际的行动;从目的上讲,是为了动作的纯熟;从频率上说,是指动作发生的经常性。民俗中隐含的“习”,当是从动作行为的反复性来讲,民俗活动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形成的,得到了群体的认可并被遵循,具有历史延续性和随季节更替的重复性。
俗,欲也。俗人所欲也。

——《释名·释言语》

欲,指需求、渴望、愿景,这里当指民俗行为的目的。凡是民俗,一定会体现主体特定的主观理想、希冀、祈求。反过来说,简单的吃饭穿衣、睡觉休息等以生存为目的的一般生产生活方式,不是民俗。
齐冲天《声韵语源字典》:“俗的本义即习与欲,即习惯与欲望,习为生活之惯例,欲为好恶之常行,两义结合。”说起来好像挺简单的,但人们常常把“风”与“俗”混同,对二者采用互训的方式,循环解释,将“风”解释为风俗,将“俗”也解释为风俗,如:“风习,风俗习惯。”“习俗,风习,同民俗。”
图片
图片
图片
“民风”vs“民俗”
其实,要想知道一个词语的真正含义,除了从前人的训诂材料、文字构形、同族词等角度考虑,还可以从其搭配使用情况来了解。
说到民风,人们可能联想到“民风淳朴”“民风剽悍”之类的说辞。所谓民风淳朴,是说一个地方的民众真诚厚道,不诈伪;民风剽悍,是说某地民众崇尚武力,且出手快,进攻性强。说到民风,人们还会说某地尚文,大部分人家都以读书为荣;或说某地善于经商,某地悭吝、狡猾,等等。
可见,民风是指一个地方民众的群体行为反映出来的总体行为特征、文化特点,较为抽象。民俗则相对具体,体现为静态的绘画、雕塑等(这相当于书面形式),也体现为动态的言语、行为,甚至大型群体活动。
当然,抽象的民风既然要通过一般的行为习惯表现出来,也会在民俗中有所反映,如民风尚文的地区,会有不少“连升三级”“连中三元”的民俗象征形式;而民风重商的地方,多有经商理念的民俗体现。
总之,民俗,就是同宫廷相对之民间的,经过一定历史时期积淀下来的,因而也是程式化的,反映民众希望的生活文化。其中,谐音民俗存在于雕塑(木雕、砖雕、石雕、陶塑、灰塑、铜铁铸)、刺绣、绘画、剪纸等艺术作品中,也存在于俗语、谜语、歇后语、诗词等语言文学形式中,更体现在饮食、仪式、礼节等日常活动中。
图片

谐“洪(hóng)”。在没有电灯的年代,人们家里点的都是油灯,邻里之间经常要互相借灯。但在山西,借灯时不能把点着的灯拿走,意思是不能把人家的洪福带走。这是因为灯火是红的,“红”与“洪”谐音。后来,好多人家用蜂窝煤火,邻居家的火灭了,来借火源,也不能让邻居把家里正燃着的煤球夹走,同样也是防止把洪福带走。吉祥画中,红色的蝙蝠在蓝天飞舞,也表示“洪福齐天”。

又双关“红(hóng)”。在南方,广东潮汕有些地方,新娘自出阁伊始就要用一块手帕包住红糖,捻于手中。手中捻着红糖,意味着新娘手中捻着红红火火的、甜甜蜜蜜的生活。到新郎家,拜过公婆后,在盖井之前,新娘还要把红糖倒于井中,让邻居们汲水也尝到甜,意思是希望新娘过门后能敦邻睦里,正所谓“过门合人惜”,“合内合外合厝边”。


图片

点击图片,购买《谐音词里的民俗》

(改编自语文出版社图书《谐音词里的民俗》;编著:郝文华、白云霞;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文字编辑、校对:王晶;微信编辑、头图制作:郭雯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