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济学堂|​经常账户:全球经常账户为何不平衡?

 昵称246550 2022-11-12

2022/2/9

经济学堂

萧伯纳说,经济学是一门使人生幸福的艺术。即日起,联谊会推出“经济学堂”栏目,分享实用的经济类工具、观点以及生动形象的经典案例,从生活消费、投资理财、企业经营管理、金融等领域的事例出发,以期让更多人将经济学游刃有余地运用在生活中,用经济学的眼光看世界。

经常账户:全球经常账户为何不平衡?

经常账户主要反映一国与他国之间实际资源的转移,涉及经济价值以及居民和非居民之间的所有交易。此外,还包括未得到任何回报而提供或得到的经常性经济价值,它是国际收支中最重要的项目。经常账户包括货物(贸易)、服务(无形贸易)、收益和单方面转移(经常转移)四个项目。经常账户顺差表示该国为净贷款人,经常账户逆差表示该国为净借款人。

在经济学中,经常账户是构成国际收支余额的两个主要项目之一,另一个是资本账户。经常账户是这些项目的总和:贸易余额(商品和服务的出口额减去进口额)、净生产要素收入(如利息和股息)和净转移支付(如外国援助)。经常账户=贸易余额+来自国外的净生产要素收入+来自国外的净单边转移收入。经常账户余额是衡量一国外贸性质的两个主要指标之一(另一个是净资本流出)。经常项目盈余可以使一国所拥有的净外国资产增加相应的数额,而经常账户赤字的作用正好相反。这种核算也包含了政府和私人的支付。之所以称之为经常账户,主要是因为商品和服务一般会在近期内被消耗掉。

经典案例

经济学中关于世界经常账户平衡的概念类似物理学中关于运动的牛顿第三定律。原则上,一个国家的经常账户出现盈余必然在世界其他国家出现等额的逆差,因此,世界经常账户的总和必然等于零,因为每笔逆差必然有一笔盈余加以抵消。换句话说,如果所有记账工作都正确的话,货物和劳务的国际购买者所支付的金额,必然等于这些货物和劳务的销售者获得的金额。

但是,大约2010年以来,全球经常账户却出现越来越大的差额,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持有的账户中尤其如此。上世纪70年代初期经常账户大致平衡,1978年出现大约200亿美元的差额,而到1982年差额增加5倍多达到1090亿美元,而后逐渐下降,到1986年下降为560亿美元。在过去10年中,国际金交易的性质和速度发生的重大变化,是全球国际收支账户的收入部门中统计差额不断增大的根源。随着国际金融系统自由化和金融市场更紧密的一体化,进行交易和把巨额款在国与国之间传送的技术就发生迅速的变化。此外,某些国家在政治和经济上的不稳定,意味着从这些国家流出的投资资金是投资者背着国内当局进行的。

全球账户中出现差额的大部分原因是由于投资收入账户没有准确地记载交易。出现的大量“跨越边界的资产”,也就是在其他国家持有的资本,在大多数债务国的全国账户中得到承认,但是在债权国的全国账户中则未予承认。在1979年后利率上升使这些投资的收益增加,于是,在报告这种资产时的不一致情况就加剧了。例如,在1977~1983年这个时期里,在所报告的净流量中(不包括从这些投资中获得的收入的再投资)大约有3000亿美元没有载入这些流量起源国的账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