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煌经方 | 2022国际经方大会学习连载(十三)

 经方人生 2022-11-12

2022-10-14

我心中的经方医学

第三,它有一种思维方式叫「极简」

黄煌经方

图片

我心中的经方医学,它还有一种思维方式叫「极简」。极简的思维方式非常好。我喜欢美术,你看我喜欢这种极简的摄影,水天一色,中间有两株树。这个非常好看,很舒服。这种思维方式也是经方所所特有的。

01

诊断方式极简

首先,诊断的方式极简。「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不问为什么,只认是什么。不依附什么学说,只是看眼前是啥方证。有是证,用是方。这就是非常简单的一个思维方式。

望闻问切的望获得了什么?看到病人的形象。

「观其脉症」,摸到什么?摸到脉证,然后确认是什么证。它是非常简单的思维方式。

这种思维方式是一种直觉思维,所以古人称辨证为「识证」。「识」是什么?是认识的识,是识别的识。用直觉思维,往往在瞬间基本就可以形成诊断。

陈伯坛

我们来看看岭南著名经方家陈伯坛,他上个世纪初在香港在广州一带名声显赫。他看病注重望诊,搭脉时间很短,搭一下就行了。黄仕沛先生是广东越秀区中医院的老院长、经方家,他说我们老广东人会说:你这个人这么做事这么快,像陈伯坛搭脉,点一下就完了。陈伯坛的望诊功夫了不得,凝视病者,目不转睛。看看他两只眼睛很有神。看病关键是望诊,望闻问切,望诊是第一功。

如果你不望诊,光搭脉,能行吗?用胡希恕弟子陈雁黎先生的话,可以请来比,墙上打两个洞,让病人的手伸出来,你去摸摸看能诊断吗?没有四诊合参,没有望诊在前怎么行?

范文虎

范文虎是上个世纪30年代宁波民间经方家,也擅长望诊。他的眼睛也是炯炯有神的。

《鄞县县志》载:「先生初擅疡伤,继专精内科。主古方,好用峻剂,患者至门,望见之,即知其病所在,投药无不愈……」望的不仅是他的气色,也包括这个人的精神心理状态,都得望。

他曾经治疗一个孩子,麻疹肺炎,喘得非常厉害,家长抱来请他看。他一看后说,用麻黄。家长疑虑问:要用麻黄?范老说:对,麻黄八钱。可能是麻杏石甘汤。麻黄八钱。病人家属等到范文虎走了以后,几个人在那不知所措。小孩子怎么可以用八钱麻黄?后来讨论之后减了半。结果吃下去,喘就定,热就退,汗就收。

第二天病情好转,复诊。范文虎先生头也没抬,问:「你减了多少?」如实相告以后,范文虎先生说:「我知道你们要减,如果我开四钱,你们再减半,两钱就救不过来了。」这就是他料事如神,望诊功夫了得,这个功夫非常重要。

胡希恕

我们还要举一个胡希恕先生的例子,他治病也是擅长望诊的。我非常佩服胡老。有一次湖北中医药大学的一位胡老师介绍了一个久病不愈的友人前去诊病。刚进门还没有讲病情,胡老方子已经开好了。是麻黄附子细辛汤,三味药。

病人拿着这个方子犹豫:怎么办呢?吃还是不吃呢?后来想,好不容易胡老开的,就吃吧。结果就按照那方法吃,果如其言,病就好了。

后来问了胡老,胡老回答说:这个病人脸色发青的,不要多考虑了。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就要脸色发灰发暗。用喻嘉言的话叫一脸的黑滞,黑沉沉的,那就用麻黄附子细辛汤。

所以如果李逵被按在水里冻得感冒了,鲁智深醉酒以后腰痛来了找我,我肯定也是麻黄附子细辛汤,不要多问了。

图片

《伤寒论》这本书是张仲景的书,这里面有河南南阳话。河南人最喜欢说的是「中」。

所以经常有「桂枝不中与之」,「柴胡汤不中与之」等等。对上了这叫「中」。

方证相应就是对上了,不对上就是不中。所以张仲景的思维方式是非常简单的,没有那么复杂,没有像我们的七转八转转了一大圈,哪有可能这么转的。

02

处方极简

《伤寒论》记载有113方,药仅仅93味,平均每首方4.18味药。

两味药的方有芍药甘草汤、桂枝甘草汤;

三味药的方有麻黄附子细辛汤、四逆汤;

四味药的方有四逆散;

五味药的有五苓散;

六味药的有当归芍药散;

七味药的有小柴胡汤、半夏泻心汤、黄连汤,包括竹叶石膏汤,七味药非常多的;

最多的十二味药,温经汤。

没有像现在我们用到20多味药,30多味药的。仲景的方何等得简、精。现在的糊涂汤、馄饨汤那么多,用陈亦人先生的话说,这些人开的方是杂烩汤。

如果用经方的话,我们的药房会非常简单,不需要那么多药。

所以我比较欣赏日本人山本世孺《洛医汇讲》里面的一句话:「用方简者,其术曰精;用方繁者,其术曰粗。世医动辄以简为粗,以繁为精,衰矣哉。」

很多人都是以简为粗,以繁为精,那么医道就要衰了。

曹颖甫案例

来看我们江阴曹颖甫先生的医案。五苓散就是活脱脱五苓散,麻黄汤就是麻黄汤,小建中汤就是小建中汤。

大南门郭左,洞泄当分利。川桂枝一钱,猪茯苓各三钱,生白术三钱,炒泽泻二钱。曹颖甫先生当年治疗水泄,用五苓散原方,治愈多人,其学生说属司空见惯,不足为奇。(《曹颖甫先生医案》)

非常有效,他经常为穷人诊病,又便宜又好。但是这么正宗的医家,当时在上海滩被称之为野郎中。不是也有很多人认为我们搞经方的是野路子吗?

其实经方才是正宗,是大道。

黄煌案例

大家看看我的一个案例。

某男,59岁。右侧肢体震颤8年,5年前诊断为帕金森综合征。从2017年7月上消化道出血后,连续几年发作,排柏油样大便,胃镜诊断是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在消化科用中药年余无效。

去年底来我门诊。主诉胃痛,进食后上腹部发胀,没有饥饿感,体重逐渐下降,血压低80/40mmHg,若吃寒凉药后小便频数。

我处方:甘草干姜汤。炙甘草15、生甘草15、炮姜10、干姜5,7剂,炒黄梗米1把入煎。

吃了以后精神大振,血压上升,脸色红润,体重上升三公斤。在候诊的时候逢人便夸,说这张方好,方子又小又便宜,效果也好。

经方方小,但效果多好啊,又便宜。不花钱能治病,花小钱治大病。我们中国的医改如果不把经方纳入进去,那是欠缺的。老百姓需要这些小方。

03

医疗价值观极简

还值得重视的是,经方医生的医疗价值观极简。开方只是为疗效,只是为解决病人的痛苦,不管药价的贵贱,不管医生的面子。医生就是看病,不要附加政治的、商业的、文化的、宗教的……等非医学的观念。治病救人是唯一的目的,只有这样方子才开得好。

余听鸿说:「余素性刚拙,遇危险之症,断不敢以平淡之方邀功避罪,所畏者苍天耳。」他有良知,甚至遇到过年都不回家,守护在一个叫张芝卿的病家。雪深三尺,衣不解带者半月,最后病人得救了。

余听鸿还治疗一个女子的关格,可能就是厌食症患者,处心积虑地,两月始能治愈。后来他作为生平一快事记载在《诊余集》中。

从中我们感受到前人们的那种精神。如果一味地把医院开成了医店,我们的学术不可能得到很好的传承。

我们讲经方的思维方式是极简的,我非常喜欢。它就像禅学一样,自然而然,清心如水。甚至它这种极简的直觉思维,也像禅学一样。

结语

今天讲了三点。

方证的内核是真的,极简的思维是善的,形象的语言是美的。

我们就是要追寻一种真善美的医学。

它规范而不失鲜活,它科学又很有生活,它从远古走来又能融入当今世界。

经方太好了,这是我们中国人的宝,是人类文明珍贵的遗产。

谢谢大家。

 敏求轩说  

「各家有各家的伤寒,一家有一家的仲景。」这句话并没有让我感受到中医学术的繁荣,反而有种深深的、无所适从的无奈。

黄师说:「宋元以来,许多医家对《伤寒杂病论》进行了艰苦的理论阐释,经络、六经等等是其中常用的理论,这些理论对理解和应用经方是有用的,特别对扩大经方的应用范围有一定作用。但是,由于各家的学说常常受到时代地域及宗传的影响,其概念往往不一。导致各家有各家的伤寒,一家有一家的仲景。后人要通过各家的学说去破译各家的用方心得是比较费力的,不经过较长时间的读书和临证,要弄懂是几乎不可能的。」

这段话出自《黄煌经方沙龙·第三期》,我摘抄在了笔记本中,时时会翻开读一读。这一次,我不由从超越经方理论本身来思考这个问题。

若问世间最难之事,恐怕莫过「知行合一」了。如何难而正确的事」,黄师给我们树立了典范。

经过黄师坚持不懈的努力,经方得以回归校园,经方扎根在了基层中医的心中,经方如燎原之火遍布全球。

黄师示范着,如何用更直白、更规范、更实证的表述方式及现代中医语言,教会中医人如何使用经方,使他们一听就懂,一用就会,对错一试说明,鼓励他们不断充实,不断发展,不断修正……

所有这一切都是「知行合一」的最佳注脚。

******

说到「处方极简」,我想到娄绍昆教授介绍过的「药包法」。娄老将《伤寒论》中最重要的6味药:桂枝、甘草、大黄、大枣、干姜、生姜,再加上其他如白芍、麻黄、杏仁、葛根、柴胡、黄芩、半夏、党参、生石膏、知母、附片、枳壳、白术、茯苓等20味药,各二三十克,分别包好放入一个袋中,居家外出随用随取。这20味药,按需组合,基本上把《伤寒论》最重要的方子都涵盖了。统共只有500多克,花的钱也很少,但却可以保命。

******

俗话说,「文如其人」。我想说,黄师的文章有着浓郁的「文如经方」的特色,每一篇都透发着经方独特的简约凝练的气息,故而传神、动人,使人过目不忘,让人爱不释卷,启迪心智,激励斗志。

《经方的独奏》,篇名已经告诉读者,唯有独奏,唯有无伴奏的演奏,经方才显得更美妙。《我喜欢的……》,让我们看到,黄师喜欢味道纯正的菜肴,喜欢宁静辽远的美景,喜欢清丽明快的音乐。黄师说,那些洁净、活泼、简单、明快的人事物,都能使他愉悦欢喜。这样的审美原则,让黄师与经方结缘。

经方来自生活,来自远古,经过千百年的经验积累,犹如经年的老酒,醇香绵长。

经方,是黄师的最爱,也是我们的最爱。

这是我心中的经方医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