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收水稻如同割韭菜,我国科学家培育出多年生水稻!种一次能收四年

 科普大世界 2022-11-12

我国科学家真是把水稻玩出花来了,袁隆平团队的杂交水稻技术使水稻亩产量已比以前大大提高,现又有团队把这种农作物的生长周期从一年生变成了多年生。这是要把水稻变成韭菜一样收割吗?

说到多年生植物,我们都会想到树木等乔木类植物,它们的生长都是有多年连续性的,比如果树都会一年又一年地结出果实,但是小麦、玉米、水稻等大部分农作物都是一年生的,种植到收获只有几个月的时间,下一茬的种植还需要重复这一过程,相对比较麻烦。

虽然大家都知道水稻是一年生的禾本科植物,实际上水稻发芽生长到成熟所用的时间一般连半年都不到,所以在低纬度地区水稻能一年三熟,把水稻变成多年生的植物,这想法貌似有点不可思议。难道我们还能改变这些植物的生长天性吗?

然而其实这并不是多难的事情,因为水稻在未被人类驯化前并不是只有一年生的,世界上低纬度地区有些野生水稻其实是多年生的,目前世界上的野生水稻仍然可以分为多年生和一年生两种,只是人们都没有接触过野生水稻,都知道作为农作物的水稻在我国不同的地区是一年一熟到三熟,所以大家都以为水稻是一年生禾本科植物了,实际上有些水稻是可以像韭菜一样多次收割的,只要不破坏它的根部,它就能再次发芽生长并结籽的。

人工移植的多年生野生水稻

据央视新闻11月10日报道,我国云南大学胡凤益团队利用多年生野生长雄种水稻和一年生水稻进行杂交培育,把长雄野生稻的地下茎杆的无性繁殖特性转移到一年生栽培稻中,成功培育出了多年生水稻栽培品种,规模化试种后取得了不错的收获。

云南大学胡凤益团队

收水稻如同割韭菜,想来有点不可思议,其实经过培育的优良多年生水稻品种已可连续种植3~4年,每年收获2季,平均每季产量为6.8吨/公顷,基本与普通一年生水稻产量(约6.7吨/公顷)相当。云南大学胡凤益团队主导的相关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可持续性》上。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胡凤益团队现已成功培育了多个多年生稻品种,包括多年生稻23(PR23)、云大25、云大107等,其中“多年生稻23”于2018年通过我国农业相关部门品种审定,认为具有广、高产稳产、多年生性强等特点。

多年生稻在全球南北纬40度之间的无霜稻区具有广泛的种植潜力。经过大力推广,目前这些水稻品种已在我国及周边多个国家试验成功并推广,2020年时多年生稻种植面积超过3818公顷,2021年种植面积达15533公顷。

多年生稻的优势不是在产量上,更多地体现在农业生产上,这种水稻可以相对减少农业劳作环节,种植一次即可连续收获3~4年,这期间无需买种育秧,也不用耕田移栽,省去了很多农业劳作环节,可节约生产成本,减少育苗插秧时间,节省人力物力成本,所以还是很有推广价值的。

参考资料:

《光明网》11月10日文章《播种一次收割几年!我国成功培育出多年生水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