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养生】最终防疫靠什么 生命本能是答案

 与孩子一路同行 2022-11-13 发布于河南

据央视新闻,11月11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报告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1452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0351例
本次疫情,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较多,面对目前的情况,可以说疫情防不胜防,但对于不同的新冠感染者,可以分级进行隔离和治疗。

什么是无症状感染者?它和确诊病例之间有何区别?无症状感染者,简单来说,就是患者身上携带了新冠病毒,但是不发病,没有明显症状,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得新冠肺炎了。

既然没有症状,流调人员如何找出他们?无症状感染者一般是通过追踪确诊病人密切接触者、重点人员核酸筛查发现。

查出的无症状感染者通常有3种情况:

① 病毒感染没有造成病理性损伤,一直到病毒自然清除都没有症状(真正的无症状感染);

② 患者处在潜伏期,尤其是潜伏期的中后期,查出核酸阳性(出现症状即转为确诊);

③ 患者症状很轻,没有明显感觉就自愈了,在恢复期检测出核酸阳性。

看到无症状感染者能够自愈,不由地想到了郭生白在《本能论》中提到生命的十一种本能,其中应变本能系统,讲的是人的生命能够对外部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我适应环境,也能够改变自我适应内部环境的能力。
面对新冠病毒,我们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就是通过我们生命的本能,提高我们适应新冠病毒的能力,与新冠病毒和谐共生。
犹如400年前,我们利用应变本能,把天花患者痘疮脱落的疮痂,干燥研制成粉末,让健康儿童搐入鼻孔进入呼吸道,使病毒在人体内引起应变性反应,以改变自己与病毒磨合达到和谐共处。
近两年的中医学习,让我对中国的中医文化有了较深的认识,每一次人类生命灾难,都是医学发展的重要阶段。
建安年代,流行伤寒,也就是传染病,而有了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乾隆年间,流行温病,也就是急性病毒性流行病,于是就有了吴鞠通的《温病条辩》,2003年的非典,疾病最后不了了之,让郭生白老先生突然悟到了人的生命本能,写出了巨作《本能论》。
三年来,我们打疫苗,喝中药抗病毒,都是为了与病毒共生,这也许就是郭老先生所说的生命科学的研究,只有运用中国智慧——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中医思维来解决
这正是:

人生在世不容易,

生老病死逃不掉。

最终防疫靠什么,

生命本能是答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