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十四章 企业知识资本的内涵

 刘昆山书苑 2022-11-13

第十四章 企业知识资本的内涵

对于世上的任何概念,要做到正确认识界定和有效把握,必须从辨析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入手。任何概念都有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概念的内涵是指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特有属性和本质属性。概念的外延就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对象,即概念的适用对象,是概念所反映对象的总和,也就是概念所确指的对象的范围。概念内涵反映的事物是什么;概念的外延说明概念反映的是哪些事物。事物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是客观存在的,概念的内涵是对这种客观存在的反映,是意识的范畴,两者是被反映和反映的关系。人们对事物内涵的辨析和认识是逐步深化的,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由片面到更多的方面,最终达到或接近事物的本质属性。

第一节 企业知识资本内涵辨析

当今,在竞争激烈、淘汰频繁的时代,为数众多的企业普遍感受到生易存难”。“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似乎成了中国企业的宿命。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可谓“命途多舛,多灾多难”。在企业的多种“疾患”中,最可怕的是“资本缺失症”。企业的扩张发展,资金的来源渠道有两个,一种是靠贷款借债,一种是靠自我积累。单纯的资本金积累是有限的,但债务扩张的结果是企业膨胀的同时企业债务同时膨胀,使企业背负沉重包袱而陷入困境。银根一旦紧缩,过度依赖贷款的企业就会因“资本的缺失”应声而亡。中国经济运行经验表明,每隔一段时间的宏观调控,受影响最大的往往是财力单薄的中小型企业。

“资本缺失症”让所有企业家都感到切肤之痛。警惕“资本缺失症”的发生和蔓延成为企业家时刻盯紧的头等重要的事情。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的资本结构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另一种“资本缺失症”正在越来越严重地威胁着企业的生存,这就是“知识资本缺失症”。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在不断缩小,企业的利润率在不断降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断减弱,就是罹患“知识资本缺失症”的主要表现。对此,并不是所有企业家都有清醒的认识,都能像对待传统“资本缺失症”那样时刻警惕、高度关注。究其原因,对知识资本的概念缺乏应有的基本了解是最主要的问题。对“知识资本缺失症”的忽视和放纵,企业将在“肌体”健全,资金雄厚的状态下,“体质”日渐羸弱,气息奄奄,不治身亡。

当前,对于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的管理者来说,辨析和把握知识资本的内涵和外延,清晰了解知识资本的构成,正确进行知识资本运作,是关系企业生存发展的极其重要的事情。

长期以来,各国学者对知识资本的构成进行了不懈的探索,至今尚未得出比较一致的见解。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还在于大家对知识资本的内涵缺乏共识。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存在着“反变关系”,当知识资本的内涵界定得比较简单,结果是知识资本的外延,即知识资本的构成范围极其宽泛;当知识资本的内涵界定得过于详尽,最终造成知识资本的外延太少,不便于操作。这些情况都不利于对知识资本的认识和把握,不利于知识资本的运营和增值。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之后,对于任何企业来讲,为了更好地运营知识资本,给企业带来最大效率和效益,所有的企业家以及企业的拥有者,都希望对知识资本有一个全面的、深刻的认识。由于知识资本是一种全新的资本形态,尽管中外学者屡屡给“知识资本”多次下过定义,但在实际操作中,仍然感到“知识资本”确实像个“精灵”一样,来无影去无踪,让人琢磨不透。

例如,知识资本是一种知识性活动,是一种动态资本”的说法,强调了知识资本的不确定性和动态性,但未能揭示出知识资本的本质。对于企业来说,制造产品没有技术知识行吗?企业进行生产没有管理知识行吗?“知识性活动”在企业是“古已有之”。众多的知识隐含在企业的方方面面,是企业的应有之义。为什么突然间“知识”身价抬升,成了“知识资本”呢?

再如,“知识资本是企业的市场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的观点,强调了知识资本的量的规定性,但却忽视了知识资本的质的规定性,企业的账面价值是可以计量的,而企业的市场价值又如何准确计量?因此这个“差额”根本无法算出,估算出来的也不一定就是知识资本的价值。

再如,“知识资本是企业无形资产的总和”的定义,只是说明了知识资本的结构特征,而未揭示出知识资本的本质属性。“无形资产”的外延远不只专利和品牌的范畴,用“无形”去解释“知识资本”,恐怕是犯了循环论证的逻辑错误。

从以上辨析中,明显地可以看出,知识资本只有放在创新的范畴才有可能说清楚。

创新的过程是知识转化为知识资本的过程。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作为生产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其它要素的配置都以知识要素为核心,形成主导型的资源配置方式和产业结构特点。但知识本身仅仅是生产力潜在要素,并不能独立地作为现实生产力使用。只有借助于劳动力对包括劳动力本身在内的生产资料进行创造性的知识劳动时,知识才能以具有经济价值的生产力要素显露出来。

那么,知识是怎样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呢?原来,知识分为一般知识和专业知识,两种知识在促进经济增长中具有不同的作用。一般知识的作用是维持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增加的是规模经济的效益;而专业知识的作用是催生企业的创新成果,增加生产要素的递增收益。专业知识就是能够推动创新活动的知识。只有一般知识,企业可以惨淡经营,只能维持基本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可能获得理想的效率和效益;只有同时具有一般知识和专业知识,企业才能产生递增收益,企业才能发展壮大。知识,包括专业知识,只是知识载体保持竞争优势的一种必要且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任何资源只有通过适当的形式转化为对社会有用的存在时才能实现资源的价值。知识从其它生产要素中分离出来,并独立地成为首要的主导性力量,也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实现知识自身的运动,知识只有在运行中才能实现其价值并增值,给知识载体带来丰厚的回报。知识只有在转化为知识资本的运动和实践中,才能实现知识的价值。

知识具有商品性,具有一般商品必须的两个基本要素:价值和使用价值。人要获得知识,就要投入货币资本,投入时间、精力和体力。知识作为人脑复杂劳动的成果,无论是物化的或非物化的知识,都凝结了人类的一般劳动,因而在市场经济中具有价值。知识被以文字、符号、声频、视频等载体固化后形成的各种文献,可以被人们使用,体现了知识的使用价值。知识具有商品性,但知识并非就是知识资本。作为资本必须具有价值增值的特性。资本是一种表现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的载体。知识是人类对客观世界正确的认识,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认识和经验的总和。知识的价值是在对企业及其涵盖的诸多方面事物的本质获得深入一步的、新的认识,对企业及其涵盖的诸多方面事物的运行规律获得深入一步的、新的把握”的创新活动中得以体现。知识只有在利用新获得的对企业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对企业及其涵盖的诸多方面进行改进、改善和改造,并有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实践中转化为知识资本。因此,创新的过程就是将知识不断转化为知识资本的过程。离开了创新,知识只是一种尚待开发的资源;离开了创新,知识不可能转化为知识资本。知识只有通过创新环节,才可能成为商品生产过程中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的手段,成为知识资本。知识资本是以知识形态存在和运动的、在实现创新的过程中形成价值和价值增殖的价值。

知识转化为知识资本的唯一必要条件就是创新。

劳动创造价值。一般劳动创造自用价值和剩余价值。一般劳动的运行规律是,投入一次劳动,获得一次价值;不投入劳动就不能获得价值。有一种特殊的劳动,投入一次劳动,却能在获得一次价值之后,连续获得一次又一次的价值。这种特殊劳动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创新劳动。创新劳动创造的一次劳动获得的多次价值,称为增盈价值。增盈价值也是一种剩余价值,但有别于一般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增盈价值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可以获得一次以上的价值。例如,著作权人在作品发表时即可获得第一次版税,是为劳动创造的价值。在作品再版时,只要不超过法定年限,著作权人仍然可以获得再版版税。在法定年限内,如果作品再版10次,那么,著作权人就可以拿到10次再版版税。世上没有一种劳动可以同创新劳动相比拟的。二是价值总量相对较高。创新劳动不仅推动了科技发展,推进了人类文明,而且给创新者带来丰厚的收益。究其实质,世界各国的著作权法和专利法,都是在保护创新劳动增盈价值的。

知识资本具有高增值性,与传统资本的增值性相比,其增值速度要大得多。知识资本一旦形成,可以长期受益。知识资本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成为市场经济运行方式下资本增殖的主要手段。知识资本是隐性资本,具有“不可见性”,看不见、摸不着,显得十分神秘。传统资本是显性资本,让人感到踏实,货币有账,实物有数。然而,知识资本却也是实实在在地存在着的。那么,企业知识资本一定是隐藏在能承载其藏身的载体之中,而这些载体则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形态。创新的过程,即创新的四个基本架构是知识资本隐身的载体。

至此,我们可以界定“企业知识资本”的内涵是:

企业知识资本是企业拥有的、动态的、隐性的资本;企业用于实现创新的资本就是企业知识资本。知识通过创新转化为知识资本;知识资本推动企业壮大,推动经济发展。知识只有通过创新才有可能转化为知识资本。离开了创新,知识就是知识,知识不能变成知识资本。知识资本是能够创造增盈价值的资本。

世界500强企业,特别是知识型企业的重要特点就是创新不断,创新成果丰硕。从这个意义上说,知识资本就是创新资本。

欲知自己的企业是否具有知识资本,应该从企业的创新活动和创新成果查起。创新成果越多,企业的知识资本便越雄厚;反之,企业很少创新活动,创新成果甚微,那么企业的知识资本将是微乎其微,企业很可能罹患“知识资本缺失症”。

第二节 企业知识资本就是企业的创新资本

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的增长更直接地取决于知识资本投资和知识资本运作。据有关资料报道,美、英、法等14个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增长不是来源于传统资本投入的增加,主要是依靠知识资本的贡献。知识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20世纪初为520%,在20世纪中叶上升到50%左右,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上升到6080%。创新可以提高投资收益,投资能够使创新更有价值,创新也能使投资更有价值,这是一个良性循环,是能够长期持续地提高经济增长率的途径。

从创新的四个基本架构来说,创新离不开“资本”的投入。知识是创新的基础,但是知识的积累、知识的思索、知识的联想、知识的感悟等知识活动都要靠“资本”的投入来维系。创新的基础是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新的认识和把握。只有通过大量的试验、研究,乃至失败后的推倒重来,再试验、再研究,创新才有可能实现。试验和研究的进程都需要“资本”的推动,只有足够的“资本”推动才能“获得深入一步的、新的认识和把握”。创新的关键是利用新获得的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对企业的有关方面进行改进、改善和改造,并有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种“转化”更需要大量“资本”的激励和推动。创新目的的实现,即创新商品在市场中实现价值,同样也需要靠“资本”的投入。

长期困扰我国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制约因素就是“资本”投入不足。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R&D/GDP一直徘徊在0.6%~0.7%左右,2004年上升为1.23%,2005年是1.3%。相对而言,作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主力军,电子信息百强企业2004年研发投入占总收入3.8%。其中,成立于1988年的高科技民营企业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其最有价值的东西,不是宽大的厂房,而是拥有一系列完全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截至2004年底,华为累计提交专利申请近6000件,其中1500多件获得了授权。据国家专利总局统计:华为是中国申请专利最多的单位,其中85%属于发明专利,专利申请连年高于100%增长,年度专利申请量突破1000件,三年内获四项国家科技进步奖,TELLIN智能网荣获一等奖,光网络与GSM系统分获3项二等奖。这些骄人业绩的取得,完全得益于创新资本的巨额投入。目前,华为在全球约30000名员工中,有48%的员工从事研发工作,在职的研发队伍人数超过13000人:1万余人在专门进行产品开发,1000多人则在专攻专利技术,200多人专门负责提交可参与有关国际新标准制订的专利方案。从2001年起,华为投入研发的经费都不低于销售额的10%年均超过30亿元。

创新离不开“资本”的推动。这是一种特殊的资本,既不是用来购置机器设备,也不是用来建构厂房厂区;既非用来购买原料物品,也非用于支付一般劳动报酬,而是用之“购买”知识,用来“购买”创意,“购买”发现、发明,“购买”研究成果以及一切关于“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新的认识和把握”。凡是用来推动创新的资本,就是我们说的知识资本。

从广义上说,只要是能够成为创新基础的知识,都有可能转化成为知识资本。然而,从创新的实质来看,只有那些能够使人们“事物的本质和事物的规律”获得“深入一步的、新的认识和把握”的知识才能真正转化为知识资本。

知识在创新的第一基本架构中,为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知识的积累、知识的思索、知识的联想、知识的感悟,确立了创新的客体和创新的思路。知识在创新的第二基本架构中,推动着创新主体正确认识事物的本质,主动把握事物的规律,进而获得“深入一步的、新的认识和把握”,有新的发现,有新的发明,有新的创造。知识在创新的第三基本架构中,在传统资本的推动下,实现着对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有关方面进行的改进、改善和改造,并有效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知识在创新的第四架构中,通过创新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在“有利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进程中,为企业带来超量的剩余价值,带来丰厚的利润,完成知识资本在社会的流转过程。

知识资本和传统资本都具有资本“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基本属性,都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根本基础。知识资本和传统资本同样都具有“投入-产出”的过程,同样具有通过流动、裂变、组合、优化配置等各种方式进行有效运营,以及在利润最大化原则下不断实现资本扩张的增值性

知识资本的特征只有在创新中才能充分彰显。

第一,知识资本增值的幅度大。传统资本的增值幅度相对是比较固定的,一般围绕本行业平均资本利润率,上下略有小幅波动;知识资本的增幅波动要远远大于传统资本的增幅。当知识资本的增值效应达到一定临界点后,其增值量将大大超过传统资本的增值量。这是因为,知识资本的增值是通过创新实现的,创新的理念、创新的管理、创新的营销、创新的技术以及创新的产品等,对企业利润的提升幅度出非常大的,特别是企业形成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后,对提升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提升企业的营销额和提升增值幅度将是出人意料的,传统资本是无法比拟的。

第二,知识资本具有“边际收益递增”的特点,可以实现经济持续高速的增长,而传统资本存在着“边际收益递减”趋势。“边际收益递减”是当技术水平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传统资本可以提高企业收益,但当传统资本增加到一定限度时,企业收益将难以相应增加。超过某个限度时,企业收益不仅不会增加,反而会造成收益减少。超过限度后,传统资本增加的越多,企业收益则减少的越多,呈现逐步递减的趋势。“边际收益递增”是知识资本增加的越多,企业收益也增加越多,呈现递增的趋势。这是因为,知识资本是促使企业创新的资本。宇宙是没有穷尽的,因此,人类对于事物的认识也是没有尽头的,基于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获得深入一步的、新的认识和把握”的创新活动,也就永无止境。企业的知识资本投入越多,企业知识资本存量越大,企业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必将越来越深入,越来越新颖,企业的创新活动将越来越有成效,企业创造的效益将会逐步递增。

第三,知识资本具有“不可磨损”性,在使用过程中其总量不但不减少,反而会增多。知识资本一旦形成,所有者可以终身受益,具有“不可磨损”性。这是因为,知识资本是通过创新实现价值增值的。从创新的第一架构即创新的基础来看,知识的积累、知识的思索、知识的联想和知识的感悟,不会因为“使用”而减量,相反,知识将会与日俱增,越用越灵。从创新的第二架构即创新的实质来看,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不会因“使用”而倒退,相反,通过创新实践,会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加强对事物的认识,加固对事物的感悟,会促进创新在更大的范围和更宽的领域里展开,使企业知识资本的存量越来越大。

第十五章 企业知识资本的外延

从知识资本理论发展历史来看,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各国对知识资本的研究一直蕴涵在经济增长理论以及后来出现的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进程之中,并未形成完整的体系。经济增长理论是揭示社会物质财富不断增加过程以及社会再生产动态过程共性实质的理论。对经济增长进行系统研究是随着古典经济学的成熟而发展起来的。从古典经济增长思想到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经历了约200多年的时间。由于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本身的局限性,无法解释现实经济生活中的特殊经济现象,人们对增长理论的研究陷入低谷。在沉寂了20 多年之后,一些经济学家开始用新的经济增长理论来解释人均收入在不同国家及不同时期的巨大差别。大量的关于经济增长统计数据的可获性,使经济增长理论分析和经验研究相互促进,不断更新,引起了不同领域经济学家的广泛兴趣。

1935年,美国经济学家沃尔什在《人力资本观》一书中以个人教育费用和个人收益相比较来计算教育的经济收益,第一次正式提出“人力资本”概念,但是沃尔什的观点在当时的经济学界并没有引起反响。1960年,被誉为“人力资本之父”的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在美国经济学年会上发表了题为“论人力资本投资”的演说,系统深刻地论述了人力资本理论,并由此而荣获1979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受时代的局限,人力资本理论对人力资本投资各因素缺乏具体化、数量化的分析,内容单薄;对人力资本促进经济增长贡献内在机理的认识不够,认为它是经济增长的外部因素,始终遵循报酬递减的理论,从而使得它无法反映现实经济中已经初露端倪的知识经济。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知识经济为背景的新经济增长理论在美国和英国等国家兴起。这种以技术内生化为特征的新经济增长理论把人力资本纳入模型之中,通过经济增长模型阐述人力资本理论,体现了劳动者素质提高的技术进步过程,从而将技术进步内生化。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终于引导出知识资本的概念和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是知识资本理论的发展基础;知识资本理论是对人力资本理论的扬弃。在廓清知识资本内涵的基础上,厘清人力资本理论与知识资本理论的关系之后,便可以进一步搞清楚知识资本的外延。

第一节 国外关于企业知识资本构成的主要观点

在对知识资本构成的研究中,由于对知识资本内涵界定的差异而形成了不同的知识资本的构成。国外主要的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

1、 知识资本构成的“二元论”

瑞典学者列夫·埃德文森是“二元论”模型的积极倡导者。作为瑞典隆德大学的教授,他界定的知识资本内涵为知识资本是企业的市场价值与帐面价值之间的差额,是企业创造价值的潜力所在”,在此基础上,他界定的知识资本外延为两项,即人力资本和结构资本。这一观点是与他的合作者帕特里克·沙里文共同提出的。

知识资本的构成可表示为:

知识资本=人力资本(未编码的知识)+结构性资本(已编码的知识资产和经营性资产)

人力资本是附着于个人的未编码知识,指组织中所有与人的因素有关的方面,包括企业的所有者、雇员、合伙人、供应商以及所有的将自己的能力、诀窍和技能带到企业的个人。人力资本是知识资本中最具有活力的因素,包括雇员具有的知识水平、经验以及为客户解决问题的业务能力,还包括雇员知识更新、共享公司的知识和经验的能力。他们所具有的知识和技能是以潜含的、未编码的形式存在,因此知识资本中人力资本部分是附着于个人的,个人拥有对这种未编码知识的所有权。一旦未编码知识转化为编码知识,原所有者则失去所有权。

结构资本是编码的、有形的,或者是具有物质表现形式的专门知识,是企业商业创新的重要源泉,指支持人力资本的“基础设施”或“知识平台”,包括创新资本、业务处理资本、客户资本,如信息技术系统、公司形象、组织机构形式、知识产权、客户库等。

列夫·埃德文森指出,企业应在以下三方面加强对知识资本的管理。(1)促成企业人力资本的创新活动,这种创新转化为知识资产后即成为企业的财产;(2)促使结构性的经营资本与创新相结合,让创新商品化并走向市场;(3)提高企业利用和增殖其他企业的知识产权的能力。

难能可贵的是,列夫·埃德文森不仅在理论上有所建树,而且在知识资本的管理实践上有所创新。1991年,他受命为瑞典著名的金融服务机构Skandia公司的子公司瑞典保险公司进行知识资本的分析和加强工作。他着眼于顾客、流程、更新和开发、人力因素、财务等方面,对该公司的知识资本进行了分析与评估,形成了知识资本评估和管理模型。1995年,瑞典Skandia公司公布了世界上第一份知识资本年报,列夫·埃德文森作为该公司的知识资本经理在知识资本的度量方法和知识资本的管理模式的建立上,作出了杰出贡献。

列夫·埃德文森被誉为全球第一个知识资本教授”。

2、 知识资本构成的“三元论”

美国学者托马斯·斯图尔特在其经典论文《知识资本:如何成为美国最有价值的资产》(1991年)中进一步揭示了知识资本的内涵,指出知识资本已经成为美国最重要的资产。之后他又进一步论证了知识资本是企业、组织和一个国家最有价值的资产,将长期以来被大家忽视的知识资本及其重要性揭示出来。虽然它们常常以潜在的方式存在,是你无法触摸到的,但它却是能够使你富有的东西。他以敏锐的历史洞察力,推动了知识资本理论思潮。托马斯·斯图尔特认为知识资本是企业组织和国家最有价值的资产,以潜在的方式存在,体现在员工的技能和知识与顾客忠诚及企业的组织、文化、制度等所包含的集体知识中。基于这样的认识,托马斯·斯图尔提出了知识资本构成的“三元论”:知识资本的价值体现在人力资本、结构性资本和顾客资本三者之中,即知识资本的“H-S-C 结构”。

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是企业员工具有的各种技能与知识,它们是企业知识资本的重要基础。人力资本是隐含的知识,存在于员工头脑中,看不见摸不着,员工通过运用这些知识体现其价值。这种知识资本是以潜在的方式存在,往往容易被忽视。

结构性资本(Structural capital)是企业的组织结构、制度规范、组织文化等。结构资本是沉淀在组织内部并能够向新成员传授的知识。根据托马斯·斯图尔特的理论,“结构资本是下班后带不回家的知识”。其中包括,企业组织在发展过程中经过日积月累形成的工作程序、体制和政策等。

顾客资本(Customer capital)则指市场营销渠道、顾客忠诚、企业信誉等经营性资产。这三种资本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企业知识资本的增值。

1997年,托马斯·斯图尔特在其专著《知识资本:组织新的财富》中,进一步讨论了在信息时代的企业中如何将未成型、未编码的组织知识转化为企业最重要的竞争性武器,如何去实现潜在资产的价值,如何在员工、顾客忠诚和集体知识中发现和培育知识资本的问题。针对“知识资本完全是员工个人所有”的误解,托马斯·斯图尔特特别强调了企业集体知识的重要性。

托马斯·斯图尔特美国著名的《财富》杂志编辑委员会成员。他在《财富》上的栏目前沿已成为关于知识资本最重要的论坛。他在知识资本方面的探索,以及他在《财富》杂志上的里程碑般的文章,为他赢得了在这个课题上国际权威的声誉。他的著作已成为在知识资本方面探索的经典。

瑞典学者K·E·斯维比也提出了知识资本构成的“三元论”模型。他认为应将知识资本分为:雇员能力、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三部分。内部结构为雇员知识和技能在组织内的传递提供支持,而外部结构则保证企业知识资本的最大化。这种观点不及托马斯·斯图尔特观点流行,但是它将人力资本仅局限于本企业的员工能力,而未扩及到顾客、供应商等方面,同时它将结构性资本明确区分为内部结构资本和外部结构资本,从而更为明晰、简洁,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3、 知识资本构成的“四元论”

英国学者安妮·布鲁金将知识资本的内涵界定为“使公司得以运行的所有无形资产的总称”。因此,知识资本的外延界定为四类:市场资产、知识产权资产、人才资产和基础结构资产。

市场资产产生于公司与其市场和客户的有益关系,市场资产是公司所拥有的、与市场相关的无形资产潜力,其中包括各种品牌、客户和他们的信赖、长期客户、备用存货、销售渠道、专利专营合同协议等等。市场资产常常是使公司的实际价值可能远远大于其账面价值的原因,它们使公司在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

知识产权资产包括技能、商业秘密、版权、专利和各种设计专有权。它们还包括贸易和服务的商标。知识产权是保护公司资产的法律机制。

人才资产,指职工与工作有关的各种知识(不可言传的知识、显性知识、隐性知识)和才能,包括群体技能、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领导能力、企业管理技能等。它还包括在特定情况下(如在集体中或在压力下)个人会如何表现的心理测量数据。不光要看一个人是否能胜任某项工作,还要让他在一定时间内胜任不同的工作。好的经理应能让每一个人才在企业内部担任若干种使其全部潜能得以发挥的工作。人才资产的特点是:由公司花钱雇用、培训,但雇员学到的知识属于个人,不属于公司,而且公司为留住人才也要花钱,所以,公司的最佳战略是能从所雇用的个人身上获取最大利益,并就此给个人以相应的补偿经济、专业、个人发展和机遇方面的补偿。

基础结构资产是使企业得以运行的那些技术、工作方式和程序,基础结构资产主要指构成企业工作方式的各种成分,并不是构成计算机或其他系统的有形部件具有的价值。它包括企业文化、评估风险的方式、管理销售队伍的方法、财政结构、市场或客户数据库。基础结构资产是公司的骨架和粘合剂,为人及其工作的结合提供力量和便利。它能使企业安全、有序、正确、高质量地运转。它还为企业职工工作和彼此交流提供了一个大环境。公司基础结构由以下一些因素构成:管理哲学、公司文化、管理过程、信息技术系统、网络系统和金融关系。

安妮·布鲁金的代表作有《知识资本:应用与管理》、《企业记忆(知识管理战略)》等。她曾创建和领导了欧洲第一个工业人工智能研究与咨询团体——英国的“知识系统中心”。

第二节 企业知识资本外延辨析

西方学者之所以会对知识资本的内容或构成的认识有如此之大的差异,主要是因为他们认识知识资本的角度不同,主要是从企业的角度,从资本的角度去认识知识资本。对知识资本内涵的界定不同,造成知识资本外延的差异。作为隐形资本,如果不能妥善揭示知识资本的载体,要准确界定其外延构成将是十分困难的。既然创新是知识资本的本质属性,企业的知识资本就是企业实现创新的资本,那么,知识资本的载体应该与创新的四个基本架构是一致的,即创新的基础、创新的本质、创新的关键和创新的目的,应该成为企业知识资本载体的四个方面,即企业知识资本的外延应该涵盖企业创新的四个基本架构。

1、 企业知识资本构成的第一要素:企业创新基础的载体。

企业创新的第一架构是创新的基础,即企业知识的积累、知识的思索、知识的联想、知识的感悟。创新的基础是知识及知识的运行,那么,企业知识资本构成的第一要素应该是企业创新基础的载体,即企业知识及知识运行的载体。

企业的知识载体包括企业拥有的图书、图纸、文字资料、音像资料以及各种信息等显性知识载体,同时包括企业掌握知识的员工在内的隐性知识载体。显性知识承载的是人类历代传承下来的知识精华,是指那些能够通过文字记录、数字描述、技术图纸、技术文件和报告等明确表达与交流的知识,又称为编码知识。隐性知识则是以个人经验为基础并涉及对显性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的知识,它存在于个人头脑中,因而具有隐含性。显性知识只有在掌握一定知识水平即具有显性知识解码能力的人的识别、掌握、运用之下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离开了掌握、使用的人,这些显性知识不可能成为创新的基础。企业的显性知识载体数量越多,企业的隐性知识载体质量越高,则企业的知识积累越雄厚,企业的创新基础就可能越坚实。正是基于对知识的积累和对知识隐含性的认识,许多中外学者将人力资本或人才资本作为企业知识资本构成的要素。知识的隐含性体现作为认识客体的知识和作为认识主体的人之间的不可分割性,因而隐性知识是个人的、独立的、特殊的,是看不见、摸不着。长期以来,“人力资本论”者过分强调了知识的隐含性,而忽略了知识的共享性和知识增值的不确定性。

知识作为创新基础,不仅需要知识的积累,重要的是知识的运行,即对各类信息进行深加工,通过逻辑的或非逻辑的思维、推理、联想、感悟,从而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运行的规律,解决企业在科技研究和生产实践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而推动企业的发展。只有知识的积累而没有知识的有效运行,则创新的基础是极不牢固的。知识的共享性说明知识资源不同于其它物质资源,不会由于更多人的享用而减少,反而通过交流、共享,会得到扩散,得到增值,其使用者越多,共享面越宽,非磨损性和增值性就越明显。知识是全人类共同发展、共同享有的,无论哪个国家、哪个地区在哪方面的知识首先得到发展,最终都将造福于人类。知识并不能自发成为资本,知识只有通过创新实践才可能实现知识的价值增值。因此,“人力资本论”和“人才资本论”者只重视和关注知识的积累和知识的存量,显然是错误的,是不可取的。企业要在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创造有利条件,促进知识的思索、知识的联想、知识的感悟等知识的有效运行。实践证明,在企业的知识团队中,推进知识共享,引发“头脑风暴”,推动知识的高效运行,将大大促进创新活动的开展和创新成果的实现。

为此,我们将不采用“人力资本”和“人才资本”等习惯术语来进行表述,而用“团队知识资本”作为企业知识资本的构成的第一要素。“团队知识资本”是企业创新基础的载体,是企业创新的主体。企业团队包括所有者、经营者、管理者、技术人员、生产人员等企业的全体员工。当然,其中也包括掌握较多知识的精英和掌握特殊知识的人才。

2、 企业知识资本构成的第二要素:企业创新实质的载体。

企业创新的第二架构是创新的实质,即对企业及其涵盖的诸多方面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获得深入一步的、新的认识和把握,那么,企业知识资本构成的第二要素应该是企业创新实质的载体,即对“企业及其涵盖的诸多方面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获得深入一步的、新的认识和把握”的载体。企业及其涵盖的诸多方面事物,既包括产品的原理、结构、设计、性能、用途,也包括制造产品的操作程序、工艺流程、方式方法、规则体系以及使用的设备、工卡量具、工艺装备,同时还包括制造产品的原料、辅料以及零部件等,在这诸多方面都要对其“本质和规律”逐一“获得深入一步的、新的认识和把握”。这些承载创新实质的载体就是企业的技术知识资本。技术的实质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是在人类实践中客观规律性的有意识的应用,或者是迫使自然暴露本质的手段。因此,企业知识资本构成的第二要素,就是企业的技术知识资本。

技术知识资本旨在使企业产品不断创新,具有新的原理、构思和设计,采用新的材料和原件,具有新的性能或功能,具有新的用途或满足市场新的需求。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实现生产技术的变革,包括工艺创新、设备改造更新、生产方式创新等。工艺创新的目标在于保证产品的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率,降低原材料消耗和产品成本。

3、 企业知识资本构成的第三要素:企业创新关键的载体。

企业创新的第三架构是创新的关键,即利用新获得的对企业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对企业及其涵盖的诸多方面进行改进、改善和改造,并有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那么,企业知识资本构成的第三要素应该是企业创新关键的载体,这个载体就是企业的管理知识资本。

要利用已经获得的企业“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对企业的诸多方面进行“改进、改善和改造”,进而有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就需要对包括资金、人员、市场、材料、技术、信息、能源、购销等企业经营活动的诸多生产要素,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管理活动把这些生产要素有效的整合起来使之成为一体,以最短的时间,最低的成本,最高的效率,最快的速度,推动“改进、改善和改造”的实现,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管理知识资本将决定企业的创新是否能够获得成功,创新是否能够顺利,创新的成果是否能够不断涌现。管理知识资本将为企业创造崭新的、有利创新的氛围、环境、条件和创新的活动平台。

4、 企业知识资本构成的第四要素:企业创新目的的载体。

企业创新的第四架构是创新的目的,即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的需要,真诚地为顾客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和优质周到的服务,不断提高企业的效率和效益,更好地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那么,企业知识资本构成的第四要素应该是企业创新目的的载体,这个载体就是企业的市场知识资本。

市场知识资本是企业为了实现创新目的,获得与市场有关连的收益而进行的投入。主要包括:建设和维护品牌、保持和开拓销售渠道、开发和留住客户资源、签订有利的经营合同、实施战略联盟等方面发生的费用支出。在如今商品极大丰富,买方市场全面形成、个性化需求成为时尚的新经济时代,企业的业务流程从以产品为中心到以客户为中心转型,能否把握住市场,能否赢得顾客成为决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此对市场知识资本的投入成为必需。

企业市场知识资本投入的多少,与企业对其自身性质的认知有直接关系。当企业把自身作为一个有益于许多利益集团的社会组织,那么,企业既要为资本所有者谋求利润,还要为许多利益集团谋取利益,这些利益集团除了股东和债权人之外,还包括员工、客户、税务机构、管理机构和社会公众。良好的公共关系是企业顺利发展的保障,市场知识资本是协调企业内外环境的润滑剂。

企业知识资本的外延,即企业知识资本的构成共有四大要素:企业团队知识资本、企业技术知识资本、企业管理知识资本、企业营销知识资本。

企业知识资本构成的四个要素相互依存,相互关联,互为因果,共同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四个方面对很重要,都是不可或缺的。对于不同性质和不同类型的企业,侧重会有些差异,例如,知识型企业可能更强调团队知识资本,而传统型企业更强调管理知识资本或者市场知识资本。

【主要参考书目

1王开明:《企业的知识资本:资源基础论的观点》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6-12-01出版

2、韩经纶:《增值知识资本》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311日第1

3、刘文忠编:《知识资本  虚拟办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00.01出版

4、杨运杰 谢瑞巧:《知识型企业资本结构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6-07-01出版

5、吴光伟编著:《来自美国的报告与反思》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94月第1

6张小红:《智力资本及其管理研究》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01-011

7(美) 帕特里克·沙利文:《智力资本管理:企业价值萃取的核心能力》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04-011

8 朱必祥:《人力资本理论与方法》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5-01-01出版

9、黄保强主编:《创新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01-01出版

10唐五湘:《创新论》中国盲文出版社1999年08月第1版

11、(美)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 ——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 》中信出版社 2009-10出版

12、(美)约瑟夫·熊比特:《财富增长论》陕西师大出版社 2007-04出版

13凌志军:《联想风云》中信出版社  2005-01出版

14、(英)亚当·斯密:《国富论》陕西师大出版社 2006-11出版

15吴宏彪:《核心价值观: 建设有灵魂的组织》新华出版社  2006-12出版

16、郑雅心:《死去活来——我与世界级企业巨头的对话》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04出版

17刘炳瑛:《知识资本论———21世纪人力资源开发利用走势》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06出版

18、胡汉辉 沈群红:《西方知识资本理论及其运用》(《经济学动态》199807

作者声明

欢迎各种方式使用本书稿,作者邮箱:LKS8391@163.com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