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番茄病害频发,这几点一定要做到位......

 深海之星ccpsl0 2022-11-13

寒露过后,外界温度持续降低,棚室内通风次数减少,湿度增大,高湿的环境,极易造成病害的滋生侵染。对于病害,还是那句话,在防不在治。如果一旦受到病菌侵染之后,再用药治疗,除了成本有所提高之外,对作物的正常生长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如何在番茄病害的高发期,做好防治工作呢?

合理通风

合理通风是调节棚内温湿度的主要手段,因此合理通风对番茄的生长环境起到很大的影响。现阶段,温度持续降低,有很多番茄种植者会下意识的减少通风的时间和减少通风的频次,这样不利于棚内湿度的有效调控,还会导致病菌滋生。此时建议各位果蔬种植者,可以采用分时段通风的方式,并根据具体的天气情况进行合理通风:温度骤降较低时,要拉小放风口,缩短放风时间,白天尽量保持温度在25℃左右为佳,也是花芽分化比较适宜的温度,夜间温度在15℃为佳,将昼夜温差保持在10℃左右,有利于番茄的坐果。如果保温效果良好,在夜间也可以适时通风,保证棚内环境适宜。

图片

保持土壤水分

土壤的干湿程度对番茄植株的正常生长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现在,保持土壤水分比较常见的方式就是地膜覆盖。尤其是种植越冬茬番茄,在定植之前就要进行地膜的覆盖,起到保温保湿的作用。同时可以在操作行铺设稻壳或者秸秆,起到调节空气湿度的作用。当然,在这里需要的强调的是,要保持土壤见干见湿的状态,要小水勤浇,尽量使用操作性较好的滴灌,这样可以根据土壤墒情和棚室环境进行适时浇水。

图片

合理打杈

番茄有伤口就容易被病菌侵染,大多数病菌可以通过空气和流水进行传播,而且往往病发处就是在有伤口的地方,通过受伤的叶片、茎秆侵入,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很快发病,并成为新一轮的传染源,对棚内的番茄造成大面积的侵染。尤其是打杈这个操作,是很多种植者比较容易忽视的,该如何进行合理的打杈、整枝呢?打杈、整枝要选在晴朗的天气进行,打杈并不是有杈就要打,还要根据番茄的具体长势以及生长阶段进行合理打杈,如果打杈过多、过早,会造成营养制造、供应的缺乏,影响番茄的正常生长,如果打杈过少、过晚,就会造成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不平衡,对番茄的开花坐果产生影响,所以要根据番茄的具体长势进行合理操作,去老叶同样也是这个道理。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在打杈、整枝过后,要及时喷施杀菌类药剂。

图片

加强根系养护

有些种植者认为,在前期需要养根,后期重在养果。这样的理念是比较片面的。众所周知,根系在番茄的生长过程中扮演着手、脚、嘴、胃、大脑的角色,可见,番茄的一切生长活动,都需要根系的支撑,养根是培育健壮植株的核心,只有培育健壮的植株,才能提高作物本身的抗性,从而减少病害的侵染,在秋冬季节该如何养根?

首先,要避免伤根,秋冬季节温度较低,浇水、施肥等都会对根系产生一定的影响。建议在浇水的时间应选在地温与地下水温较为一致的时间段进行浇水,一般可选在开棚前,当然要根据当地的环境情况进行合理的操作。

其次,要加大功能性根系养护的产品的使用。在秋冬季节,建议至少进行两次的根系养护操作,建议每亩次使用963养根素1-2瓶,提高自身抗风险能力,减少因逆境胁迫对作物本身造成的影响。

图片

合理用药防治

对于病菌侵染,除了提升作物自身抗性和进行合理的农事操作外,还需要通过一定的药剂进行防治,下面给大家简单梳理几种常见用药:

真菌性病害: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戊唑醇、百菌清、代森锰锌、咪鲜胺、异菌脲、吡唑森联、唑嘧菊酯等

细菌性侵染:噻唑锌、噻菌铜、春雷王铜、春雷霉素、中生菌素等

病毒病:氨基寡糖素、氯溴异氰尿酸、宁南霉素、盐酸吗啉胍等

具体的用法、用量要详询当地的农资经销商。

▍本文小结

健体栽培理念的提出,在于培育健壮植株,提高作物自身抗性,减少病害的侵染。本文简单梳理在病害频发时期,如何做到综合防治的相关农事操作,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感谢阅读,下期再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