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人一首代表作 | 阿翔:羊皮书

 置身于宁静 2022-11-13

图片
阿翔,生于1970年,籍贯安徽当涂,1986年写作至今。在《大家》《花城》《山花》《十月》《今天》等杂志发表作品,著有《少年诗》等诗集。现居深圳。

Sleepsong

羊皮书 ■阿 翔

——致Y

猎狐的人深怀着水星和手艺,穿过树林

弓箭落入深谷

青绿色的树冠上那些湿的头发,都变成了果实

还有一些声音我没有听见

有很长一段时间,手在旋舞

紧按着岩壁。

全身披着火焰色的女孩,变得硕大和俊丽

用煤炭杀人

她甜蜜,有自由的铜手链,低声说话。

我看见彩绘的羊皮,上面纪录着“亲爱的,让我驮着你

让我用食指带来七色的宝石。”

在需要静止的时候

她刮来了风。

溺死的虫子

今天活了过来,后面烟云滚滚

有人背着身,围着肮脏的长绒巾,那是一次简单的旅行

(有谁能知道)

我有黑色的石头,装做轻盈的样子

直到有更多的

狐和鸟过来,有些晃悠

吃完这些树叶后,女孩在傍晚写下了落日。

2009年4月27日

图片
简评人:苏 省

2009年可以说是阿翔诗歌写作的某种转折点。他告别精短轻灵,开始转向意象密集型的写作,然而有一点始终没有变化:对抒情的执意。这首《羊皮书》恰好写作于2009年,阿翔选择这首诗作为“一人一首代表作”呈现给我们,我大胆猜想,他跟我这个跟踪阅读他的人一样,对自己写作的这次“蜕变”有着深刻的印记。

了解阿翔诗歌写作的人大概都会知道,阿翔在08年左右结集出版过一部作品《小谣曲》,其中收录的都是民间歌谣式轻灵的抒情短章。我在针对那部作品的一篇文章中曾说:“《小谣曲》相比阿翔的其它作品显得更为纯粹而真诚,我曾经不止一次地说阿翔的作品过于繁复,我说他把过多的体验糅入自我的叙述中,有时显得拥挤而急迫,有时甚至因过分全然而显得缺失;但《小谣曲》是个绝对的例外。这一百六十多首短短的诗歌,每一首都足够完整,足够到位。”

眼前的这首《羊皮书》反复读过后,我依然能够清晰地看到《小谣曲》轻灵的身影,比如我截取这一段——

全身披着火焰色的女孩,变得硕大和俊丽

用煤炭杀人

她甜蜜,有自由的铜手链,低声说话。

我看见彩绘的羊皮,上面纪录着“亲爱的,让我驮着你

让我用食指带来七色的宝石。”

在需要静止的时候

她刮来了风。

如果拿这一段去对比《小谣曲》,你会发现它们的相似度如此之高。所以在诗歌写作上,无论形式如何演化,阿翔依然是倔强的抒情者,当然你也可以认为这叫惯性。

而无论如何,这首《羊皮书》无疑是阿翔诗歌的转折代表作。那些密集又信手拈来的意象跳跃、游离,却在氛围上互相影响共同营造,呈现出类似于荒诞叠加抽象的效果。当你试图理性地庖丁解牛般解构这首作品,你甚至可能反而被其中隐秘的力量控制——从这个层面而言,这甚至接近了神秘主义的艺术。

的确,在羊皮上书写是一种古老的传统,在古代西方,这一传统本身就与宗教典籍、神秘传说有着难以割舍的关系。阿翔以《羊皮书》来命名一首赠诗,我们似乎没有理由去以纯理性思维解构它。这样的诗歌写作与其说是为了具体作品的呈现姿态,不如说更是对自我内心那些诗意的直接描摹。这样的道路对阿翔个人而言,可能更适合,也更纯粹。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