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 位老年女性就有 1 个骨质疏松!来测测父母是否要治疗

 黄之中 2022-11-13

骨质疏松,一个与长辈密切挂钩的词。

数据显示,60 岁及以上的女性骨质疏松患病率高达 46%,意味着我们的妈妈、奶奶、外婆们,两人中就有 1 人被它困扰。

它就像是一颗埋藏在身体里的「不定时炸弹」,一不小心,可能就会因为摔倒、磕碰而「引爆」,触发骨折等各种伤害。

有些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后果严重。

比如,髋部骨折后有 20% 的患者,在一年内离世。每患者每年的直接经济负担是 32,776 元人民币。

图片

有些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非常隐匿。比如老人变矮、驼背,很可能是脊柱发生了隐匿性、压缩性骨折。[2]

还有些老人打喷嚏、搬重物、运动时感觉突然腰背酸痛,好像扭到了,想着忍一忍就好,但很可能是发生了各种小骨折。

更可怕的是,大部分骨质疏松通常不会在骨折前出现一些症状,直到发生非常严重的骨折事件。

图片

正常的腰椎 vs 骨质疏松的腰椎

图片来源:Dr. Birka Rehman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骨质疏松是一种慢性病,可以通过药物治疗降低风险。

一些因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死亡和疼痛,原本可以不发生,不用忍耐。

老人骨质疏松,不能只补钙

药物治疗大大降低骨折和死亡风险!

骨质疏松的综合治疗,通常分为 3 个阶梯。

很多人只停留在第一阶段,认为骨质疏松多吃钙片、多喝牛奶就好了。这是最常见的误区。

图片

对于长辈来说,补钙有用,但不足以对抗「骨质疏松」。

老人吸收能力下降,对钙质的吸收远远不如年轻人。激素波动,尤其是女性绝经后,骨质流失速度大大高于从前。再加上骨骼随着年龄增长而加强的退行性病变、其他慢性病对骨骼产生的负面影响等因素,单纯补钙吸收的钙质,完全无法抵消骨量流失的速度。

这就要进入治疗的第二步和第三步:通过一些药物来帮助钙质吸收,减缓骨量流失。

2022 年,柳叶刀发表的一篇研究显示,接受骨质疏松治疗*的患者,骨折几率大大降低。[3]

其中,椎体骨折率降低 50~70%,非椎体骨折率降低 20~30%,髋关节骨折率降低 40%。

*使用双磷酸盐抗骨吸收剂

图片

图片来源:The Lancet

另一项发表在 OXFORD ACADEMIC 上的研究也证明,骨质疏松对于降低死亡率有很大效果。

对比没有接受治疗的女性患者,受治疗*的女性患者,死亡率降低了 69%。

*使用双磷酸盐抗骨吸收剂

图片
图片

图片来源:Oxford Academic

在国内,这样的治疗方式其实已经存在了许多年,但知道的人却非常少。

根据《2018 年中国居民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年龄越高,患病率越高,同时,患病率越高的人群,对于「中国有骨质疏松症有效的治疗方法」的知晓率越低。

图片

「高患病率,低知晓率」的情况,在 60 岁以上女性患者中尤为明显。

图片

60 岁及以上的女性骨质疏松患病率高达 46%,但骨质疏松能治这件事,知晓率却仅有 13%。

也就是说,在你的母亲和伴侣母亲中,或许就有 1 人患有骨质疏松。但她们可能都不知道骨质疏松能治疗,只能默默等待骨折发生。

还有一些长辈,明明体检时查出了骨质疏松,却因为不知道能治、认为治疗为时已晚等原因,没有接受治疗。

在我们的后台,就有很多这样的留言:

图片
图片

图片来源:后台留言

现代医疗的发展和进步,能帮助长辈们度过更健康快乐的晚年,而不是摔一跤后卧床不起,患者和家属,身心俱疲。

下面有 2 个方法,大家可以简单评估家中长辈是否需要接受骨质疏松治疗。

如果判断出属于高危人群,那就应该去医院接受更进一步的「骨密度检测」,并且遵医嘱接受「骨质疏松治疗」。

2 个方法,判断长辈是否需要治疗

方式一:量表测试

这里有一份 19 题的测试题,请 40 岁以上的人群做一下。

如果题目中的任意一项,选择为「是」,那么就属于骨质疏松高危人群,需要去医院做骨密度检测,确认具体情况。

图片

方式二:「瘦小老太太」评分

在日常生活中,最高危的是高龄低体重的「瘦小老太太」。

针对这类人群,有一个计算危险程度的公式,根据年龄和体重进行计算,适用于绝经后的女性。大家可以给家里的女性长辈算一算。

图片

例如一位 65 岁的阿姨,体重 43 千克,她的 OSTA 指数为

(43-65)*0.2 = -4.4

低于 -4,已经属于高风险人群,需要进行相关检测和治疗。

最后,我们想再强调一次:

骨质疏松,是可以预防的。

骨质疏松,是需要被治疗的。

希望长辈们能有更多抵抗摔伤的能力,希望每一位长辈,都能健康长寿。

本文审核专家

图片


更多优质内容

想知道怎么选钙片、补维 D ?

家里有长辈,最近总说腰疼腿疼?

孕妈、打工人,体检查出骨质疏松?

因为其他病需要长期服用激素药物?

都可以点击下面卡片咨询对骨质疏松擅长的医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